-
公开(公告)号:CN110357662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749529.6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基础的养护自动喷洒装置,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喷水管、固定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固定支撑单元包括固定支座,固定支座上转动设置有固定端U型叉。所述的驱动单元方形框架,所述的方形框架内设置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和链条,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与第一横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上滑动设置有滑座,所述的滑座包括水平横板和竖板,所述的竖板位于第二横梁和链条之间。链条上固定设置有一驱动链板,驱动链板上设置有驱动杆,且所述的驱动杆插入所述竖板的插孔内。所述水平横板上转动设置有摆动端U型叉。该装置能够实现针对混凝土基础养护的自动喷洒,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用工量,保证养护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35766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749529.6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C04B4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基础的养护自动喷洒装置,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喷水管、固定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固定支撑单元包括固定支座,固定支座上转动设置有固定端U型叉。所述的驱动单元方形框架,所述的方形框架内设置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和链条,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与第一横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上滑动设置有滑座,所述的滑座包括水平横板和竖板,所述的竖板位于第二横梁和链条之间。链条上固定设置有一驱动链板,驱动链板上设置有驱动杆,且所述的驱动杆插入所述竖板的插孔内。所述水平横板上转动设置有摆动端U型叉。该装置能够实现针对混凝土基础养护的自动喷洒,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用工量,保证养护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2815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65827.7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6/2458 , G06F16/248 , G06F16/215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包括:平台层,用于完成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大数据处理结果整合;数据层,用于完成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应用层,用于响应客户端请求,将客户端请求发送至数据层,并将平台层处理结果整合返回至客户端。还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数据,通过数据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的提升工程质量水平。可以对不同工程同一阶段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不同质量问题出现的频次等相关信息并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对同一工程不同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对质量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
公开(公告)号:CN10845894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22929.X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李洋 , 韩义成 , 杨晓霞 , 唐爽 , 单波 , 高华伟 , 李琨 , 文婷 , 孙雪梅 , 王伟 , 刘宁 , 孔超 , 王世龙 , 王瑾 , 黄秀芝 , 冯雪珍 , 刘志强 , 栾勇
Abstract: 可方便操作的混凝土强度测试机,用于提高混凝土强度测量时的准确性。它包括混凝土回弹仪、外筒、活动杆、驱动机构、夹持机构和支撑杆,活动杆滑动安装在外筒上,在外筒后端设有把手,在外筒外壁上铰接安装有手柄,在手柄与外筒之间设有锁止机构;在活动杆与外筒之间设有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活动杆相对外筒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活动杆上设有夹持混凝土回弹仪的夹持机构;在连接板上铰接安装有支撑杆,若干支撑杆的长度相等,在支撑干与连接板之间设有顶丝。该测试机,可以快速实现对混凝土回弹仪的夹持,并能驱动混凝土回弹仪的匀速运动。三根支撑杆的设置,可以使得混凝土回弹仪与待测面垂直,进而保证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6278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1059153.X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电转气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法、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系统的满足多个电转气约束的电转气设备模型;S2,建立系统的满足多个电力约束的电力系统模型和满足多个天然气约束的天然气系统模型;S3,根据电转气设备模型、电力系统模型和天然气系统模型,建立系统的最小化运行成本优化问题模型;S4,基于最小化运行成本优化问题模型,以最小化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利用二阶锥规划对各生产时段的电转气设备、火电机组和天然气网络进行优化调度。由此,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及时充分消纳、多能流交互耦合互济协调能力有效提升和系统经济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95408.4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方法包括:建立精细化时间尺度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各设备元件模型,获取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约束条件;分别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环境效益模型、经济成本、用户舒适度精细化时间尺度模型;构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和运行策略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在线滚动分层优化调度解,以得到帕累托最优解集;确定帕累托最优解集中各方案的优先级,采用优先级最高的解对应的方案作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与运行策略。通过在日内调度阶段引入分钟级的滚动优化机制,实现对日前调度方案的实时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11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84741.6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综合能源系统包括由设备层和调度层构成的两层调度结构,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设备层中各能源变换设备的仿真模型;基于仿真模型研究能源变换设备之间的连接特性以及不同能流的传输特征,并根据连接特性和传输特征获取能源变换设备的等效惯量延迟特性;基于仿真模型对等效惯量延迟特性进行分析以获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在电网状态发生变化时,根据控制策略对设备层中各能源变换设备进行控制,直至接收到调度层的调度信息。由此,采用两层调度结构,在电网状态发生变化时,设备层能够迅速作出响应,不必等待调度层的调度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46110.6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7/11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氢耦合能源枢纽调峰潜力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能源枢纽的新能源出力与各电氢耦合能源枢纽设备参数;基于所述新能源出力与各电氢耦合设备参数结合预先构建的能源枢纽调峰功率模型,得到电氢耦合设备调峰实际可参与功率;基于电氢耦合设备调峰实际可参与功率、所述新能源出力和设备参数结合预先构建的能源枢纽调峰目标模型,得到电氢耦合设备参与调峰的最佳目标值;根据所述最佳目标值对应的能源枢纽的净负荷值和总调度时间,评估电氢耦合能源枢纽并网调峰潜力;本发明通过潜力评估充分发挥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在电网调峰中的潜力;提高了电网的调节能力,增加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4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19918.7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铠诚 , 梁琛 , 吴乃月 , 马喜平 , 孟珺遐 , 董晓阳 , 刘丽平 , 李亚昕 , 王松岑 , 李威武 , 苗常海 , 张笑波 , 张新鹤 , 邵冲 , 杨晓霞 , 王耿 , 孙泽坤
IPC: G06Q10/0637 , G06F18/15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1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采集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多个历史发电数据序列,并将历史发电数据序列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以训练集中的各历史发电数据序列为输入,以训练集中的各历史发电数据序列对应的未来历史发电数据序列为输出,迭代训练光伏发电预测模型,直到训练迭代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训练迭代次数,完成光伏发电预测模型的训练;基于所述测试集,对训练完成的所述光伏发电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完成光伏发电预测模型的构建;本发明能够提取出复杂的动态关系和关键特征,提高光伏发电的预测准确度,有效减少了光伏系统输出波动对电网造成的压力和电压波动,从而显著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110460.X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多源分布式电源互补特性的故障恢复方法及系统,应用于综合能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配电系统故障期间停电区域内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出力,确定停电区域内各分布式电源组合出力时的出力互补率;基于出力互补率和停电区域的可供电路径情况,确定各分布式电源是否满足互补运行条件;若各分布式电源满足互补运行条件,基于停电区域的负荷所需功率进行各分布式电源的最优电源组合场景搜索,得到最优电源组合场景;基于最优电源组合场景构建停电区域的自治型微网,以恢复停电区域的供电。本发明解决了依据网络拓扑进行自治型微网构网容易导致边缘的重要负荷无法恢复供电和由分布式电源出力随机性导致的供电稳定性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