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深度优先遍历的火电厂管道三维模型转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5010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18860.1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与汽机管道交叉专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优先遍历的火电厂管道三维模型转换方法,实现三维模型在CAD和PDMS两个平台之间的快速、准确、稳定的转换,且能够生成满足CAESAR要求的中间文件格式,从而便于进行CAESAR应力分析计算。该方法包括:A、制定管道元件的信息格式;B、获取管道及其管件的CAD三维模型数据;C、根据CAD三维模型数据生成元件对象链表,并将访问标识设置为False;D、利用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对元件对象链表中的元件生成具有管道拓扑连接关系的集合;E、根据集合内不同分支的管系生成中间文件;F、根据中间文件生成与CAD三维模型相对应的火电厂管道PDMS三维模型。本发明适用于火电厂管道三维模型在两个平台之间的转换。

    一种基于光能补热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12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8490.4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能补热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属于储能发电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用于储存冷水的第一罐体以及用于储存热水的第二罐体,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之间连通设置有冷水管路和热水管路;压缩机组,通过高压管路与储气单元相连通,高压管路依次连接气水换热单元以及散热单元,冷水管路与气水换热单元相接;透平发电机组,通过送气管路与储气单元相连通,送气管路依次连接水气换热单元以及补热单元,热水管路与水气换热单元相接,补热单元包括补热仓、加热仓以及太阳能光热模块,送气管路与补热仓相接,加热仓与太阳能光热模块相连,还包括输送模块以及若干储热块体,若干储热块体均置于输送模块上。

    地下储气洞
    4.
    发明公开
    地下储气洞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128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64858.2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改善钢板密封层应力集中现象,提高钢板密封层寿命以及可靠性的地下储气洞。地下储气洞,包括储气洞本体、钢板密封层以及设置在储气洞本体内的二次衬砌;所述钢板密封层贴合设置在所述二次衬砌的内表面上,沿所述钢板密封层的周向方向,所述钢板密封层设有多个外凸的补偿形变用拱坡,所述拱坡的内侧形成凹槽,所述拱坡的外侧面与设置于所述二次衬砌的内表面上的卡槽的内表面贴合,所述拱坡包括坡顶的圆弧形段,以及对称设置在圆弧形段两端并沿所述钢板密封层径向方向延伸的直段坡脚。本发明可以进一步降低密封层钢板的厚度,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地下储气洞投资成本。

    管道设计中自动插入逻辑支吊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4466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711165271.2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设计中自动插入逻辑支吊架的方法,包括:A.参数设置:从参数库中读取当前最优的参数方案和备选方案;B.生成管道分支列表:选择管道分支插入关键点,形成管道分支列表;C.自动插入逻辑支吊架:对每一个管道分支插入逻辑支吊架;D.调整与检查:调整支吊架间距调整系数,对逻辑支吊架插入点至相邻元件的距离进行调整,对每个管道分支进行检查;E.手动调整和输出:读取各管道分支的错误,生成检查报告;F.参数保存:重新计算参数设置中的所有参数,并生成新的最优参数方案。本发明能够实现逻辑支吊架的自动插入、调整和校验,极大提高了逻辑支吊架的设计效率,大幅度减少了人为的设计差错,形成了快速统一的设计方案。

    发电厂数字化设计智能校审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30212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710561139.7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厂数字化设计智能校审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A.信息采集:将包括PID系统图和厂家资料的工程图纸扫描成图形映射图及数据文本文件;B.数据导入:提取被校审管道和支吊架的三维模型信息,将所提取的信息和步骤A生成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C1.设计规范校审;C2.PID系统图与三维模型拓扑关系校审;C3.三维模型与管道应力计算匹配校审;C4.厂家资料匹配校审;C5.三维支吊架模型与支吊架原始数据校审;C6.管道与支吊架碰撞检查校审;D.校审意见输出;E.生成校审文件。本发明能够将三维管道与支吊架的工程数据进行自动智能校审,大幅度提高了数字化设计效率和三维模型的校核效率,明显减少甚至杜绝了人为校审的疏漏。

    一种兼顾发电及供热的熔盐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式

    公开(公告)号:CN1184997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21123.8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顾发电及供热的熔盐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式,包括储能单元、释能单元和给水供应单元,所述储能单元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低温熔盐储罐、熔盐电加热器和高温熔盐储罐,所述熔盐电加热器的进线端连接有储能降压变换器的低压侧出线端;所述释能单元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低负荷预热器、预热器、蒸发器、汽包和过热器;所述给水供应单元包括疏水箱、高压除氧器和低压除氧器,所述高压除氧器依次连接有高压加热器A和高压加热器B。通过熔盐蒸汽发生系统(SGS)耦合汽水换热系统(SWHE),可产生两种不同参数的蒸汽用于发电及供热。

    管道支吊架的设计系统和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09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610847437.8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支吊架的设计系统和设计方法,包括:逻辑支吊架插入模块:用于插入逻辑支吊架;实体三维支吊架生成模块:生成占位用的三维支吊架和真实的三维支吊架;应力分析模块:进行应力分析及相应的三维模型修改;支吊架设计模块:生成设计所需的数据文件;三维碰撞检查模块:进行碰撞分析。本发明实现了快速自动插入逻辑支吊架,在进行应力分析之前就能够生成支吊架的实体三维模型和碰撞分析,极大简化了后续的检查、分析过程,非常显著的减少了因碰撞导致的各种返工设计和计算,实现了三维设计数据与应力分析数据、支吊架设计软件数据的双向互导,避免了数据的重复输入,极大减少了因人工输入导致出错的概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