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三(2-羟乙基)氰尿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66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35281.3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1,3,5‑三(2‑羟乙基)氰尿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复合材料薄膜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击穿和高绝缘的1,3,5‑三(2‑羟乙基)氰尿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与1,3,5‑三(2‑羟乙基)氰尿酸颗粒以不同质量比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制成混合溶液,再涂膜后进行烘干的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可获得1,3,5‑三(2‑羟乙基)氰尿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聚碳酸酯基聚丙烯酸弹性体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098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9223.4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一种聚碳酸酯基聚丙烯酸弹性体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复合材料薄膜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的问题。方法:将聚碳酸酯加入到四氢呋喃溶液中,在15~25℃的温度条件下机械搅拌3~4h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a,加入聚丙烯酸弹性体,搅拌至完全溶解,静置,得到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b均匀涂覆在预处理过的基板的一个面上,将基板进行梯度加热,保温结束后再冷却至室温,最后将基板上的薄膜剥离,得到聚碳酸酯基聚丙烯酸弹性体复合薄膜。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聚碳酸酯基聚丙烯酸弹性体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聚碳酸酯与聚氨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433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79212.6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一种聚碳酸酯与聚氨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复合材料薄膜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的问题。方法:将聚碳酸酯颗粒和聚氨酯颗粒加入到四氢呋喃溶液中,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机械搅拌10~12h,得到混合溶液,聚氨酯颗粒占聚碳酸酯颗粒和聚氨酯颗粒总质量的10%、20%或30%;将混合溶液均匀涂覆在预处理过的基板的一个面上,然后置于鼓风烘箱内烘干10~12h;烘干结束后置于真空烘箱内继续烘干10~12h,再将烘干后的基板冷却至室温,剥离,得到聚碳酸酯与聚氨酯共混型薄膜。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聚碳酸酯与聚氨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聚丙烯酸橡胶介电弹性体/聚酰亚胺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18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89695.4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一种聚丙烯酸橡胶介电弹性体/聚酰亚胺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聚酰亚胺绝缘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聚合物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击穿场强降低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聚丙烯酸橡胶介电弹性体/聚酰亚胺绝缘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和击穿性能,并且损耗降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电气、电子和新能源汽车等先进领域。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经济实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适合大规模工业化产生,为开发聚酰亚胺绝缘复合介质新的应用途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策略。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聚丙烯酸橡胶介电弹性体/聚酰亚胺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高击穿和高介电的聚氨酯介电弹性体-聚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662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35279.6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一种高击穿和高介电的聚氨酯介电弹性体‑聚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聚丙烯酸甲酯为基体的传统复合材料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场强的问题。本发明一种高击穿和高介电的聚氨酯介电弹性体‑聚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聚丙烯酸甲酯颗粒及聚氨酯介电弹性体以不同质量比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制成混合溶液,涂膜后进行烘干的方法制备而成。所述的高击穿和高介电的聚氨酯介电弹性体‑聚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中。本发明可获得一种高击穿和高介电的聚氨酯介电弹性体‑聚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287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0372072.3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及方法,属于铝合金铸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极调节装置调节不准确、电极与铝合金液易接触不良、且在铝合金液凝固后拆卸不方便的问题。它包括机架、Z向电机、丝杠、T型螺母、脉冲电源、电极插入机构、皮带、同步带轮和X向电机,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Z向电机,在每个Z向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丝杠,在每个丝杠上配合一个T型螺母;两个Z向电机同步转动带动丝杠转动,丝杠转动带动T型螺母升降从而带动电极插入机构升降;当X向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两个电极插入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本发明创造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高效,能够实现电极间距和深度的快速调节。

    一种聚碳酸酯与聚氨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43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179212.6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一种聚碳酸酯与聚氨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复合材料薄膜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的问题。方法:将聚碳酸酯颗粒和聚氨酯颗粒加入到四氢呋喃溶液中,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机械搅拌10~12h,得到混合溶液,聚氨酯颗粒占聚碳酸酯颗粒和聚氨酯颗粒总质量的10%、20%或30%;将混合溶液均匀涂覆在预处理过的基板的一个面上,然后置于鼓风烘箱内烘干10~12h;烘干结束后置于真空烘箱内继续烘干10~12h,再将烘干后的基板冷却至室温,剥离,得到聚碳酸酯与聚氨酯共混型薄膜。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聚碳酸酯与聚氨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67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42272.8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聚醚酰亚胺复合薄膜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复合材料薄膜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的问题。方法:将4,4’‑二胺基二苯醚加入到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超声分散后,得到混合溶液b;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混合溶液a加入到混合溶液b中,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溶液c;将4,4'‑(4,4'‑异丙基二苯氧基)二酞酸酐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d;将混合溶液d抽真空,均匀涂覆在基板上,经固化后梯度升温,将薄膜剥离。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