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20338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811072318.5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IPC: C04B28/00
Abstract: 一种水泥稳定类铁尾矿砂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本发明涉及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的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无法满足水泥稳定类铁尾矿砂基层材料设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确定设计参数的使用范围;二:测出星点设计试验表中各组试验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三:得出三元二次拟合方程;四:得到铁尾矿砂细度模数、铁尾矿砂用量和水泥结合料用量的最优范围;五:通过单档级配调整选择三个石料级配;六:选择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的石料级配为最优级配;七:测得不同水泥用量下标准击实试件的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八:确定最佳水泥用量;九:制备试件,对试件进行抗冻性验证。本发明用于道路工程材料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33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72318.5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IPC: C04B2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0 , C04B2111/00198 , C04B2111/0075 , C04B2201/50 , C04B18/12 , C04B14/02
Abstract: 一种水泥稳定类铁尾矿砂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本发明涉及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的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无法满足水泥稳定类铁尾矿砂基层材料设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确定设计参数的使用范围;二:测出星点设计试验表中各组试验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三:得出三元二次拟合方程;四:得到铁尾矿砂细度模数、铁尾矿砂用量和水泥结合料用量的最优范围;五:通过单档级配调整选择三个石料级配;六:选择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的石料级配为最优级配;七:测得不同水泥用量下标准击实试件的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八:确定最佳水泥用量;九:制备试件,对试件进行抗冻性验证。本发明用于道路工程材料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09805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101261.7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施工方法,通过在路基槽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下山皮石层、铁尾矿砂层和上山皮石层形成路基基体,并在路基基体两侧设有黏土包边防护层,铁尾矿砂层通过静压和高频振动间隔使用的方式压实,现场施工方便且压实效果好,能够提高路基结构稳定性,黏土包边防护层以及铺设在铁尾矿砂上的山皮石材料,可有效防止铁尾矿砂路基受雨水的冲刷作用而破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路基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08857610U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21576966.X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基结构,包括在路基槽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下山皮石层、铁尾矿砂层和上山皮石层,下山皮石层、铁尾矿砂层和上山皮石层依次铺设形成路基基体,路基基体两侧设有黏土包边防护层;在下山皮石层和上山皮石层之间铺设铁尾矿砂层,采用山皮石材料打底和封顶,并采用黏土对路基基体两侧进行包边防护,把铁尾矿砂层包裹在内,可有效防止铁尾矿砂路基受雨水的冲刷作用而破坏,增加道路稳定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41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1043004.9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1N3/24
Abstract: 一种沥青混合料冻融与荷载同步耦合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涉及冻融与荷载同步耦合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沥青混合料的损伤模拟无法实现冻融与和荷载的同步耦合问题。一种沥青混合料冻融与荷载同步耦合试验装置,它包括固定架、冻融槽、荷载控制装置和限位装置;使用方法:一、试件的处理;二、压力归零;三、放置试件并施加压力;四、进行冻融荷载耦合试验。本发明用于沥青混合料冻融与荷载同步耦合试验装置及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40257.2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沥青混合料骨架三维结构稳定性的评价方法。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合料三维骨架结构稳定性评价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工业CT扫描沥青混合料试件,获取在高度上连续的CT扫描图像;基于Dragonfly内置的深度学习模块,完成对沥青混合料的扫描图像分割与三维重构;基于边缘检测方法检测集料间存在的三维粘连,并通过活动轮廓方法对集料间的三维粘连进行分割;计算集料颗粒的最短弗雷特直径,并对集料颗粒进行虚拟筛分;选择配位数评价由主骨架颗粒形成的骨架结构的稳定性。本发明实现了在三维的尺度对沥青混合料中由不规则外形集料组成的骨架结构进行数学表征,然后通过配位数评估三维骨架结构的稳定性,简化了计算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834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1737784.7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测试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关于改性沥青的高通量制备及粘度测试装置,解决传统测试方式中需要分别制备改性剂掺入量不同的改性沥青导致重复性大的问题。它包括承装组件、中控平台、模具组件、传送装置、刮刀、旋转粘度仪控制装置、旋转粘度仪升降装置、旋转粘度计和搅拌器,承装组件用于分开承装改性剂和沥青并输出相应流量的改性剂和沥青,承装组件的两个出口端均与搅拌器的进口端连通,搅拌器的出口端下方设置模具组件,模具组件置于传送装置输送平面上,旋转粘度仪升降装置下端设置多个均匀布置的旋转粘度计,每个旋转粘度计均与旋转粘度仪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它主要用于测试改性沥青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6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0671.9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二维随机骨料堆叠模型快速生成方法,属于沥青/水泥基复合材料建模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骨料模型无法模拟真实骨料的不规则形状、计算步骤繁杂耗时长、骨料分布均匀性差、骨料投放不合理且未考虑沥青过渡层影响的问题。包括确定不同粒径档位骨料个数;采用分象限随机生成点法生成基骨料,再通过插点法得到基骨料基准轮廓,以其在x轴和y轴方向极限差值中的较小值确定基骨料粒径,通过同比例缩放得到不同粒径档位骨料的最终轮廓;再生成沥青界面过渡层以及增加外扩厚度后封装成矩形封装单体,在骨料投放区域内按照由左至右、由低至高的顺序进行随机投放,得到二维随机骨料堆叠模型。本发明可快速生成二维随机骨料堆叠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8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737784.7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测试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关于改性沥青的高通量制备及粘度测试装置,解决传统测试方式中需要分别制备改性剂掺入量不同的改性沥青导致重复性大的问题。它包括承装组件、中控平台、模具组件、传送装置、刮刀、旋转粘度仪控制装置、旋转粘度仪升降装置、旋转粘度计和搅拌器,承装组件用于分开承装改性剂和沥青并输出相应流量的改性剂和沥青,承装组件的两个出口端均与搅拌器的进口端连通,搅拌器的出口端下方设置模具组件,模具组件置于传送装置输送平面上,旋转粘度仪升降装置下端设置多个均匀布置的旋转粘度计,每个旋转粘度计均与旋转粘度仪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它主要用于测试改性沥青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0851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44277.0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42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集料的沥青路面压实临界阈值确定方法,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压实临界阈值确定方法。在预压实路面布设智能集料采集加速度和角度信号,智能集料连接数据存储模块、数据计算模块、压实反馈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压实路面的过程中通过数据计算模块调用信号数据进行计算并传输至压实反馈模块实时显示;数据计算模块根据加速度和角度信号,计算信号局部能量进而得出压实信号帧能量平均值;计算出当加速度和角度信号的CCT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