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64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7610.3
申请日:2024-11-27
IPC: G06F18/213 , G01N21/47 , G01N21/31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气光散射特性的计算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探测器的探测视场范围内将探测光线进行离散,得到若干条探测光线;根据探测器的位置和每条探测光线的方向,确定每条探测光线相对应的探测场景并计算该探测场景下的几何特征参数值;根据每条探测光线的探测场景,提取该探测场景下每条探测光线相对应的散射面地理位置处的环境特征参数值;分别将每一组环境特征参数值和几何特征参数值输入至临边光散射特性预测模型或非临边光散射特性预测模型中,得到探测视场范围内的地气光散射辐射亮度。本方案,在满足地气系统时空动态演化高精度实际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463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7619.4
申请日:2024-11-27
IPC: G06F17/11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气光散射物性参数化表征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太阳、地球和探测器相对位置,划分所述探测器的探测场景;所述探测场景包括临边探测场景和非临边探测场景;分别获取若干个临边探测场景下和非临边探测场景下的几何特征参数值和环境特征参数值;分别遍历两个探测场景下的几何特征参数值和环境特征参数值的数组集合,并对每个数组集合进行耦合辐射传输模拟,分别得到第一海量数据库和第二海量数据库;根据所述第一海量数据库和第二海量数据库,分别得到临边探测场景下和非临边探测场景下的等效散射分布函数模型,以地气光散射物性进行参数化表征。在满足地气系统时空动态演化实际需求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光散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040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110494204.5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近场热辐射实验装置及其调平方法,其中,近场热辐射实验装置包括:壳体、支架、移动平台、固定平台、固定装置以及真空系统。移动平台用于支撑第一样品。固定平台于支撑第二样品。固定装置用于将第二样品与第一样品完全贴合后固定。本申请提供的近场热辐射实验装置,通过移动平台向固定装置移动直至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完全贴合,当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完全贴合时,两个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处于平行状态,再通过固定装置将第二样品固定,保证了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之间的平行度,以便进行近场热辐射实验,由于上述调平是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接触实现的,因此能够保证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之间纳米级别的平行度,从而保证后续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47248.3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 G06F30/27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高温液态熔盐热辐射及导热参数联合测量装置及反演方法,属于高温材料热物性参数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对高温液态熔盐的热辐射热物性及导热热物性参数需分开测量,导致结果误差叠加的问题。装置中:多个液态熔盐封装单元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在旋转支架上;旋转支架通过旋转使多个液态熔盐封装单元依次处于激光加热器正上方,激光加热器通过电光调制器调制后产生多个由不同波形、强度与频率组合的脉冲激光热流对液态熔盐封装单元进行加热;非接触式温度探测器用于采集液态熔盐封装单元的背景辐射信号和每一次脉冲激光热流加热下的红外辐射信号。本发明用于高温液态熔盐的热物性参数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4234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47803.7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流调制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n结的近场辐射热流调制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p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和第二金属层;其中,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之间存在微纳米量级的真空间隙,用于实现辐射换热;第一金属层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二金属层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构成电极对,用于对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施加统一的电场。本发明提供的近场辐射热流调制器能够建立连续的热流‑电压关系,调节范围大,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247710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075123.3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9C64/106 , B29C64/118 , B29C64/209 , B29C64/295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融沉积3D打印机及其数字式线阵可调喷头装置。该喷头装置包括加热块、喷嘴、插条和位移调节机构,其中加热块的一端设有入料口,另一端设有多个沿直线间隔排列的出料口,喷嘴上设有数量与出料口数量相同的多个挤出口,每个挤出口与一个出料口同轴对应设置,插条的数量与挤出口的数量相同,每根插条上设有一个调节孔,插条设置在加热块和喷嘴之间,在位移调节机构的调节下能够相对加热块和喷嘴移动,通过移动插条可以控制相对应的挤出口出料与不出料的状态间切换,使该喷头装置所覆盖的区域可一次打印,无需改变或重复路径,打印路径简单,减少G代码量,单层切片一次扫描即可完成打印,提高打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43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1045337.9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导热系数、热扩散率的瞬态体热源测量方法,本发明涉及导热系数、热扩散率的瞬态体热源测量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稳态法因需要增加热防护结构导致的结构复杂、装置体积较大,以及非稳态法如平面热源法测量模型中未能准确考虑加热探头形状、容积效应导致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具体过程为:一:建立不同热物性参数下加热探头过余温度‑时间数据库;二:基于一所建立的数据库,建立热物性参数与加热探头瞬态温升的机器学习模型;三:实验测量获取加热探头温升随时间的变化数据;四:结合二所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与三获得的加热探头温升随时间的变化数据,计算获得被测材料的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率。本发明用于材料热物性参数测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85418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04435.X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太阳能智能储热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储热相变子系统、冷却-负载子系统、采集与控制子系统,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包括用于加热空气的太阳能集热单元,储热相变子系统包括用于储热/放热的储热单元,冷却-负载子系统用于利用所述储热相变子系统输出的热空气为用户发电,采集与控制子系统用于监测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储热相变子系统、冷却-负载子系统,并基于神经网络控制该系统的工作模式。本发明能够在太阳辐照充足时利用储热单元存储多余的热量,在辐照不足时再通过储热单元释放热量,从而实现较为稳定的持续输出,提高能量利用率,满足用户用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345893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607284.4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粒子散射相函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本发明涉及粒子散射相函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将探测器放置在透明容器外部时玻璃容器表面反射及内部界面多重反射的影响引起的测量误差大以及现有测量方法不能在悬浮颗粒样品量少的条件下准确获得其散射相函数的问题。过程为:一、实验测量盛装在透明圆形比色皿中的标准粒子系在不同散射角下的散射光强分布;二、得到不同散射角下标准粒子系散射相函数的修正系数;三、实验测量待测粒子系的散射光强分布,利用得到的标准粒子系散射相函数的修正系数去修正待测粒子系的散射光强分布,得到待测粒子系的散射相函数。本发明用于粒子散射相函数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614324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96252.3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25
Abstract: 一种微藻培养基光学常数及微藻光谱衰减系数的联合测量方法,本发明涉及培养基光学常数及光谱衰减系数的联合测量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测量时不能准确消除玻璃和界面产生的多次反射的影响以及忽略了比色皿玻璃的影响,产生较大偏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微藻培养基光学常数及微藻光谱衰减系数的联合测量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步骤一、建立了三层介质光线传输模型;步骤二、选择获得有效透射数据的微藻和培养基比色皿容器;步骤三、计算出培养基的光学常数;步骤四、得到微藻的衰减系数βp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培养基光学常数及光谱衰减系数的联合测量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