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4179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381838.5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0/118 , H04B10/07
Abstract: 在轨空间光通信终端像差补偿方法,涉及在轨空间光通信终端像差补偿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的空间光通信终在轨运行期间产生新的像差导致通信链路的中断的问题。在地面测试模拟阶段对空间光通信终端中各种可能产生的像差及其对应的光斑质心定位的影响进行模拟测量,在轨修正阶段通过比较地面主控中心接收到的数据与地面测试模拟阶段存储的所有数据,选择与在轨的空间光通信终端数据相似的数据作为成像测试结果,根据该结果计算相应的像差修正参数,实现对空间光通信终端的在轨运行修正,本发明提高了终端角探测精度,达到了保证了空间光通信终在轨运行期间通信链路正常运行的目的。本发明适用于航空、航天和通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99408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351282.5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27/09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现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非成像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全局算法计算时间长,局部算法初始相位的设定对结果影响很大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1)确定高斯光束的直径D1,平顶光束的直径D2,以及两个光学元件的间距L;(2)根据能量守恒计算平顶光束的光强;(3)根据光线追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4)计算光线偏角;(5)确定整形元件的初始相位分布;(6)确定相位校正元件的初始相位分布;(7)局部算法优化计算相位分布。本发明应用于非成像光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09044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264054.4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27/09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现圆形光束整形为环形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非成像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圆形光束整形为环形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光学天线造成的能量损耗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圆形光束整形为环形光束的方法。(1)确定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各参数;(2)建立坐标系;(3)根据光线追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4)计算光线偏角;(5)确定光学整形元件的径向相位分布表达式;(6)确定光学整形元件的径向轮廓;(7)确定光学相位校正元件的径向相位分布表达式;(8)确定光学相位校正元件的径向轮廓。本发明应用于光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0904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64054.4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27/09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现圆形光束整形为环形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非成像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圆形光束整形为环形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光学天线造成的能量损耗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圆形光束整形为环形光束的方法。(1)确定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各参数;(2)建立坐标系;(3)根据光线追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4)计算光线偏角;(5)确定光学整形元件的径向相位分布表达式;(6)确定光学整形元件的径向轮廓;(7)确定光学相位校正元件的径向相位分布表达式;(8)确定光学相位校正元件的径向轮廓。本发明应用于光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72639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073308.8
申请日:2009-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卫星光通信中平台角振动模拟装置,它涉及卫星光通信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没有卫星平台角振动模拟装置的问题,包括振动平台、电磁激振器、主轴、变频机构、角位置传感器、计算机和连杆,所述计算机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激振器相连,所述连杆中间位置带有一个通孔,主轴通过通孔与连杆紧密结合,电磁激振器与连杆一端的侧面连接,所述变频机构为弹簧对结构,弹簧对对称支撑在连杆另一端的两个侧面上,振动平台垂直固定在主轴上端,所述角位置传感器与主轴的外表面相接触,角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本发明可以用于模拟卫星振动进而验证被测终端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672727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308314.7
申请日:2009-10-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11/02
Abstract: 空间光通信终端通信探测器视场角测量装置和方法,它涉及空间光通信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空间光通信终端通信探测器视场角进行精确测量的问题,本发明由激光器、小孔光阑、光学衰减片、长焦平行光管、可变光阑和误码率分析仪按照光传输方向依次排列组成,具体测量步骤如下:A.调制激光器的输出光信号;B.计算长焦平行光管输出光束的发散角θ;C.将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衰减至临界状态;D.可变光阑对入射被测终端的光束进行遮挡;E.记录被测光通信终端的入光口径为D0;F.记录误码率分析仪输出误码信号时可变光阑的光阑直径D1;G.计算被测光通信终端中通讯探测器的视场角θs。本发明适用于对视场角的精度要求较高的测量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0580602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710144881.4
申请日:2007-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数控变焦准直器的高精度可变束散角激光发射装置,它涉及一种通过数控变焦准直器实现高精度可变束散角的激光发射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终端测试系统存在的仅能提供单一的光束发散角及测试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激光器设置在一维精密位移器的移动台上,数控变焦准直器和望远镜依次设置在激光器的激光发射端口处,数控变焦准直器和望远镜的入射光的中心轴线都与激光器的激光发射端口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一维精密位移器的输入输出端与控制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端连接,数控变焦准直器的输入输出端与控制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端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可变的光束发散角,适用于各种链路终端的测试,提高测试能力,以及各种激光发射接收系统性能参数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1221453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144881.4
申请日:2007-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数控变焦准直器的高精度可变束散角激光发射装置,它涉及一种通过数控变焦准直器实现高精度可变束散角的激光发射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终端测试系统存在的仅能提供单一的光束发散角及测试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激光器设置在一维精密位移器的移动台上,数控变焦准直器和望远镜都依次设置在激光器的激光发射端口处,数控变焦准直器和望远镜的入射光的中心轴线都与激光器的激光发射端口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一维精密位移器的输入输出端与控制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端连接,数控变焦准直器的输入输出端与控制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端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可变的光束发散角,适用于各种链路终端的测试,提高测试能力,以及各种激光发射接收系统性能参数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3543518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572037.7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13/06
Abstract: 应用于LED照明光通信系统的广角镜头,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工业、安防、医疗等行业,也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用于探测器大角度接收LED照明光通信系统的信号光。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聚焦系统无法收集较大面积范围内的信号光的问题,而提供了应用于LED照明光通信系统的广角镜头。应用于LED照明光通信系统的广角镜头包括三个正弯月形透镜与一个负弯月形透镜(4);所述三个正弯月形透镜分别为凹面在右侧、通光口径73mm的正弯月形透镜(1),凹面在右侧、通光孔径29mm的正弯月形透镜(2)与凹面在右侧、通光孔径10mm的正弯月形透镜(3)。本发明应用于光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560832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72040.9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0/116
Abstract: 白光通信中反馈式光源对准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的是白光通信中的光源对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因接收端相对通信光源的移动无法对准通信光源而导致通信误码率增大的问题。(1)根据接收端与通信光源的相对位置设定二维摆镜的二维摆角度值;(2)打开通信光源,面阵探测器接收信号光束;(3)处理器计算出信号光在面阵探测器上的二维坐标值;(4)处理器根据二维坐标值,计算出通信光源的二维偏差角度;(5)处理器将通信光源的二维偏差角与设定的二维摆角度值进行比较后,对二维摆镜中的压电陶瓷的二维偏转驱动电压进行反馈误差修正;(6)循环重复步骤(3)(4)(5)。本发明应用于白光通信的光源对准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