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引力星表触碰采样测试用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9037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14985.2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一种弱引力星表触碰采样测试用试验平台,涉及深空探测技术领域,包括支架、Stewart平台、横框、竖框、缆绳、滑轮、电机、配重、探测器模拟器、采样执行机构、采样器、星表模拟介质、激光跟踪仪和靶标,本发明场地需求小、成本低、系统组成简易、操作简单,可实现探测器全运动自由度弱引力模拟,且可实现探测器触碰采样模拟及触碰采样过程中探测器状态反演的试验;既可实现小天体表面的弱引力模拟,也可实现月球、火星等表面的微重力模拟;电机通过主动控制提高了试验平台弱引力模拟精度以及试验平台反应速度,无需控制探测模拟器能够实现探测器采样时的位姿及速度,降低了试验难度。

    一种小天体激励采样及气吹送样真空实验验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72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11590.9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天体激励采样及气吹送样真空实验验证系统,将PIV流速测量系统设置在送样管道待测管段外部,通过测量送样管道内示踪粒子的流速进行流场特性实验验证;将高速摄影系统设置在送样管道待测管段外部,通过测量模拟星壤颗粒的流速进行颗粒物特性实验验证;信号采集系统用于同步测量送样管道待测管段所有测点的气体压强及实时监测真空舱内真空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系统工作时序。本发明能够进行地面重力真空环境下的气体激励采样与气吹送样验证,并测量出流场的流速与分布情况。

    一种可复位锁定的双向缓冲吸能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15560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26834.8

    申请日:2022-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复位锁定的双向缓冲吸能缓冲器,包括:壳体组件、受拉组件、受压组件、蜂窝A、蜂窝B、受拉锁定机构及受压锁定机构;受拉组件、蜂窝A及受拉锁定机构均安装在壳体组件的一端,当缓冲器受到拉伸方向的冲击时,受拉组件伸出于壳体组件,并压缩蜂窝A,当缓冲器完成拉伸冲击缓冲后,受拉组件复位,并通过受拉锁定机构进行复位锁定;受压组件、蜂窝B及受压锁定机构均安装在壳体组件的另一端,当缓冲器受到压缩方向的冲击时,受压组件缩回到壳体组件内,并压缩蜂窝B,当缓冲器完成压缩冲击缓冲后,受压组件部分复位,并通过受压锁定机构进行复位锁定。本发明能够解决被动式缓冲器的变形恢复难题,缓冲性能强,复位锁定可靠。

    一种新型可重复使用的用于微小型卫星的连接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2851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710242309.5

    申请日:2017-04-1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用于微小型卫星的连接分离装置,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领域,用以对微小型卫星进行可靠的锁紧、解锁和弹射,具有非火工纯机械式设计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具体包括卫星连接分离装置和发射方位调节装置两大部分,其中卫星连接分离装置由四连杆压钩机构、可重置卡钩机构、弹射装置等组成。本发明能够为微小型卫星和运载器的连接提供足够的锁紧力,能够在接收到释放命令后将微小型卫星解锁并按指定的方向以一定的初速度弹射出去,并能够实现在轨重置功能,完成多次微小型卫星的锁紧、解锁和弹射工作,能够满足未来航天任务中关于微小型卫星的重复连接与分离的技术要求。

    一种适合航天器高精度机构在轨应用的柔性万向节

    公开(公告)号:CN104455057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602669.8

    申请日:201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航天器高精度机构在轨应用的柔性万向节,包括叉形接头、十字轴、张紧绳、张紧螺柱和锁紧螺母。张紧绳、张紧螺柱和锁紧螺母共同作用,将叉形接头和十字轴连接在一起。通过叉形接头与十字轴的接触面以及张紧绳对万向节的运动进行约束,并承受相应的作用力。叉形接头与十字轴的接触部分构成万向节,二者之间可以实现两自由度、无间隙的高精度运动。本发明通过叉形接头和十字轴的接触面承受关节所受的压力,并由张紧绳承受关节所受的拉力,在实现机构运动的同时,消除了万向关节的间隙,特别适合高精度、微小位移机构的在轨使用。

    一种对接补加一体化装置及对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359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41610.X

    申请日:2015-07-24

    Abstract: 一种对接补加一体化装置,包括主动部分和被动部分,采用圆周内中心加周边的布局形式,中心杆为柔性,实现软对接后,周边3套均布的刚性杆实现刚性连接。柔性中心杆完成初始对接时两航天器俯仰/偏航方向的偏差纠正,以及横向(径向)位置的偏差纠正,3个边杆完成初始对接时两航天器滚转的偏差纠正且提供两航天器连接后的刚度。中心杆在外伸和回缩动作时具有限位控制,外伸到位后有霍尔型接近开关提供反馈信号。中心杆和周边杆的解锁采用电磁铁解锁。在柔性杆的顶端设置了霍尔接近开关,防止了锁定的误判,且保证被动端无源。

    一种超塑性安全限高杆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88235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86034.1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塑性安全限高杆,包括两个刚性底座、两根超塑性立柱、两根刚性立柱和一根超塑性横梁。本发明通过超塑性横梁和超塑性立柱的变形吸能,从而有效降低撞击车辆本身受到的损失,减轻司乘人员受到的伤害,同时可以避免限高杆横梁在外部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断裂而对其他车辆或行人造成二次伤害。发生撞击时,由超塑性横梁和超塑性立柱塑性变形而吸收大部分冲击能量,撞击后可以只更换超塑性横梁和超塑性立柱,而不用更换限高杆的其他部件,使用安全,更换操作简便。

    一种适合航天器高精度机构在轨应用的柔性万向节

    公开(公告)号:CN10445505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02669.8

    申请日:201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航天器高精度机构在轨应用的柔性万向节,包括叉形接头、十字轴、张紧绳、张紧螺柱和锁紧螺母。张紧绳、张紧螺柱和锁紧螺母共同作用,将叉形接头和十字轴连接在一起。通过叉形接头与十字轴的接触面以及张紧绳对万向节的运动进行约束,并承受相应的作用力。叉形接头与十字轴的接触部分构成万向节,二者之间可以实现两自由度、无间隙的高精度运动。本发明通过叉形接头和十字轴的接触面承受关节所受的压力,并由张紧绳承受关节所受的拉力,在实现机构运动的同时,消除了万向关节的间隙,特别适合高精度、微小位移机构的在轨使用。

    一种适用于航天器的丝连多环隔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85099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068327.8

    申请日:2013-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航天器的丝连多环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包括螺母、外环、连接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内环和记忆合金销,记忆合金销由记忆合金材料制成,通过温控措施控制记忆合金销的伸长和缩短;若内环为一个,则外环与内环之间通过连接钉和记忆合金销同心连接在一起,若内环为一个以上,且若外环和内环均为同心,即外环和外环相邻的内环之间通过连接钉和记忆合金销连接在一起,每个内环之间通过连接钉连接在一起;若外环和内环不同心,即外环和每个内环之间通过连接钉和记忆合金销连接在一起,内环之间通过连接钉连接在一起。本发明能保证零重力环境下内外环之间的连接刚度要求,又能实现稳定的隔振目标。

    一种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

    公开(公告)号:CN10406182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43201.4

    申请日:2014-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包括罐体、罐盖、锁紧装置、铰链、万向轮、把手和支杆;罐体和罐盖通过铰链连接,并能通过锁紧装置实现快速锁定,从而在内部形成密闭的空腔。罐体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外壳、罐体内胆夹层和内壳。罐盖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外盖、罐盖内胆夹层和内盖。外壳、内壳、外盖、以及内盖均由超塑性钢制材料制成,罐体内胆夹层和罐盖内胆夹层的材料为铝或钢蜂窝。整个防爆罐可以通过底部的万向轮实现移动。本发明的防爆罐可以有效的降低或消除爆炸冲击对被防护主体及人员的威胁,同时大大降低了防爆罐的重量,便于方便地携带防爆罐快速到达或撤离突发疑似爆炸事件现场,进行相关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