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701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157552.7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体性质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储存介质。该方法包括:构造截断函数,根据截断函数获得待预测晶体元素的环境描述符;根据环境描述符的径向和角度获取待预测晶体元素的中心原子的径向矩阵和角度矩阵;对径向矩阵和角度矩阵进行嵌入操作,将嵌入操作后的结果输入到多头自注意力机制中进行性质预测。本发明根据截断函数获得了更优的环境描述符,通过获取该环境描述符的径向矩阵和角度矩阵捕捉了晶体元素的结构特征,将径向和角度矩阵进行嵌入操作有助于学习晶体元素的高级特征,将嵌入结果输入到多头自注意力机制中可以更全面地考虑环境描述符的各个方面,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化学元素的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79425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82532.X
申请日:2012-08-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5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仿生基体表面结构,其是由扇形结构单元排列而成,扇形结构单元符合h=asin(θ/2)/cot(β/4);其中θ∈(0.1°, 3.5°),β∈(0°, 180°),a∈(0, 10)mm,h不大于0.3mm;其中,θ1是扇形结构单元放射肋的放射角;θ2是相邻两个扇形结构单元放射肋的间隔(θ1=θ2=θ);β是扇形结构单元放射肋的圆心角;h是扇形结构单元放射肋的高度;a是扇形结构单元所对应的外切正方形边长;所述扇形结构单元应用于基体表面的排列方式是扇形结构单元中心放射式排列,扇形结构单元顺时针旋转排列,扇形结构单元交叉排列,扇形结构单元平行排列及扇形结构单元线性排列。本发明扩大了涂层与基体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且有利于涂层与基体表面处于良好的机械结合状态,进而提高了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47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57552.7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体性质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储存介质。该方法包括:构造截断函数,根据截断函数获得待预测晶体元素的环境描述符;根据环境描述符的径向和角度获取待预测晶体元素的中心原子的径向矩阵和角度矩阵;对径向矩阵和角度矩阵进行嵌入操作,将嵌入操作后的结果输入到多头自注意力机制中进行性质预测。本发明根据截断函数获得了更优的环境描述符,通过获取该环境描述符的径向矩阵和角度矩阵捕捉了晶体元素的结构特征,将径向和角度矩阵进行嵌入操作有助于学习晶体元素的高级特征,将嵌入结果输入到多头自注意力机制中可以更全面地考虑环境描述符的各个方面,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化学元素的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11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260062.4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桥梁拉索钢丝腐蚀程度自动化测量平台,其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导轨滑台上,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丝杆,平台能在导轨滑台上左右滑动,丝杆与平台内的丝母螺接,第二步进电机固定在平台上,待测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步进电机的转轴上,另一端支撑在钢丝支撑装置上,支撑装置通过支座固定在导轨滑台上。激光轮廓仪位于待测钢丝之上;激光轮廓仪、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与PC终端连接,PC终端控制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的运转,激光轮廓仪测得的数据传递给PC终端。本发明可同时控制待测钢丝的轴向平动与转动,从而能够控制钢丝测量的长度区间及测量的间隔角度,可实现待测钢丝全表面腐蚀程度的高精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208060357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421523.7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桥梁拉索钢丝腐蚀程度自动测量平台,其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导轨滑台上,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丝杆,平台能在导轨滑台上左右滑动,丝杆与平台内的丝母螺接,第二步进电机固定在平台上,待测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步进电机的转轴上,另一端支撑在钢丝支撑装置上,支撑装置通过支座固定在导轨滑台上。激光轮廓仪位于待测钢丝之上;激光轮廓仪、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与PC终端连接,PC终端控制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的运转,激光轮廓仪测得的数据传递给PC终端。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控制待测钢丝的轴向平动与转动,从而能够控制钢丝测量的长度区间及测量的间隔角度,可实现待测钢丝全表面腐蚀程度的高精度测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2683433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386113.6
申请日:2012-08-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5D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仿生基体表面结构,其是由扇形结构单元排列而成,扇形结构单元符合h=asin(θ/2)/cot(β/4);其中θ∈(0.1°, 3.5°),β∈(0°, 180°),a∈(0, 10)mm,h不大于0.3mm;其中,θ1是扇形结构单元放射肋的放射角;θ2是相邻两个扇形结构单元放射肋的间隔(θ1=θ2=θ);β是扇形结构单元放射肋的圆心角;h是扇形结构单元放射肋的高度;a是扇形结构单元所对应的外切正方形边长;所述扇形结构单元应用于基体表面的排列方式是扇形结构单元中心放射式排列,扇形结构单元顺时针旋转排列,扇形结构单元交叉排列,扇形结构单元平行排列及扇形结构单元线性排列。本实用新型扩大了涂层与基体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且有利于涂层与基体表面处于良好的机械结合状态,进而提高了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