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36941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413496.6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东南大学 , 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4C3/34
Abstract: 一种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内部混凝土(1)、钢管(2)、横向预应力钢丝(3)、纤维增强塑料(4);其中,横向预应力钢丝(3)通过对钢丝施加预应力横向连续均匀缠绕于钢管(2)的外壁,纤维增强塑料(4)粘贴于最外层横向预应力钢丝(3)的外表面,内部混凝土(1)填充于钢管(2)的内部;横向预应力钢丝(3)的缠绕间距不大于40mm。本发明克服了公知的钢管混凝土、FRP-钢复合管混凝土结构所存在的缺陷,具有屈服荷载高、承载力储备大、延性好、破坏模式缓和、耐久性好等优点,尤其是其具有稳定、连续的下降阶段,同时,结构具有较低的造价。本发明结构适用于新建结构中的桩、柱、桥墩、拱肋,以及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中以受压为主的构件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68386.7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模块化作业臂搭载轻型管片水下自动化修复墩柱施工方法。针对桥梁水下墩柱结构局部病害修复成本高、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采用模块化作业臂快接轻型纤维管片组成水下自动化作业单元,通过模块化作业臂上的越障装置、浮力控制装置、线性推杆、充气密封装置、输浆管(集成于脐带缆中)、快速搭接释放装置等,依次实现作业单元的越障下沉、顶压定位、筒体结构密封、水上泵压灌浆、模块化作业臂脱离回收等功能,实现对于水下墩柱局部病害的自动化修复。该方法相较于传统人工施工经济性好、安全性高、快速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293694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13496.6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东南大学 , 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4C3/34
Abstract: 一种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内部混凝土(1)、钢管(2)、横向预应力钢丝(3)、纤维增强塑料(4);其中,横向预应力钢丝(3)通过对钢丝施加预应力横向连续均匀缠绕于钢管(2)的外壁,纤维增强塑料(4)粘贴于最外层横向预应力钢丝(3)的外表面,内部混凝土(1)填充于钢管(2)的内部;横向预应力钢丝(3)的缠绕间距不大于40mm。本发明克服了公知的钢管混凝土、FRP-钢复合管混凝土结构所存在的缺陷,具有屈服荷载高、承载力储备大、延性好、破坏模式缓和、耐久性好等优点,尤其是其具有稳定、连续的下降阶段,同时,结构具有较低的造价。本发明结构适用于新建结构中的桩、柱、桥墩、拱肋,以及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中以受压为主的构件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0993049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91647.7
申请日:2019-04-09
IPC: E01D22/00
Abstract: 一种深入河床加固桥梁竖向构件的处置方法,通过在待加固桥梁竖向构件表面包裹防滑垫圈,安装反力箍形成反力体系,千斤顶对称分节下压加固管,高压冲洗辅助下沉,将多节加固管依次压入河床,高压喷射冲洗干净加固管与待加固桥梁竖向构件的间隙及加劲管的内腔后灌注加固材料,完成深入河床加固桥梁竖向构件的处置。本发明利用桥梁自重提供了加固管下压的反力,无需大型吊装和反力设备,无需大型复杂的钢围堰等临时设施,加固管、加劲管联合设置实现工艺与加固的目的,实现了普通加固技术无法实现的河床以下的桥梁竖向构件加固,整个加固过程无需排水,极大地节省了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202248269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87804.3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东南大学 , 北京特希达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IPC: E04B1/30
Abstract: 一种空心纤维-钢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由纤维-钢复合管(1)、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2)和内钢管(3)由外向内共同构成,纤维-钢复合管(1)由纤维层(11)通过树脂浸渍粘结于钢管(12)的外壁,内钢管(3)位于截面内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2)填充于纤维-钢复合管(1)与内钢管(3)之间,内钢管(3)的内部空心,纤维层(11)为一层或一层以上的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其中的几种混杂而成。该结构承载力高、刚度好,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与耐久性能,截面惯性矩大,混凝土用量节省,工程造价经济,尤其适合恶劣环境下的大尺寸结构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210066534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489234.5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一种深入河床加固桥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待加固桥墩的立柱的设置防滑垫圈,防滑垫圈外侧设置有反力箍与待加固桥墩一同形成反力体系,两个以上千斤顶对称布置在反力箍的下侧,加固管的四周分布设置若干加劲管,多节加固管首尾焊接相连并深入河床以下,加固材料充满加固管与待加固桥墩之间的空隙及加劲管的内腔。本实用新型利用桥梁自重提供了加固管下压的反力,无需大型吊装和反力设备,无需大型复杂的钢围堰等临时设施,加固管、加劲管联合设置实现工艺与加固的目的,实现了普通加固技术无法实现的河床以下的桥梁竖向构件加固,整个加固过程无需排水,极大地节省了工程造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2826546U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20551839.0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东南大学 , 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B32B1/08 , B32B13/06 , B32B15/14 , B32B27/12 , B32B27/04 , E04C3/34 , E04C3/38 , E02D5/24 , E01D19/02
Abstract: 一种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内部混凝土(1)、钢管(2)、横向预应力钢丝(3)、纤维增强塑料(4);其中,横向预应力钢丝(3)通过对钢丝施加预应力横向连续均匀缠绕于钢管(2)的外壁,纤维增强塑料(4)粘贴于最外层横向预应力钢丝(3)的外表面,内部混凝土(1)填充于钢管(2)的内部;横向预应力钢丝(3)的缠绕间距不大于40mm。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公知的钢管混凝土、FRP-钢复合管混凝土结构所存在的缺陷,具有屈服荷载高、承载力储备大、延性好、破坏模式缓和、耐久性好等优点,尤其是其具有稳定、连续的下降阶段,同时,结构具有较低的造价。本实用新型结构适用于新建结构中的桩、柱、桥墩、拱肋,以及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中以受压为主的构件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09112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811048003.7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22/00 , E01D101/28
Abstract: 工艺简单、快速,能够满足快速预应力加固桥梁一种快速预应力加固桥梁梁体结构,其特征 梁体结构的要求。在于桥梁梁体(100)底部固定布置至少一对锚固装置(1),一根以上金属复合筋(2)平行于桥梁梁体(100)的轴线方向穿过锚固装置(1)的销孔(2)施加预应力,细格网(3)挂设于金属复合筋(2)的底部,垂直于桥梁梁体(100)的底面离散植入锚固若干垂直的金属健(4),外防护层(5)通过喷射、涂抹或浇筑的方式覆盖金属复合筋(2)、细格网(3)和金属健(4),并与桥梁梁体(100)共同(103),通过旋拧螺帽(201)的方式对金属复合筋
-
公开(公告)号:CN1087973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811007096.9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钢筋网片加固桥梁水下墩柱结构及施工方法,根据待加固结构轮廓外径预制成形状、规格完全相同的两个半环形钢筋网片,销栓筋穿过钢筋网片的弯钩,并承插在待加固结构的承台锚接孔内,使得两片钢筋网片能够沿待加固结构外轮廓围成闭合的钢筋笼,柔性塑形膜沿着钢筋笼外侧的定位件包裹,钢丝网缠绕在柔性塑形膜的外侧,在柔性塑形膜与待加固结构外表面之间的空腔的底端环向一周设置封闭条,在柔性塑形膜与待加固结构外表面之间的空腔内灌注加固材料,包裹钢筋笼。本发明工艺简单,二次灌注,加固质量好,无需模板,降低了水下的劳动强度,在不排水的情况下进行加固,减小了对航道的影响,工期短,在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82417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810969912.8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19/04
Abstract: 一种约束增强型橡胶支座,包括约束纤维布、增强元件、开孔钢板和橡胶层,其特征在于,开孔钢板的顶底两面均设置刻痕构造,两层以上开孔钢板层叠放置在橡胶层之间,各层开孔钢板的孔洞上下对齐,并在对齐的孔洞内设有增强元件,开孔钢板、增强元件和橡胶层完全硫化在一起,并在整体的外侧环向包覆若干层约束纤维布。本发明结构简单,复位能力强,通过约束纤维布限制了橡胶支座的横向膨胀,极大地提高了支座的承载力,同时防止橡胶暴露在空气中,减缓了橡胶的老化,开孔钢板的刻痕增加了与橡胶的机械咬合力,同时孔洞的存在从内部约束橡胶,孔洞中的增强元件提高了橡胶支座的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