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49548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95993.3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改性生物质炭系统,它主要包括生物质炭和用于改性生物质炭的电解系统。其中,生物质炭可以作为滤床的滤料或是人工湿地的基质,在生物质炭中布置金属阳极和阴极,由直流稳压电源供能进行电解反应,在电解反应过程中牺牲金属阳极为生物质炭提供用于原位改性的金属阳离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牺牲金属阳极的电化学方法应用于生物质炭的改性过程中,提供了新的生物质炭改性方法,经过负载金属氢氧化物后的生物质炭材料可以明显提高其吸附硝态氮和磷酸盐的能力,同时避免了生物质炭在金属改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次化学污染物的问题,为生物质炭的原位改性提供了新的方法,促进了生物质炭在水环境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3076412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10011115.6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非放射性判别膜蛋白质转运功能的方法,记录不同条件下ADP以及ATP显示的峰面积,根据ADP、ATP的峰面积得到它们在转运反应后的相对量,结合不同的转运反应时间点得到ADP/ATP的转运趋势,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ATP的含量趋于降低,相对的ADP的含量趋于上升,由此可判断该膜蛋白具备转运ADP/ATP功能。该方法优于以往研究膜蛋白转运功能的同位素示踪法,主要表现在其安全性,简便易行,以及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53159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008195.9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转聚磷基因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它是导入了来源于其自身的多聚磷酸盐激酶Ppk1基因的弗氏柠檬酸杆菌。该弗氏柠檬酸杆菌基因组DNA中只有多聚磷酸盐激酶基因Ppk1,并且Ppk1基因和外切聚磷酸酶基因Ppx的调控方式为双顺反共转录。具备以上特征的细菌均可通过以宿主菌自身为受体表达其自身来源的Ppk1基因来提高聚磷能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转聚磷基因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构建方法和在废水除磷中应用。本发明得到的转聚磷基因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去磷能力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3159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08195.9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229 , C02F3/342 , C02F2101/105 , C12N15/74 , C12Y207/04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转聚磷基因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它是导入了来源于其自身的多聚磷酸盐激酶Ppk1基因的弗氏柠檬酸杆菌。该弗氏柠檬酸杆菌基因组DNA中只有多聚磷酸盐激酶基因Ppk1,并且Ppk1基因和外切聚磷酸酶基因Ppx的调控方式为双顺反共转录。具备以上特征的细菌均可通过以宿主菌自身为受体表达其自身来源的Ppk1基因来提高聚磷能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转聚磷基因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构建方法和在废水除磷中应用。本发明得到的转聚磷基因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去磷能力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998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630590.0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博域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曝气强化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包括浮体、基质填充袋、电化学耦合装置以及曝气机;所述基质填充袋悬挂在浮体的底部,内部填充有生物质炭;所述电化学耦合装置包括阳极棒、阴极棒和电源,阳极棒与阴极棒插入在生物质炭内;所述曝气机位于浮体上方,其曝气管延伸至基质填充袋底部。通过在生态浮床内设置电化学耦合装置,实现污染水体中氨氮快速去除;同时利用浮床下方的曝气管对水体进行曝气,可以引起水力扰动,提高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的净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65585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69608.4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3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 , G01N21/6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细胞内多聚磷酸盐的定量检测方法,它包括样品的前处理与制备、微生物胞内多聚磷酸盐含量测定、菌体总蛋白测定和微生物胞内多聚磷酸盐poly P的定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样品前处理及反应过程简单,样品需求量极小且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同时,本发明方法中poly P的最低检测限可达ng级,对于基础科研意义重大。
-
-
公开(公告)号:CN105923932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550837.2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283 , C02F1/463 , C02F3/32 , C02F2209/14 , C02F2209/16 , C02F22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联合生物质炭浮床,它包括至少两个浮床单元,浮床单元包括浮桥框体,浮桥框体内为种植槽,种植槽下方设有浮桥腔体;种植槽内种植有浮床植物,浮床腔体内填充有生物质炭,生物质炭内垂直设置有电极板。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电解联合生物质炭浮床在水体净化领域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生物质炭表面微生物与水生植物根系的双重生物净化方式相结合,对水体中的营养盐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本发明还将吸附填料和电解作用的双重理化净化方式结合,强化了水体中的污染物去除。此外,本发明可四季运行稳定,高效快速,占地面积较传统浮床少,实现了水体污染物去除与资源化利用双重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07641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11115.6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非放射性判别膜蛋白质转运功能的方法,记录不同条件下ADP以及ATP显示的峰面积,根据ADP、ATP的峰面积得到它们在转运反应后的相对量,结合不同的转运反应时间点得到ADP/ATP的转运趋势,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ATP的含量趋于降低,相对的ADP的含量趋于上升,由此可判断该膜蛋白具备转运ADP/ATP功能。该方法优于以往研究膜蛋白转运功能的同位素示踪法,主要表现在其安全性,简便易行,以及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09507748U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22247222.X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博域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曝气强化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包括浮体、基质填充袋、电化学耦合装置以及曝气机;所述基质填充袋悬挂在浮体的底部,内部填充有生物质炭;所述电化学耦合装置包括阳极棒、阴极棒和电源,阳极棒与阴极棒插入在生物质炭内;所述曝气机位于浮体上方,其曝气管延伸至基质填充袋底部。通过在生态浮床内设置电化学耦合装置,实现污染水体中氨氮快速去除;同时利用浮床下方的曝气管对水体进行曝气,可以引起水力扰动,提高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的净化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