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0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9781.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1B32/324 , C12P5/02 , B01J20/30 , B01J20/28 , B01J20/20 , C02F11/04 , C01B32/348 , C01B32/05 , C12R1/01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制备和有机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改性碳材料制备及其在强化有机废物高浓度厌氧消化产适氢原料气中的应用。本发明将生物质废弃物、Fe6+源和水通过一锅法水热碳化制备了改性碳材料。所得改性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为解除氨抑制提供吸附位点以及为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繁殖提供附着场所。另外,一方面,铁是厌氧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营养元素。另一方面,铁原子与碳骨架之间的化学键可促进直接种间电子转移。投加改性碳材料原位缓解了厌氧消化过程的氨抑制,加速了氨胁迫下的挥发性脂肪酸的转化,促进了甲烷的生成速率的提高,进而缩短厌氧消化周期。此外,上述改性碳材料具有磁性,在厌氧消化后易于分离和回收再利用,具有低成本和高效益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77242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427017.6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0J3/46 , C10J3/72 , B09B3/40 , B09B10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木质素强化煤焦粉化学链协同气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化学链气化:将煤焦粉、碱木质素和氧载体在700~1000℃进行化学链协同气化反应;气固分离:将步骤S1中的反应产物在20~450℃下分离,获得气相产物和固相产物。本发明实现了工业副产物碱木质素与煤焦粉的协同资源化利用,不但解决了常规煤焦粉热转化过程中反应条件苛刻、转化率低的难题,还突破了碱木质素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碱金属瓶颈,实现了工业副产物碱木质素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43699.9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备草铵膦抗性的水稻质体谷氨酰胺合成酶突变体,由水稻质体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第255位谷氨酸突变为赖氨酸获得。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水稻质体谷氨酰胺合成酶突变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由本发明提供的培育具备草铵膦抗性的水稻的方法通过基因编辑使受体水稻的质体谷氨酰胺合成酶第255位的谷氨酸突变为赖氨酸,得到具备草铵膦抗性的水稻。获得的水稻植株不仅能在自然环境中正常生长,还提高了对草铵膦的耐受性,与野生型未喷药处理水稻相比未受到草铵膦显著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72907.6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嘴突凸脐蠕孢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方法,构建含嘴突凸脐蠕孢菌LAC12基因的根癌农杆菌,与嘴突凸脐蠕孢菌共培养获得转化体,其中,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100‑200μM乙酰丁香酮。本发明优选了培养基中的乙酰丁香酮为100‑200μM,提高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9768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1730598.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宫粉紫荆组织培养育苗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所述培养基包含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所述诱导培养基为包含1.0~3.0mg/L 6‑苄基氨基嘌呤、0.1~0.3mg/L a‑萘乙酸、15~25mg/L维生素C、25~35g/L蔗糖和4~8g/L琼脂的MS培养基;所述增殖培养基为包含0.5~2.0mg/L 6‑苄基氨基嘌呤、0.05~0.15mg/L a‑萘乙酸、25~35g/L蔗糖和4~8g/L琼脂的3/2WPM培养基;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包含0.2~1.0mg/La‑萘乙酸、25~35g/L蔗糖和4~8g/L琼脂的WPM培养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宫粉紫荆成年优株组培快繁育苗的方法,提供了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环境条件,为宫粉紫荆优良种质的组培快繁育苗提供了有效途径,操作简单,成本低,可用于规模化生产,为宫粉紫荆乃至羊蹄甲属植物的无性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及借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58976.4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风味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SNP位点AX‑147221247,位于花生A04号染色体上,且位置在120249731bp处;所述SNP位点AX‑147221247前后各100bp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可以通过位点AX‑147221247以及三个影响花生风味的主要性状:总糖、蔗糖和总生育酚来快速判断花生风味是否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577242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27017.6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0J3/46 , C10J3/72 , B09B3/40 , B09B10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木质素强化煤焦粉化学链协同气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化学链气化:将煤焦粉、碱木质素和氧载体在700~1000℃进行化学链协同气化反应;气固分离:将步骤S1中的反应产物在20~450℃下分离,获得气相产物和固相产物。本发明实现了工业副产物碱木质素与煤焦粉的协同资源化利用,不但解决了常规煤焦粉热转化过程中反应条件苛刻、转化率低的难题,还突破了碱木质素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碱金属瓶颈,实现了工业副产物碱木质素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3790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99673.7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镁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富含镁的生物质干燥、粉碎,得富镁生物质粉末;S2.将步骤S1的富镁生物质粉末于缺氧氛围中700~900℃热解1~3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初级生物炭;S3.将步骤S2的初级生物炭置于密封反应容器中80~120℃水热反应10~14h,过滤、烘干、碾磨过筛,得含镁生物炭。本发明以富镁的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简单的高温热解耦合水热反应制备得到含镁生物炭,可将其用于磷的吸附回收后再作为磷控释肥,与其他磷吸附生物炭相比,具备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价廉易得、使用绿色环保、且无需外源添加金属离子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221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16159.6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nventor: 张雷 , 林泳达 , 陈婷婷 , 刘仕元 , 陈勇 , 兰玉彬 , 岳学军 , 蔡雨霖 , 康高碧 , 时浩文 , 郑迪可 , 袁嘉豪 , 艾文杰 , 彭文 , 陈惠明 , 钟海敏 , 廖臣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AV‑RGB图像和深度学习的花生生长监测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下述步骤:使用无人机拍摄视频获取花生秧苗数据;对花生秧苗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图片数据集;使用图片数据集,构建花生秧苗计数模型,所述花生秧苗计数模型包括花生秧苗检测器和花生秧苗跟踪器;使用花生秧苗计数模型对花生秧苗数据进行识别,记录花生秧苗数量,得到计数结果。本发明通过无人机的灵巧性以及高效性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提供了一种识别效率高、实时性强、综合性能优以及高可用性的花生生长监测方法,实现了对花生种植数据收集以及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88942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045964.2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类别识别方法及系统,在获取目标区域内目标植物在特征波长处的光谱数据后,将特征波长处的光谱数据作为输入项,输入至预设贝叶斯判别模型,由预设贝叶斯判别模型对光谱数据进行识别,进而输出目标植物所属的类别。该方法采用光谱技术与预设贝叶斯判别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目标植物,分析结果可靠,为精确识别农田中杂草以便针对性施用除草剂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由于仅仅利用目标植物在特征波长处的的光谱数据,大大减小了数据获取的难度,提高了识别的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