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0890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59349.4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12Q1/02 , C12Q1/6886 , G01N33/68 , G01N33/574 , A61K49/00 , C12N5/07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出一种促脑胶质瘤耐药的脑胶质细胞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gaMSCs)亚群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收集gaMSCs条件培养液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87及胶质瘤原代细胞(GBM-1)并使用TMZ处理,再进行多种检测手段实现直观实验比对,来进行gaMSCs对脑胶质瘤化疗耐药性的评价。本发明的评价方法可以得出CD90低表达的gaMSCs亚群可通过分泌IL-6促进脑胶质瘤细胞中FOXS1的表达,从而激活肿瘤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形成对替莫唑胺的化疗耐药。本发明进一步明确了脑胶质瘤微环境促使肿瘤细胞化疗耐药的机制,同时为进一步针对脑胶质瘤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6009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784042.4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脑室外引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改进的脑室外引流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卡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套接有接头,所述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引流针;本发明,通过设置把手、限位块、穿刺针、连接块、卡块、接头、引流针、凹槽、卡槽、第一圆孔、限位槽与第二圆孔,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增大了穿刺过程中把手的受力面积,从而使穿刺过程更为快速与方便,同时在限位槽与限位板的作用下可通过把手对接头与引流针进行旋转,从而调节引流针的开口方向,使引流位置更为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846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810878554.X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1N33/569 , C12Q1/6876 , G01N33/68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脑胶质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亚群生物特性的检测方法,该种方法通过对细胞亚群的建立和分离,以及体内和体外的检测试验,体外包括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ELISA实验、Transwell实验、CCK8测试、划痕试验、Adhesion assay和血管生成试验,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向对细胞亚群的生物特性进行逐步确定,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持和根据;同时通过基因技术对细胞亚群的RNA进行差异性检测,从而可以对治疗靶点的确定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84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78554.X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1N33/569 , C12Q1/6876 , G01N33/68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脑胶质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亚群生物特性的检测方法,该种方法通过对细胞亚群的建立和分离,以及体内和体外的检测试验,体外包括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ELISA实验、Transwell实验、CCK8测试、划痕试验、Adhesion assay和血管生成试验,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向对细胞亚群的生物特性进行逐步确定,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持和根据;同时通过基因技术对细胞亚群的RNA进行差异性检测,从而可以对治疗靶点的确定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17600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84042.4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脑室外引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改进的脑室外引流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卡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套接有接头,所述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引流针;本发明,通过设置把手、限位块、穿刺针、连接块、卡块、接头、引流针、凹槽、卡槽、第一圆孔、限位槽与第二圆孔,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增大了穿刺过程中把手的受力面积,从而使穿刺过程更为快速与方便,同时在限位槽与限位板的作用下可通过把手对接头与引流针进行旋转,从而调节引流针的开口方向,使引流位置更为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9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36542.4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15/14 , G01N33/48 , C12Q1/68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脑胶质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参与肿瘤血管拟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gbMSCs进行诱导向血管周细胞分化;(2)将gbMSCs来源血管周细胞检测,包括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westen-blot assay和血管生成试验;(3)将gbMSCs来源血管周细胞通过ELISA实验进行细胞因子检测;(4)将gbMSCs来源血管周细胞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进行miRNA修饰检测。通过对gbMSCs的分化诱导、周细胞检测、关键细胞因子检测、miRNA修饰检测以及细胞管结构形态的比对来确定脑胶质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来源血管周细胞参与肿瘤血管拟态的作用,为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同时也开发了细胞的更多生物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631313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1618897.1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脑室外引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改进的脑室外引流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卡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套接有接头,所述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引流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把手、限位块、穿刺针、连接块、卡块、接头、引流针、凹槽、卡槽、第一圆孔、限位槽与第二圆孔,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增大了穿刺过程中把手的受力面积,从而使穿刺过程更为快速与方便,同时在限位槽与限位板的作用下可通过把手对接头与引流针进行旋转,从而调节引流针的开口方向,使引流位置更为精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751160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20096360.4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3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神经外科显微剪刀,包括第一刀把,所述第一刀把一侧连接有第二刀把,所述第一刀把一端与第二刀把一端连接处安装有剪刀头,所述剪刀头一端套接有外套管,所述第一刀把底端与第二刀把底端均连接有底座,所述外套管内部安装有反光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滑道与滑杆可以对外套管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弹性软木、滑轨和固定槽可以对外套管进行转动,并将其固定,使套管可以将剪刀头套住,防止人员在拿取剪刀时,被剪刀头划伤,而通过反光板可以对灯光进行折射,使灯光更加清晰的照在病人需要进行手术部位,使医生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病人伤口,从而达到微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9422029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20008193.3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开颅的铣刀头组件,包括铣刀头本体,所述铣刀头本体一端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内滑动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铣刀头本体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头,固定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定位槽,第一槽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槽,铣刀头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放置槽,且两个第二槽位于两个放置槽之间,第二槽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且定位杆与对应的定位槽相适配。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更对铣刀头本体的长度进行调节,且螺纹头的螺旋形纹路,增加了切割骨头的力量,方便人们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0056140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058438.3
申请日:2019-01-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颅用丝锯导板结构,包括导板,所述导板外部两侧均安装有缓冲头,所述缓冲头外部贴覆有气垫,所述导板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内部套接有有夹持圈,所述放置槽顶端安装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导板之间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设置有缓冲头和气垫,解决了导板头端比较尖锐,容易穿透硬脑膜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的问题,设置有卡环和夹持圈,提高了丝锯在导板引导时安装的牢固性,避免了丝锯位置容易发生偏移,影响手术质量,设置有保护罩和滑槽,解决了丝锯在引导时容易与颅骨进行摩擦,引导困难的问题,同时引导结束后,便于将保护罩进行取下,使用便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