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高热导率和高强度的氮化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433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081721.2

    申请日:2019-0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无压烧结高热导率高强度的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本发明通过将无压烧结得到的氮化铝烧结体进行氧化处理制备氮化铝陶瓷,适当的氧化处理可以在氮化铝烧结体表面形成厚度适当且致密的氧化层,氧化层的形成可以增加氮化铝基体内的残余压应力,残余应力的改变有助于阻止氮化铝陶瓷内裂纹的扩展并降低氮化铝晶界的接触热阻。本发明所提供的氮化铝陶瓷,在氧化处理后可使其热导率提高至185~210W/(m·K),抗弯强度提高至390~460MPa,介电常数为9~10,介电损耗为0.8×10-3~2.4×10-3,可以满足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应用要求。

    一种蓬松态纳米氧化钇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650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555047.4

    申请日:2014-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蓬松态纳米氧化钇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细纳米粉体合成技术领域。先将含钇无机盐、去离子水和络合剂混合,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含钇的浆液,含钇无机盐和络合剂的重量比为8/0.5~8/10;当目标产物为RE:Y2O3时,含钇无机盐中掺杂有稀土离子;再将浆液,或者由浆液得到的溶胶或干凝胶在400~900℃进行煅烧,使其充分分解,得到蓬松态Y2O3或RE:Y2O3纳米粉体。本发明利用新型络合剂通过燃烧法制备团聚小、粒径小且分布窄的纳米氧化钇,可有效避免所制备样品的后期粉碎、研磨等处理。该方法操作简单、合成温度低、周期短、易于工业化;有利于制备多种掺杂元素的复合氧化钇纳米粉体;可通过控制络合剂的加入量,制备不同粒度区间分布的纳米粉体。

    一种蓬松态纳米氧化钇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6500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55047.4

    申请日:2014-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F17/0043 C01P2004/03 C01P20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蓬松态纳米氧化钇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细纳米粉体合成技术领域。先将含钇无机盐、去离子水和络合剂混合,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含钇的浆液,含钇无机盐和络合剂的重量比为8/0.5~8/10;当目标产物为RE:Y2O3时,含钇无机盐中掺杂有稀土离子;再将浆液,或者由浆液得到的溶胶或干凝胶在400~900℃进行煅烧,使其充分分解,得到蓬松态Y2O3或RE:Y2O3纳米粉体。本发明利用新型络合剂通过燃烧法制备团聚小、粒径小且分布窄的纳米氧化钇,可有效避免所制备样品的后期粉碎、研磨等处理。该方法操作简单、合成温度低、周期短、易于工业化;有利于制备多种掺杂元素的复合氧化钇纳米粉体;可通过控制络合剂的加入量,制备不同粒度区间分布的纳米粉体。

    一种高Q值中介电常数的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1571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10042603.9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Q值中介电常数的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微波介质陶瓷。本发明采用一种新型的材料体系:碳酸钙(CaTiO3)和镓酸镧(LaGaO3)两相复合获得xCaTiO3-(1-x)LaGaO3(x=0.66~0.62)微波介质陶瓷,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CaCO325~35%;TiO2 15~30%;La2O320~35%;Ga­2O310~25%;所述CaCO3和TiO2的纯度均大于或等于99.0%,La2O3和Ga­2O3的纯度均大于或等于99.9%。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生产工艺过程简单,重复性良好;可广泛应用于性能优异的介质谐振器、滤波器及双工器等微波器件的制备,满足通信基站等系统的技术需求。

    一种超低介电常数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1805172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111148.4

    申请日:2010-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介电常数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由(1-x)MO-0.5xNa2O-(1-0.5x)Al2O3-(2+x)SiO2构成,其中MO为BaO或SrO,0≤x≤0.6。当x=0时,材料在1500~1525℃范围内保温3小时后能获得负收缩率大于-3.0%的最佳综合性能,能与其它常见的具有正收缩率的材料复合形成零收缩材料,将会成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电子材料。当x=0.4时,材料在1000~1100℃范围内烧结后能获得零收缩陶瓷,不仅适用于制造高集成度微波通信基板,还能用于制造高品质微带天线和天线罩等重要元器件。

    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317226C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510019420.5

    申请日:2005-09-09

    Abstract: 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属于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目的是其具有低损耗与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同时介电常数低于10。本发明为表达式为uZnO-vSiO2-wTiO2的固溶体介质陶瓷,其中58.0mol.%≤u≤69.0mol.%,28.0mol.%≤v≤35.0mol.%,3.0mol.%≤w≤7mol.%,其主晶相为Zn2SiO4,副相为TiO2。本发明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介电常数在7~8之间,突破了传统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介电常数一般高于20的界限,同时具有低的微波介电损耗和较小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可用于通讯系统中的介质天线、介质基板等微波元器件。

    一种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

    公开(公告)号:CN1850718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19081.5

    申请日:2006-05-16

    Abstract: 一种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属于压电陶瓷材料,目的在于降低矫顽场,提高压电性能。本发明基料摩尔比和成分表达式为:(1-x-y)(Bi1/2Na1/2)TiO3-x(Bi1/2K1/2)TiO3-yKNbO3,式中0≤x<1,0<y<0.2,0<(x+y)<1;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1)按所述表达式的化学计量比称取Bi2O3、Na2CO3、(COOK)2·H2O、TiO2、Nb2O5为原料,用纯酒精作为介质球磨;(2)球磨后的粉料烘干后在800℃~850℃预烧2h,加粘合剂成型;(3)在1100℃~1180℃之间烧结2~3小时;(4)烧结后的陶瓷片上制备银电极,在30℃~60℃的硅油中,在4~5kV/mm的电压下极化10~15分钟;本发明压电陶瓷组合物的d33可达190pC/N以上,Kp可达0.37以上,且工艺稳定,适合应用于压电振子和超声换能器等领域。

    一种金属腔体毫米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1617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266697.7

    申请日:2021-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腔体毫米波天线,其包括,金属盖板,金属盖板上开有四个辐射口;金属腔体,用于接收电磁波产生谐振;四个金属块体,均匀地置于金属腔内,与腔体底面相连接,与上方四个辐射口共用同一个腔体,形成四个辐射单元,每个金属块的上表面有沿X轴方向的电流,形成一个面电流辐射结构;通过在腔体上方添加金属盖板,每个金属块平行于Y轴的两边与辐射口形成辐射双缝,等效为两个磁流辐射结构。四个辐射单元共用同一个腔体和一个馈电耦合缝隙,使天线结构得到简化;天线的厚度小于一个波长,具有低剖面的特性;整个天线为纯金属结构,避免了介质损耗问题,本发明天线具有低剖面、高增益、低损耗和高效率的特性。

    一种用于毫米波汽车雷达的组合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7255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038764.6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电。该天线结构简单,设计容易,成本低廉,适合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毫米波汽车雷 用于毫米波段汽车雷达。达的组合天线,由三层介质材料和四层金属构成。金属层包括辐射层,天线反射层,带状线馈电层和底部地板层。辐射层刻蚀有两个以上等距离排列的相同的网格辐射单元,网格单元的非辐射边由弯曲弧线代替了传统的直线。辐射边由渐变微带线代替了传统的同宽度微带线,单元之间的连接段与网格单元辐射边长宽一致,降低了天线设计难度。在网格单元中间的空白区域添加了贴片单元,并通过微带线与网格非辐射边相连,与单元间连接段组成了串联贴片天线,有效利用了天线面积。由于网格单元中间的区域较小,贴片天线产生的谐振模式频率略高于网格天线,因此两种形式的辐射单元形成了组合天线效果,产生的两组谐振模式辐射拓宽了天线工作带宽。天线采用过孔馈电,馈电点关于线阵中心左右对称,过孔穿过天线反射地层上的通孔与带状线馈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