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149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61575.3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0606 , H01M8/04029 , H01M8/04007 , H01M8/0662 , C01B3/04 , F02B43/10 , F02B63/04 , F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氨重整制氢的燃料电池与内燃机混合发电系统。包括:冷却系统、氨制氢系统、内燃机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储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所述氨制氢系统与内燃机系统相连,氨制氢系统与燃料电池系统相连,所述冷却系统与内燃机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均连接,所述储电系统与内燃机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与内燃机系统、氨制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均相连。本发明将燃料电池与内燃机相结合,充分利用系统中的化学能和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具有启动和响应速度较快、结构简单可靠,维修费用更低等优点,在分布式发电领域、重载装备应用领域等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01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40139.3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结合余热回收在线制氢的内燃机和燃料电池的混合发电系统,包括储氨罐、减压阀、第一板翅式换热器、氨分配调节阀、氨缓冲罐、第一水分配调节阀、第二板翅式换热器、尾气处理装置、空冷器、氢分离器、第三板翅式换热器、氢分配调节阀、第二水分配调节阀、氢燃料电池设备、第一板式换热器、燃料电池输出电流变换器、电路合并装置、负荷设备、内燃机输出电流变换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三水分配调节阀、氨氢内燃机设备、燃烧器、氢氮尾气分配调节阀、催化裂解器和多股流换热器;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系统中的中低品位余热,尽可能地将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有效减少燃烧器燃料用量,提高系统经济性,有效提高系统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1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15318.7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4D18/00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F24D15/00 , F24D19/10 , F24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端回收的高效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端回收的高效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多端余热回收系统、动能回收系统、用户生活热水与供暖系统;所述燃料电池系统与多端余热回收系统相连,燃料电池系统与动能回收系统相连,用户生活热水与供暖系统与多端余热回收系统相连,设置了多端余热回收与尾排动能回收回路,其中多端余热回收同时考虑空气输配侧、电力变换侧与尾排侧,包括燃料电池热回收、电力变化器热回收、空压机热回收、压缩空气热回收、尾排气体冷凝相变潜热回收,实现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能源效率的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544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68472.0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0L50/72 , H01M8/0606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4746 , B60L50/71 , B60L58/30 , B60K6/32 , B60L58/12 , H01M8/04007 , H01M16/00 , H01M8/24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重载装备的氨制氢、内燃机和燃料电池混合系统及其高效调控方法,本发明控制进入内燃机和燃料电池的总进氢量为恒定值,通过调控进入燃料电池的氢气分配比例,从而实现在该进氢量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功率输出;由于燃料电池的效率要高于内燃机,在较低的运行负载区间内,可以限制分配给内燃机的比例,从而用部分功率换取效率的提升,该技术方案还能够有效地减少蓄电池的最终剩余电量,降低对蓄电池的部分需求;本发明的高效调控方法提高混合发电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能量效率,降低对蓄电池的储电容量需求以及重载装备的氨携带量,降低经济成本,同时有利于减少阀门变动情况,提升系统整体的运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544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68469.9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0L50/72 , H01M8/0606 , H01M8/04007 , H01M8/2457 , H01M8/04746 , H01M16/00 , B60L50/71 , B60L58/30 , B60K6/32 , B60L58/12 , H01M8/04089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重载装备的制氢、内燃机和燃料电池混合系统及其阶跃调控方法,该阶跃进氢调控方法采用效率主调控的方式,即在运行负载低于原有较大进氢总量的最高效率对应输出功率的时候,通过降低进氢总量实现在运行负载较低的情况下,提升原有进氢总量的模式下的输出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输出功率范围,能够有效地提升全系统的工作效率,在减少对氨需求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蓄电池的工作时间,峰值以及容量需求,减少运行结束后蓄电池的余电量;本发明的阶跃进氢调控方法提升了整体系统的响应速度,工作效率以及蓄电池的工作寿命,降低了电池的工作时间,储电容量以及充放电峰值功率,减少了重载装备对氨的携带量以及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1811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27380.5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吸附介质及基于该复合吸附介质的吸附床,复合吸附介质的制备方法为:S1、硅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粘结剂按质量比1:1:0.1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S2、将去离子水加热至60℃,加入混合粉末,搅拌均匀,静置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溶液;S3、制备大孔尺度多孔介质,并进行预处理以去除表面氧化物;S4、将预处理后的大孔尺度多孔介质浸入混合溶液中,吹去孔内积液,多次重复浸渍;S5、浸渍后干燥处理。本发明还提供基于该复合吸附介质的吸附床,该吸附床具有更高的吸附量,传热传质效果更好,结构稳定性好,可应用于吸附制冷或除湿系统中,系统性能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