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4424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165860.0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用带有精确对中功能的感应式非接触充电装置,包括电能发射端与电能接收端。电能发射端中,通过PWM整流电路、高频逆变电路使电能发射线圈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向电能接收端中安装在车辆上的电能接收线圈发送能量。进而通过整流电路与降压电路为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同时通过获取电能发射线圈与电能接收线圈的中心位置信息,进行对比后,对电能发射线圈位置进行调节,实现电能发射线圈与电能接收线圈间的对中。本发明的优点为:能够高效率的进行电能传输;同时,利用机械传动装置,在电动汽车停稳后进行双边电能传递线圈的精确对中,进一步提高电能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53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020150.9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功率非接触充电系统主电路故障检测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非接触充电系统,检测装置在开始充电前对系统主电路以及初级、次级线圈对中情况进行检测。电动汽车非接触充电功率较大,主电路上的电压、电流很大,因而主电路上元器件的断路、短路等故障很有可能引起其他元器件过压、过流,导致整个系统彻底瘫痪;另外,非接触充电系统中初级、次级线圈之间是否对中,对充电效率影响很大。所述发明通过接触组外接低压电源、测试电阻的测试方法,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为电动汽车大功率非接触充电安全、高效的运行提高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382536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068202.X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防电能盗窃非接触充电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电能发射单元和电能接收单元,电能发射单元包括电能发送线圈、电能变换模块、初级频率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a、感值影响线圈a、铁磁芯a、电能盗窃判断模块、报警模块和电能盗窃感应线圈;电能接收单元包括电能接收线圈、电能接收变换模块、次级频率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b、感值影响线圈b和铁磁芯b。本发明在保证工作效率基本不变的同时,通过随机的改变系统工作频率减小盗窃电能行为的工作效率;本发明可以探测到盗窃电能行为发生,并提供报警信息,杜绝了因为电能被盗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82536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68202.X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防电能盗窃非接触充电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电能发射单元和电能接收单元,电能发射单元包括电能发送线圈、电能变换模块、初级频率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a、感值影响线圈a、铁磁芯a、电能盗窃判断模块、报警模块和电能盗窃感应线圈;电能接收单元包括电能接收线圈、电能接收变换模块、次级频率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b、感值影响线圈b和铁磁芯b。本发明在保证工作效率基本不变的同时,通过随机的改变系统工作频率减小盗窃电能行为的工作效率;本发明可以探测到盗窃电能行为发生,并提供报警信息,杜绝了因为电能被盗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870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169237.8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非接触充电负载自适应匹配装置及控制方法,装置包括三相整流装置、非接触充电电能转换装置、直流降压电路、控制器、电压电流采样电路A、电压电流采样电路B、电压电流采样电路C和蓄电池;方法包括参数初始匹配阶段和自适应调节阶段两个阶段;本发明所述装置可以实时匹配非接触充电过程中后端的等效电阻都能保持在最佳匹配电阻附近,且精度较高,充分的保证了整个系统时刻工作在最佳的效率点。另外,还兼顾了电池的充电安全,装置能够对电池的状态进行判别,进行高精度的恒压充电和恒流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3944243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65860.0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2J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用带有精确对中功能的感应式非接触充电装置,包括电能发射端与电能接收端。电能发射端中,通过PWM整流电路、高频逆变电路使电能发射线圈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向电能接收端中安装在车辆上的电能接收线圈发送能量。进而通过整流电路与降压电路为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同时通过获取电能发射线圈与电能接收线圈的中心位置信息,进行对比后,对电能发射线圈位置进行调节,实现电能发射线圈与电能接收线圈间的对中。本发明的优点为:能够高效率的进行电能传输;同时,利用机械传动装置,在电动汽车停稳后进行双边电能传递线圈的精确对中,进一步提高电能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1204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68421.0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高效率的电动汽车非接触充电的电能发射与接收装置,包括电能发射线圈、电能接收线圈和绝磁板;电能发射线圈与电能接收线圈结构相同,电能发射线圈包括支架、线圈和磁条;支架上方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形成线圈盘,线圈盘绕在线圈盘上;支架的下方设有磁条槽,磁条位于磁条槽内;绝磁板位于电能接收线圈中磁条的外侧;电能发射线圈中的线圈与电能接收线圈中的线圈相对设置。本发明所提供的电能发射与接收装置为盘式线圈,可以是两个线圈之间的磁场达到最大程度的耦合,为了进一步增加线圈之间的耦合程度,选择了双层线圈的排列方式,使得系统的整体效率大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533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410020150.9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功率非接触充电系统主电路故障检测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非接触充电系统,检测装置在开始充电前对系统主电路以及初级、次级线圈对中情况进行检测。电动汽车非接触充电功率较大,主电路上的电压、电流很大,因而主电路上元器件的断路、短路等故障很有可能引起其他元器件过压、过流,导致整个系统彻底瘫痪;另外,非接触充电系统中初级、次级线圈之间是否对中,对充电效率影响很大。所述发明通过接触组外接低压电源、测试电阻的测试方法,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为电动汽车大功率非接触充电安全、高效的运行提高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870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69237.8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非接触充电负载自适应匹配装置及控制方法,装置包括三相整流装置、非接触充电电能转换装置、直流降压电路、控制器、电压电流采样电路A、电压电流采样电路B、电压电流采样电路C和蓄电池;方法包括参数初始匹配阶段和自适应调节阶段两个阶段;本发明所述装置可以实时匹配非接触充电过程中后端的等效电阻都能保持在最佳匹配电阻附近,且精度较高,充分的保证了整个系统时刻工作在最佳的效率点。另外,还兼顾了电池的充电安全,装置能够对电池的状态进行判别,进行高精度的恒压充电和恒流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203225594U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20250048.9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大功率非接触充电系统电能发射与接收装置,包括电能发射线圈、电能接收线圈和绝磁板;电能发射线圈与电能接收线圈结构相同,电能发射线圈包括支架、线圈和磁条;支架上方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形成线圈盘,线圈盘绕在线圈盘上;支架的下方设有磁条槽,磁条位于磁条槽内;绝磁板位于电能接收线圈中磁条的外侧;电能发射线圈中的线圈与电能接收线圈中的线圈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能发射与接收装置为盘式线圈,可以是两个线圈之间的磁场达到最大程度的耦合,为了进一步增加线圈之间的耦合程度,选择了双层线圈的排列方式,使得系统的整体效率大大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