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8601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126146.6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临近空间的可变散热能力的散热器,包括热管、储气室、蒸发段翅片、冷凝段翅片及储气室翅片;热管安装外部热源处为热管蒸发段,与热管蒸发段相向一端为热管冷凝段,且热管冷凝段端部与储气室连通;热管蒸发段通过蒸发段翅片与外部热源固连,热管冷凝段设置冷凝段翅片,储气室上设置储气室翅片;热管蒸发段与热管冷凝段之间存在折弯段,使得储气室内的导热流体在重力辅助下回流;高温工况时,通过控制储气室内惰性气体与导热流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得热管导通,进行散热;低温工况时,利用储气室使热管阻断,进行保温。本发明解决了高温工况下的散热问题、低温工况下的保温问题,同时解决了加速度对热控系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8037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55938.8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2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控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调节控温加热器。一种航天器用自调节控温加热器,其技术方案是:PTC加热元件安装在由盖板与基体结构所组成的加热器壳体内;PTC加热元件由上下表面设有导电镀层的PTC材料组成;在PTC材料的四个侧面安装有绝缘片;正导电片、负导电片分别与PTC材料上下表面的导电镀层贴合;隔热垫片安装在负导电片与基体结构之间;绝缘层安装在正导电片与隔热层之间;隔热层安装在盖板与绝缘层之间。本发明利用PTC材料自身特性实现加热回路阻值的自主调整,利用单个加热器即可实现控温的目的,相比传统控温系统,取消了控制软件、测温元件,系统规模减小,系统成本降低,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60129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68485.8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336 ,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用星敏感器的一体化通用散热装置,采用机热一体化设计理念,热传输途径及散热部件均位于星敏感器本体上,没有外部机械接口,实现了星敏感器散热装置一体化、通用化的需求。具体包括:用于收集星敏感器热量的集热板;用于将所述集热板收集的热量传导至热控转接板的微型热管;所述热控转接板安装在星敏感器的遮光罩上;用于将所述热控转接板上的热量传输到热辐射器的转接热管;所述热辐射器与星敏感器的遮光罩固定连接,且热辐射器法线方向与星敏感器光轴方向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881385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375502.3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1B13/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外转动电缆束的热设计方法,尤其适用于星外对温度要求高的电缆,属于星外电缆技术领域。将功率电缆芯和信号电缆线芯进行隔离;通过数值仿真来确定星外电缆束所需的加热功率,从而设计功率电缆芯的长度,使得功率电缆自身上的发热量为所需的加热功率,充分合理利用热量;电缆束外表面包覆多层隔热组件。本发明的方法根据电缆自身情况,利用功率电缆芯发热,来保证电缆的温度要求,简单有效,同时也提高了可靠性;本发明的方法经过地面试验验证,比不采取任何措施的电缆束温度可提升100℃左右,效果明显;本发明的方法设计的电缆结构简单,重量轻。
-
公开(公告)号:CN1122851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0996309.6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N25/20 , G01N25/18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际产品的复杂传热构件界面换热系数确定方法。首先,建立包含复杂部件的真实热分析模型,根据初步仿真分析结果,确定施加功率Q的大小和位置。根据温度场的预期结果和测点的可实施性,确定测点a、b的位置。针对不同的界面换热系数h,进行分析计算后,得到函数h=f(dT)。对测点的位置进行复核,若h的测量误差±dh满足g(dT)×ΔT>dh,则可在此基础上开展实验,测得真实传热量Q0、真实温差dT0,将dT0代入公式:dT=dT0/Q0×Q,再将dT代入函数h=f(dT),得到界面换热系数h的值,就此推得界面换热系数;若h的测量误差±dh不满足g(dT)×ΔT>dh,则重新选择测点位置,并依次重复下面的步骤,直到满足条件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11228515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996309.6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N25/20 , G01N25/18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际产品的复杂传热构件界面换热系数确定方法。首先,建立包含复杂部件的真实热分析模型,根据初步仿真分析结果,确定施加功率Q的大小和位置。根据温度场的预期结果和测点的可实施性,确定测点a、b的位置。针对不同的界面换热系数h,进行分析计算后,得到函数h=f(dT)。对测点的位置进行复核,若h的测量误差±dh满足g(dT)×ΔT>dh,则可在此基础上开展实验,测得真实传热量Q0、真实温差dT0,将dT0代入公式:dT=dT0/Q0×Q,再将dT代入函数h=f(dT),得到界面换热系数h的值,就此推得界面换热系数;若h的测量误差±dh不满足g(dT)×ΔT>dh,则重新选择测点位置,并依次重复下面的步骤,直到满足条件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10860129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368485.8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用星敏感器的一体化通用散热装置,采用机热一体化设计理念,热传输途径及散热部件均位于星敏感器本体上,没有外部机械接口,实现了星敏感器散热装置一体化、通用化的需求。具体包括:用于收集星敏感器热量的集热板;用于将所述集热板收集的热量传导至热控转接板的微型热管;所述热控转接板安装在星敏感器的遮光罩上;用于将所述热控转接板上的热量传输到热辐射器的转接热管;所述热辐射器与星敏感器的遮光罩固定连接,且热辐射器法线方向与星敏感器光轴方向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99063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11434856.4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及地面其它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传热元件。一种可双面加热的蒸发器及基于该蒸发器的平板环路热管,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壳体、毛细芯;毛细芯包括:蒸发芯以及夹在蒸发芯中间位置的传输芯;蒸发芯的上下端面设有蒸气槽道;毛细芯设置在蒸发器壳体内部;其中,蒸气槽道与蒸发器壳体的上、下内壁面贴合,传输芯的一端突出于蒸发芯,且并位于储液器内。本发明解决了常规平板环路热管只可单面加热的技术问题,毛细芯采用上下两侧蒸发芯、中间传输芯的三明治结构,实现两侧提供大毛细力蒸发界面、内部实现低流阻液体传输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46281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1193353.X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2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系统温度稳定性的自适应控温方法。本发明以被控对象的温度稳定性,即一段时间内的温度波动值,而非被控对象的实测温度,作为温控系统加热功率控制的输入依据和控制目标,在保证满足被控对象温度稳定性需求的前提下,可随着热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目标温度,使系统效能达到最优,大大提升了控温策略的适应性,并显著节约控温系统的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38601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126146.6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临近空间的可变散热能力的散热器,包括热管、储气室、蒸发段翅片、冷凝段翅片及储气室翅片;热管安装外部热源处为热管蒸发段,与热管蒸发段相向一端为热管冷凝段,且热管冷凝段端部与储气室连通;热管蒸发段通过蒸发段翅片与外部热源固连,热管冷凝段设置冷凝段翅片,储气室上设置储气室翅片;热管蒸发段与热管冷凝段之间存在折弯段,使得储气室内的导热流体在重力辅助下回流;高温工况时,通过控制储气室内惰性气体与导热流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得热管导通,进行散热;低温工况时,利用储气室使热管阻断,进行保温。本发明解决了高温工况下的散热问题、低温工况下的保温问题,同时解决了加速度对热控系统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