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轨道航天器的双流体回路热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5501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310685.4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轨道航天器的双流体回路热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两条独立的流体回路;两条独立的流体回路的一端均预埋在航天器的仪器板内,另一端预埋在辐射器上,流体回路内的工质分别流经两条流体回路时,收集仪器板上安装载荷的热量,把热量传递至各自的辐射器,排散至外太空;本发明采用双流体回路,解决系统的单点故障风险,当其中一条流体回路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条流体回路仍可以通过仪器板预埋管路带走仪器板上载荷的热量,虽然整个航天器的散热能力略有下降,通过仪器板预埋管路的布局设计可实现保持原散热能力的75%,但是提高了热控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三维热管网络的等温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579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345440.5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热管网络的等温化装置,解除了高热耗设备需要直接安装在散热面的传统制约,便于总体布局;能够提高航天器非散热面的热耗容纳水平,并提高航天器整体的散热能力。该等温化装置包括:热管网络A、热管网络B、热管网络C和三维热管网络;预埋在结构板A内的两个相互连通的热管形成热管网络A;预埋在结构板B内的两个以上相互连通的热管形成热管网络B;预埋在结构板C内的两个以上相互连通的热管形成热管网络C;结构板A、结构板B和结构板C呈三维立体分布,且各自独立,互不相连;结构板A、结构板B和结构板C中有一个为非散热面结构板。三维热管网络用于将热管网络A、热管网络B和热管网络C之间连通。

    基于单相流体回路的可展开式热辐射器

    公开(公告)号:CN1148523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45458.5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单相流体回路的可展开式热辐射器,与整星接口简单,能有效解决航天器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包括:热辐射板、展开机构、流体回路管路、压紧释放装置、柔性热关节和流体回路工质;流体回路管路预埋在热辐射板内,流体回路工质运行于流体回路管路内;热辐射板通过展开机构与星体结构板相连;压紧释放装置用于固定处于收拢状态下的热辐射板;展开机构用于在压紧释放装置解锁后,将热辐射板转动展开至设定位置;在热辐射板相对星体结构板的折叠收拢处设置两根柔性热关节,两根柔性热关节的一端均预埋于热辐射板内部,分别连接流体回路管路的入口段与出口段;两根柔性热关节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星体侧的管路连接。

    一种适用于高轨道航天器的双流体回路热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550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10685.4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轨道航天器的双流体回路热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两条独立的流体回路;两条独立的流体回路的一端均预埋在航天器的仪器板内,另一端预埋在辐射器上,流体回路内的工质分别流经两条流体回路时,收集仪器板上安装载荷的热量,把热量传递至各自的辐射器,排散至外太空;本发明采用双流体回路,解决系统的单点故障风险,当其中一条流体回路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条流体回路仍可以通过仪器板预埋管路带走仪器板上载荷的热量,虽然整个航天器的散热能力略有下降,通过仪器板预埋管路的布局设计可实现保持原散热能力的75%,但是提高了热控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三维热管网络的等温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5796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45440.5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热管网络的等温化装置,解除了高热耗设备需要直接安装在散热面的传统制约,便于总体布局;能够提高航天器非散热面的热耗容纳水平,并提高航天器整体的散热能力。该等温化装置包括:热管网络A、热管网络B、热管网络C和三维热管网络;预埋在结构板A内的两个相互连通的热管形成热管网络A;预埋在结构板B内的两个以上相互连通的热管形成热管网络B;预埋在结构板C内的两个以上相互连通的热管形成热管网络C;结构板A、结构板B和结构板C呈三维立体分布,且各自独立,互不相连;结构板A、结构板B和结构板C中有一个为非散热面结构板。三维热管网络用于将热管网络A、热管网络B和热管网络C之间连通。

    一种星外转动电缆束的热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81385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375502.3

    申请日:201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外转动电缆束的热设计方法,尤其适用于星外对温度要求高的电缆,属于星外电缆技术领域。将功率电缆芯和信号电缆线芯进行隔离;通过数值仿真来确定星外电缆束所需的加热功率,从而设计功率电缆芯的长度,使得功率电缆自身上的发热量为所需的加热功率,充分合理利用热量;电缆束外表面包覆多层隔热组件。本发明的方法根据电缆自身情况,利用功率电缆芯发热,来保证电缆的温度要求,简单有效,同时也提高了可靠性;本发明的方法经过地面试验验证,比不采取任何措施的电缆束温度可提升100℃左右,效果明显;本发明的方法设计的电缆结构简单,重量轻。

    基于单相流体回路的可展开式热辐射器

    公开(公告)号:CN11485237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345458.5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单相流体回路的可展开式热辐射器,与整星接口简单,能有效解决航天器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包括:热辐射板、展开机构、流体回路管路、压紧释放装置、柔性热关节和流体回路工质;流体回路管路预埋在热辐射板内,流体回路工质运行于流体回路管路内;热辐射板通过展开机构与星体结构板相连;压紧释放装置用于固定处于收拢状态下的热辐射板;展开机构用于在压紧释放装置解锁后,将热辐射板转动展开至设定位置;在热辐射板相对星体结构板的折叠收拢处设置两根柔性热关节,两根柔性热关节的一端均预埋于热辐射板内部,分别连接流体回路管路的入口段与出口段;两根柔性热关节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星体侧的管路连接。

    一种星外转动电缆束的热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81385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75502.3

    申请日:201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外转动电缆束的热设计方法,尤其适用于星外对温度要求高的电缆,属于星外电缆技术领域。将功率电缆芯和信号电缆线芯进行隔离;通过数值仿真来确定星外电缆束所需的加热功率,从而设计功率电缆芯的长度,使得功率电缆自身上的发热量为所需的加热功率,充分合理利用热量;电缆束外表面包覆多层隔热组件。本发明的方法根据电缆自身情况,利用功率电缆芯发热,来保证电缆的温度要求,简单有效,同时也提高了可靠性;本发明的方法经过地面试验验证,比不采取任何措施的电缆束温度可提升100℃左右,效果明显;本发明的方法设计的电缆结构简单,重量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