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93951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62705.2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08 , H04L5/0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排队的遥感载荷通用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极化复用模式下多物理信道下传的同一虚拟信道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在去格式和解压缩处理之间加入了排队处理,将多物理信道下传的同一虚拟信道AOS传输帧的按顺序恢复成原始载荷数据,实现了极化复用模式下虚拟信道按照不同的物理通道随机传输AOS数据帧的完整恢复,增强了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判读能力,实现了处理全过程的通用化。为了实现排队处理的功能,利用AOS传输帧中虚拟信道标识符和帧计数的特征字节,将对应同一个虚拟信道标识符的传输帧识别出来,提取帧计数,按照帧计数的大小进行排队,算法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50120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46484.8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遥感卫星激光星地通信链路测试系统,包括地面终端模拟系统、信号解调处理系统和数据显示终端。本发明设计的验证测试系统主要满足卫星在总装厂和大型环境试验状态下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提供了与星上接收相匹配的上行动态激光信号,具有与星上终端建立正常的星地通信链路,模拟地面激光通信站发送上行信标信号,接收解调卫星下行激光通信信号,能够完成上下行链路光信号传输误码率测试、数据率测试和光能测量,能够完成发射波长和发射功率的测试,该测试系统测试功能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51505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816457.2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基于GPU的星载SAR实时回波模拟器,采用GPU作为SAR回波计算的核心器件,包括:射频收发分系统、中频调制分系统和回波计算分系统,根据本振信号和SAR载荷射频发射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发射信号,送至中频调制分系统,对射频收发分系统送来的中频发射信号,在定时脉冲信号的控制下,进行采集后,进行数字下变频处理,得到基带发射信号,回波计算分系统根据外部送来的卫星工作模式和轨道信息,实时产生场景响应函数;将接收的基带发射信号与场景响应函数进行实时卷积,得到基带回波信号通过中频调制分系统和射频收发分系统,对其进行上变频后得到射频回波信号,具有计算精度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更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150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16457.2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基于GPU的星载SAR实时回波模拟器,采用GPU作为SAR回波计算的核心器件,包括:射频收发分系统、中频调制分系统和回波计算分系统,根据本振信号和SAR载荷射频发射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发射信号,送至中频调制分系统,对射频收发分系统送来的中频发射信号,在定时脉冲信号的控制下,进行采集后,进行数字下变频处理,得到基带发射信号,回波计算分系统根据外部送来的卫星工作模式和轨道信息,实时产生场景响应函数;将接收的基带发射信号与场景响应函数进行实时卷积,得到基带回波信号通过中频调制分系统和射频收发分系统,对其进行上变频后得到射频回波信号,具有计算精度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更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393951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410562705.2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排队的遥感载荷通用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极化复用模式下多物理信道下传的同一虚拟信道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在去格式和解压缩处理之间加入了排队处理,将多物理信道下传的同一虚拟信道AOS传输帧的按顺序恢复成原始载荷数据,实现了极化复用模式下虚拟信道按照不同的物理通道随机传输AOS数据帧的完整恢复,增强了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判读能力,实现了处理全过程的通用化。为了实现排队处理的功能,利用AOS传输帧中虚拟信道标识符和帧计数的特征字节,将对应同一个虚拟信道标识符的传输帧识别出来,提取帧计数,按照帧计数的大小进行排队,算法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501203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446484.8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遥感卫星激光星地通信链路测试系统,包括地面终端模拟系统、信号解调处理系统和数据显示终端。本发明设计的验证测试系统主要满足卫星在总装厂和大型环境试验状态下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提供了与星上接收相匹配的上行动态激光信号,具有与星上终端建立正常的星地通信链路,模拟地面激光通信站发送上行信标信号,接收解调卫星下行激光通信信号,能够完成上下行链路光信号传输误码率测试、数据率测试和光能测量,能够完成发射波长和发射功率的测试,该测试系统测试功能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96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010942324.2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梁健 , 杜剑波 , 于忠江 , 刘建 , 侯锐 , 安亮 , 吕争 , 吕游 , 李海良 , 王志斌 , 匡辉 , 郝志雅 , 彭亏 , 徐广德 , 胡洛佳 , 王少林 , 张英辉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极化SAR载荷内定标模式设计及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设计多极化SAR卫星内定标模式及信号通路;多极化SAR卫星内定标模式包括噪声定标、全阵面定标以及单T/R通道定标;步骤二、基于设定的内定标模式及信号通路进行内定标数据的记录及下传;步骤三、分析内定标数据,从内定标数据中计算系统增益、获取天线方向图、构造收发通道的参考函数、获取收发通道的延时、噪声功率。本发明中多极化SAR卫星通过定标模式及信号通路的设计可以覆盖整个收发链路,通过定标数据可以得到系统真实的线性调频信号、系统增益标定、天线方向图及增益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12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00069.6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载SAR热试验大功率多通道相位校正方法,属于航天器SAR载荷测试技术领域;步骤一、测量不同工况下热真空校准电缆相位漂移Φc(n);步骤二、记录每个工况下热真空校准电缆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值T(n,k);步骤三、查询热真空校准电缆不同位置温度对应的相位变化值Θc(T(n,k));步骤四、计算权重矩阵Wc;步骤五、查询热真空稳幅稳相电缆不同位置温度对应的相位变化值Θt(T(n,k),j);步骤六、计算热真空稳幅稳相电缆在不同测试工况下的相位漂移估计矩阵Yt(j);步骤七、对不同测试工况下的各热真空稳幅稳相电缆进行相位校正;解决了多通道高分辨率星载SAR热试验测试的多通道相位一致性问题,并提高热试验测试设备的安全可验证性、降低微放电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09777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43395.4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生偏振测角敏感器与磁强计的卫星姿态确定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仿生偏振测角敏感器原理通过光电材料构建偏振测量模型,得出太阳矢量在仿生偏振测角敏感器坐标系中的偏振方位角;步骤二、在卫星上安装两个仿生偏振测角敏感器,分别测得两个仿生偏振测角敏感器的最大偏振方向,得到太阳矢量;步骤三、构建利用三轴磁强计测量地磁场矢量的模型,测量得到地磁场矢量;步骤四、利用太阳矢量和地磁矢量通过双矢量定姿得到姿态转换矩阵,实现卫星的姿态确定。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偏振导航方法,是一种无源被动的导航方式,无需向外发射信息,自主性强,是对当前卫星导航信息源的进一步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12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11000069.6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载SAR热试验大功率多通道相位校正方法,属于航天器SAR载荷测试技术领域;步骤一、测量不同工况下热真空校准电缆相位漂移Φc(n);步骤二、记录每个工况下热真空校准电缆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值T(n,k);步骤三、查询热真空校准电缆不同位置温度对应的相位变化值Θc(T(n,k));步骤四、计算权重矩阵Wc;步骤五、查询热真空稳幅稳相电缆不同位置温度对应的相位变化值Θt(T(n,k),j);步骤六、计算热真空稳幅稳相电缆在不同测试工况下的相位漂移估计矩阵Yt(j);步骤七、对不同测试工况下的各热真空稳幅稳相电缆进行相位校正;解决了多通道高分辨率星载SAR热试验测试的多通道相位一致性问题,并提高热试验测试设备的安全可验证性、降低微放电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