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84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72686.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期在轨运行载人航天器安全状态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遥测数据接收模块、危险事件监控模块、危险源状态监控模块;遥测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轨运行的载人航天器下行遥测参数;危险事件监控模块,根据载人航天器与危险事件相应的环境监测遥测参数,判断是否发生危险事件,将危险事件判断结果发送给综合评定模块;危险源状态监控模块,根据危险源的遥测参数是否在预设的取值范围之内,判定危险源的安全状态;综合评定模块,根据危险事件判断结果、危险源的后果严重程度、危险源的安全状态,判定载人航天器是否为安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4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45686.4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交会对接的并网电压控制方法,包括:S100,组合体航天器通过并网控制器将母线输入的信号变压输出至对接机构;S200,在所述对接机构上进行远端信号采样;S300,将远端采样信号反馈至所述并网控制器;S400,所述并网控制器根据所述远端采样信号调节输出信号的电压并以调整后的信号输出;S500,所述对接机构接收所述调整后的信号并通过浮动断接器传输至负载。通过将并网电压控制的采样反馈点设置在组合体航天器的对接机构上,靠近浮动断接器和负载飞行器,可实现高精度、长寿命的并网电压控制,且未对组合体航天器原有结构造成影响,实现低成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7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84440.7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9/03
Abstract: 一种基于层级组合式变构型航天器信息总线控制系统,包括组合体层总线子系统、舱段层总线子系统、航天器分系统总线子系统,为提高组合式变构型航天器组合体的管理功能可靠性,组合体设置主控航天器与备控航天器,正常由主控航天器负责组合体数据融合及组合体管理。当主控航天器控制权失效时,组合体管理功能需要实现从主控航天器切换至备控航天器,实现组合体跨航天器的功能重构,解决组合式变构型航天器组合体管理功能在不同航天器间切换及重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68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2025.1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据同源的载人航天器在轨状态控制模型及方法,面向复杂大型载人航天器长期在轨运行,提出基于数据同源的飞行状态管控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复杂、动态变化的载人航天器在轨状态和精细化、实时化的状态管控需求之间的矛盾,并提出载人航天器在轨状态信息化管控模型架构,优化载人航天器在轨运营管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42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211145686.4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交会对接的并网电压控制方法,包括:S100,组合体航天器通过并网控制器将母线输入的信号变压输出至对接机构;S200,在所述对接机构上进行远端信号采样;S300,将远端采样信号反馈至所述并网控制器;S400,所述并网控制器根据所述远端采样信号调节输出信号的电压并以调整后的信号输出;S500,所述对接机构接收所述调整后的信号并通过浮动断接器传输至负载。通过将并网电压控制的采样反馈点设置在组合体航天器的对接机构上,靠近浮动断接器和负载飞行器,可实现高精度、长寿命的并网电压控制,且未对组合体航天器原有结构造成影响,实现低成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541061.X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装备系统健康管理及故障诊断方法,属于故障检测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考虑同类及异类传感器之间的数据一致性,进行航天器多源数据的预处理,保留数据的原始信息及时序特性,对不同传感器来源的数据缺失值进行针对性填充;针对航天器多源数据的同类传感器和异类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对同类传感器数据进行最优融合,对异类传感器数据进行线性及非线性融合,最大程度保留数据原始信息;建立基于变分自编码器和生成式对抗网络的故障检测模型,并引入LSTM模型建立特征之间的时间依赖关系。本发明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数据原本的特征,提高了故障检测精度,使航天器自主故障检测过程有更强的健壮性、更高的准确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