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7674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200736.4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VD-LF-VD精炼生产抗酸管线钢的工艺,该工艺利用转炉粗炼和RH-LF-RH精炼工艺控制钢水成分,生产低碳、低硫的抗酸(抗HIC和SCC)管线钢。具体工艺流程为:铁水预脱硫-转炉冶炼-第一次VD真空精炼-LF精炼脱硫-第二次VD真空精炼-连铸。本发明利用二次VD真空精炼过程,既能减轻转炉脱碳负担,降低钢水氧化性又能消除LF炉精炼过程增碳的不利影响,而且减少强脱氧剂的使用,稳定生产,保证钢水成分稳定控制在生产目标以内,满足抗酸管线钢对低碳、低硫和高纯净度的成分控制要求。利用本发明工艺流程生产的成品钢中碳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03%~0.04%,同时硫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0010%。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72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00737.9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RH-LF-VD精炼生产抗酸管线钢的工艺,该工艺利用转炉炼钢和RH-LF-VD精炼工艺控制钢水成分,生产低碳、低硫的抗酸(抗HIC和SCC)管线钢。具体工艺流程为:铁水预脱硫-转炉冶炼-RH真空脱碳-LF升温脱硫-VD真空脱碳-钙处理-软吹-连铸-热轧。本发明利用二次真空精炼过程(RH真空精炼、VD真空精炼),既能减轻转炉脱碳负担,降低钢水氧化性又能消除LF炉精炼过程增碳的不利影响,而且减少强脱氧剂的使用,稳定生产,保证钢水成分稳定控制在生产目标以内,满足抗酸管线钢对低碳、低硫和高纯净度的成分控制要求。利用本发明工艺流程生产的成品钢中碳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03%,同时硫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0010%。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61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07751.1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RH-LF-RH精炼生产抗酸管线钢的工艺,该工艺利用转炉粗炼和RH-LF-RH精炼工艺控制钢水成分,生产低碳、低硫的抗酸(抗HIC和SCC)管线钢。具体工艺流程为:铁水预脱硫-转炉冶炼-第一次RH真空精炼-LF精炼脱硫-第二次RH真空精炼-连铸。本发明利用二次RH真空精炼过程,既能减轻转炉脱碳负担,降低钢水氧化性又能消除LF炉精炼过程增碳的不利影响,而且减少强脱氧剂的使用,稳定生产,保证钢水成分稳定控制在生产目标以内,满足抗酸管线钢对低碳、低硫和高纯净度的成分控制要求。利用本发明工艺流程生产的成品钢中碳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03%~0.04%,同时硫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0010%。
-
公开(公告)号:CN10736936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702679.2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9B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工业试验和教学的VOC光催化氧化治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壳体内部的光处理部分和外接电源;其中,光处理部分包括催化光源、催化金属网板、光催化碳网板和过滤层;壳体顶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有风机,风机的下端的设有流量均匀网,壳体中间部分等距至少2个催化光源,2个催化光源之间的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催化金属网板,催化金属网板覆盖一层光催化碳网板;壳体的底部出风口,出风口的上端的过滤层;外接电源为所述风机和催化光源供电。基于以上发明构造,本发明可根据处理VOC特性试验调整优化,教学试验直观,更换组装方便,节能高效,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66849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610850.9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成泽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钢包同时浇注钢液的连铸中间包,该连铸中间包包括第一钢液注入区、第二钢液注入区、钢液混合区和钢液出口区。在中间包内设置稳流器、挡墙、挡坝,以改善中间包钢液的混合特性和流动特性,延长停留时间,利于钢水中的夹杂物上浮分离。该连铸中间包解决了单个钢包浇注钢液时由于频繁更换钢包引起的中间包液位剧烈波动对连铸坯质量和生产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为解决炼钢车间钢水冶炼设备(转炉或电炉)产能与连铸机产能合理匹配、提高铸坯质量和稳定生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614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07751.1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RH-LF-RH精炼生产抗酸管线钢的工艺,该工艺利用转炉粗炼和RH-LF-RH精炼工艺控制钢水成分,生产低碳、低硫的抗酸(抗HIC和SCC)管线钢。具体工艺流程为:铁水预脱硫-转炉冶炼-第一次RH真空精炼-LF精炼脱硫-第二次RH真空精炼-连铸。本发明利用二次RH真空精炼过程,既能减轻转炉脱碳负担,降低钢水氧化性又能消除LF炉精炼过程增碳的不利影响,而且减少强脱氧剂的使用,稳定生产,保证钢水成分稳定控制在生产目标以内,满足抗酸管线钢对低碳、低硫和高纯净度的成分控制要求。利用本发明工艺流程生产的成品钢中碳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03%~0.04%,同时硫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0010%。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72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200737.9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RH-LF-VD精炼生产抗酸管线钢的工艺,该工艺利用转炉炼钢和RH-LF-VD精炼工艺控制钢水成分,生产低碳、低硫的抗酸(抗HIC和SCC)管线钢。具体工艺流程为:铁水预脱硫-转炉冶炼-RH真空脱碳-LF升温脱硫-VD真空脱碳-钙处理-软吹-连铸-热轧。本发明利用二次真空精炼过程(RH真空精炼、VD真空精炼),既能减轻转炉脱碳负担,降低钢水氧化性又能消除LF炉精炼过程增碳的不利影响,而且减少强脱氧剂的使用,稳定生产,保证钢水成分稳定控制在生产目标以内,满足抗酸管线钢对低碳、低硫和高纯净度的成分控制要求。利用本发明工艺流程生产的成品钢中碳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03%,同时硫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0010%。
-
公开(公告)号:CN102221447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079677.5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连铸水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水箱,水箱由A水箱、B水箱和C水箱组成;A水箱、B水箱和C水箱之间通过三通相互联通,三通上AC水箱控制阀和BC水箱控制阀,C水箱通过底部出水口与下端设置模拟容器联通,模拟容器底部设有出水口通过管路与集流管连接,集流管和水泵相接;水泵通过进水管分别与A水箱和B水箱相连,进水管分别设置有A水箱进水控制阀和B水箱进水控制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装置满足钢包内钢水流场模拟研究的需要,又可以实现中间包内钢水流场模拟研究和实现结晶器内钢水流场模拟研究,特别是模拟研究连铸中钢包换包过程及不同钢包间的钢水差异性,实现水箱系统用途多功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221447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079677.5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连铸水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水箱,水箱由A水箱、B水箱和C水箱组成;A水箱、B水箱和C水箱之间通过三通相互联通,三通上AC水箱控制阀和BC水箱控制阀,C水箱通过底部出水口与下端设置模拟容器联通,模拟容器底部设有出水口通过管路与集流管连接,集流管和水泵相接;水泵通过进水管分别与A水箱和B水箱相连,进水管分别设置有A水箱进水控制阀和B水箱进水控制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装置满足钢包内钢水流场模拟研究的需要,又可以实现中间包内钢水流场模拟研究和实现结晶器内钢水流场模拟研究,特别是模拟研究连铸中钢包换包过程及不同钢包间的钢水差异性,实现水箱系统用途多功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614529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088823.3
申请日:2009-07-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仪器仪表领域,涉及一种在线连续监测连铸薄板坯外观形状的方法。本发明在浇铸过程中连续监测铸坯形态,在连铸机空冷段辊道的两侧和上面设置高精度测距仪,测量铸坯至测距仪的距离,然后通过专业软件计算铸坯位置和形状,确定其产生的镰刀弯和楔形的量,绘制铸坯形状三维图,然后将结果发送至连铸主控计算机和热轧主控计算机,以便使操作人员及时了解楔形和镰刀弯的量。本发明设计了一套检测+软件计算的系统,可为生产控制提供可靠的指示,以有效地防止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薄板坯厚度方向楔形和长度方向镰刀弯,避免可能由此导致的设备事故和产品出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