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34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297785.9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IPC: C08F293/00 , C12N15/87 , A61K47/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连续化制备生物医用星形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S1、由聚合单体、多官能链转移剂、引发剂和溶剂组成的溶液通过进料泵进入第一微反应器进行聚合,得到活性聚合物;S2、由第二聚合单体、引发剂和溶剂组成的溶液通过进料泵进入微混合器,与S1得到的活性聚合物溶液经微混合器混合后,连续进入第二微反应器进行聚合,得到星形嵌段聚合物;S3、在微反应器出料口收集聚合液,处理后得到星形嵌段聚合物。本发明提供的自主搭建的微反应器聚合装置,可实现星形嵌段聚合物的连续化生产,与间歇聚合相比,可以在几乎理想等温条件下进行反应,避免了批次差异,可得到窄分子量分布、重现性好的星形嵌段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0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210095435.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相变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有机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制备的相变复合材料,旨在解决现有有机相变材料热导率低导致系统局部过冷或过热且储热性能降低的问题。一种有机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聚合物气凝胶浸渍在碳水化合物水溶液中,冷冻干燥后再低温碳化处理,形成碳包覆的气凝胶材料;步骤二: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将气凝胶材料真空浸渍在有机相变材料熔体中,之后加热去除未被吸附的有机相变材料,得到聚合物气凝胶有机相变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的气凝胶有机相变复合材料增大了气凝胶载体与有机相变材料的润湿性,同时增加了材料的导热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3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28259.1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细胞炎症因子IL‑6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壳聚糖修饰的TiO2修饰到ITO电极上,以提供一个基态稳定的光电流,后将抗人白介素ab1、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对光响应的ab2修饰的MXene‑Ag层层修饰到电极上。在可见光的激发下,MXene‑Ag产生的光电子跃迁至电极表面产生光电流。由于IL‑6的浓度不同,捕获到电极表面的MXene‑Ag探针的数量不同,最终得到不同的光电流的差值并以此来表征待测样品中IL‑6的浓度。本发明合成过程简洁迅速、易于重复、合成条件要求经济简单,无需在探针上继续修饰上染料以及量子点等其他光电半导体材料,简化了实验步骤,降低了试验成本,操作性强的同时保证了优异的线性范围及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196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62302.0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真菌毒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Au/MXene/BiOCl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MXene水溶液和BiOCl纳米片水溶液按照1:2~10的体积比混合,进行超声,生成MXene/BiOCl纳米片复合物,得到混合溶液;(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HAuCl4水溶液,利用MXene的还原性在纳米片层上原位生长金纳米颗粒,搅拌反应;(3)离心去除上清液,取沉淀部分,经去离子水洗涤和重悬后,得到Au/MXene/BiOCl纳米复合材料,4℃环境下存放。本发明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原理实现对溶液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检出限为1ppb,线性范围为5~100ppb。还可实现对多种真菌毒素的光催化降解,避免检测后残留真菌毒素造成的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71388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71973.1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北京动物园管理处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IPC: B01J27/128 , B01J35/00 , C02F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催化方法治理水华现象的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硝酸铋、硝酸铁与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加入到乙二醇中加热进行反应,反应条件为:150‑200℃回流加热2‑6h;冷却后进行离心、洗涤,将得到的沉淀物进行干燥,得到的材料为Fe掺杂BiOC l,即Fe‑BiOC l;其中,硝酸铋、硝酸铁、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及乙二醇的添加比为60‑100mg:30‑50mg:3‑6mL:60‑100mL。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理水华现象的功能材料Fe‑BiOC l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功能材料,在光催化作用下可以对藻类形成有效的抑制作用,尤其适用于治理蓝藻水华。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0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095435.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相变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有机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制备的相变复合材料,旨在解决现有有机相变材料热导率低导致系统局部过冷或过热且储热性能降低的问题。一种有机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聚合物气凝胶浸渍在碳水化合物水溶液中,冷冻干燥后再低温碳化处理,形成碳包覆的气凝胶材料;步骤二: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将气凝胶材料真空浸渍在有机相变材料熔体中,之后加热去除未被吸附的有机相变材料,得到聚合物气凝胶有机相变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的气凝胶有机相变复合材料增大了气凝胶载体与有机相变材料的润湿性,同时增加了材料的导热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58041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189833.6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IPC: G06V30/412 , G06V30/413 , G06V30/14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表格的纸质表格内容分类识别和统计方法及系统,能够对纸质表格中不同类型内容实现分类识别以及统计,速度快,错误率小。本发明基于待识别纸质表格构建电子表格模板,在电子表格模板中分类定义打印文字和手写文字、手写数字和手写符号,基于电子表格模板中的类别,对待识别纸质表格中的表格内容进行划分,针对划分出的不同类别内容,各自采用对应的识别算法,避免了统一的OCR识别算法对手写数字和手写符号识别率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9408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51862.6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IPC: G01N21/65 , C01B33/027 , B82Y2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SERS基底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将氧化硅气凝胶在去离子水中研磨,得到粒径分布为100‑400nm的氧化硅气凝胶纳米粒子水溶液;步骤二,在制备得到的所述氧化硅气凝胶纳米粒子水溶液中加入反应溶液,利用光照制备银‑硅气凝胶混合纳米粒子水溶液,以所述银‑硅气凝胶混合纳米粒子水溶液作为基底进行SERS检测。本发明制备的银‑硅气凝胶混合纳米粒子作为SERS基底,对激发光波长选择性较低,减轻了对SERS激发光波长的选取限制;在银‑硅气凝胶混合纳米粒子表面具有大量银耦合纳米结构,SERS信号增强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66014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18437.4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免标记光电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Au@Mxenes为电极及光响应UIO‑66‑NH2MOFs作为探针的免标记传感器检测蛋白激酶的活性。该生物传感器将Au@Mxenes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后将肯普肽、PKA以及具有对光响应的UIO‑66‑NH2层层修饰到电极上。在可见光的激发下,产生光电流。由于不同浓度的蛋白激酶催化磷酸化程度的不同,从而导致修饰到电极表面的探针的数量的不同。最终得到不同的光电流的差值并以此来检测待测样品中蛋白激酶的浓度。本发明探针合成简单经济,简化了实验步骤,降低了试验成本,操作性强的同时保证了优异的线性范围及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6897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95440.4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IPC: C04B38/00 , C04B35/10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陶瓷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多孔陶瓷稳定性易受影响、导热系数较低且孔径较大的问题。一种多孔陶瓷,由Pickering乳液干燥后形成陶瓷胚体,对陶瓷胚体进行烧结后形成;其中,Pickering乳液由无机氧化物颗粒、碳水化合物、分散剂、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并在搅拌状态下滴加短链表面活性剂制成分散液,加入油相并经发泡后形成,上述组分中的各原料的质量份为:无机氧化物颗粒20~80份;碳水化合物1~40份;分散剂0.5~3份;去离子水100份;短链表面活性剂0.5~3份;油相为0.5~6份。本发明中制备的多孔陶瓷的导热性提升,陶瓷孔隙率调控范围更大,对颗粒尺寸选择范围更广,制备过程中乳液的稳定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