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灰色线性回归的热误差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8082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180781.2

    申请日:2013-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灰色线性回归的热误差建模方法,步骤如下:(1)在灰色热误差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线性方程,构建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2)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参数;(3)利用灰色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热误差预测;(4)利用BP神经网络对组合模型残差进行修正,提高预测精度。本方法可改善线性回归模型中没有指数增长及难以描述线性变化趋势的缺点以及灰色热误差模型没有线性因素的不足,具有很好的处理线性和非线性问题的能力,对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的热误差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考虑到热误差数据的线性因素又考虑到了其非线性因素,改善了原来单一灰色模型的缺点,获得了更加准确的热误差预测值和更高的拟合度。

    一种基于MESEM和FFT的摆线锥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30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37689.5

    申请日:2013-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ESEM和FFT的摆线锥齿轮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1、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对摆线锥齿轮箱进行测量,采集加速度振动信号作为待分析信号;2、将采集的信号导入Matlab中,得到原始信号,采用最大熵谱估计法计算其最大熵;3、对最大熵取对数变换后进行FFT变换,得到幅值倒熵谱;4、采用Matlab软件绘制出幅值倒熵谱图,根据谱图中幅值的分布,准确地提取故障特征信息。本发明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故障特征信息提取方法,能够运用于摆线锥齿轮的故障诊断中,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故障特征频率。本发明为摆线锥齿轮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新方法,且为其他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提供了有效借鉴。

    一种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接触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8368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101433.1

    申请日:2013-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接触调整的方法,该识别方法包括:(1)根据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加工理论,建立齿轮加工坐标系,根据刀尖一点方程,推导出轮齿表面方程。将方程进行处理,得到轮齿的三维模型;(2)利用已建成的轮齿三维模型应用Abaqus软件仿真其受到外载荷作用下,研究其接触迹线变化规律;(3)根据前面得到的变载荷与轮齿接触迹线变化的规律,在实际安装后实行预加载,查看轮齿接触区的位置。最好把接触区调在小端,这样使受力后的“接触区”正好位于齿面中间位置,这样可以避免轮齿在受到重载时是接触区“溢出”齿面,避免了轮齿损伤,从而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为合理经济地提高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传动精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为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的安装提供有效借鉴。

    一种基于敏感IMF的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474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112220.9

    申请日:2013-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敏感IMF的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1、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对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箱进行测量,采集加速度振动信号;2、将采集的信号导入Matlab中,得到原始信号,对其进行EMD分解,得到一系列IMF分量;3、根据敏感度评估算法计算各IMF分量的敏感度,选择出敏感IMF分量;4、计算敏感IMF分量的瞬时能量谱并绘制出瞬时能量谱图,根据谱图中幅值的分布,准确地提取故障特征。本发明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能够运用于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的故障诊断中,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故障信息;同时为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的故障诊断和特征提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定量式静压转台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100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02534.X

    申请日:201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定量式静压转台优化设计方法,属于静压转台设计领域。建立静压转台台面的参数化模型,根据流体力学相关理论计算转台油膜的刚度、阻尼及总功率;确定粒子群的个数,优化参数的优化范围,粒子最大飞翔的速度,惯性因子参数,建立粒子群算法,算法中其中惯性因子与粒子飞翔的速度将随着局部最优解与全局最优解的改变而实时修正;使用matlab编写粒子群算优化程序,计算转台的最优设计参数。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使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转台进行优化设计,算法中惯性因子及粒子的飞翔速度将随着局部最优解pbest和全局最优解gbest的改变而随时修正,这样可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与优化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改进倒频谱法的等高齿锥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4750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31805.5

    申请日:2013-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倒频谱法的等高齿锥齿轮故障诊断方法,属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对等高齿锥齿轮箱进行测量,采集齿轮加速度振动信号作为待分析信号;(2)将采集的信号导入Matlab软件中,得到原始信号,对原始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和对数变换,得到对数功率谱;(3)根据最大熵谱估计算法计算对数功率谱的最大熵;(4)采用Matlab软件绘制出对数功率谱的最大熵谱图(即改进倒频谱图),根据改进倒频谱图中幅值的分布,准确地提取齿轮故障特征信息。本发明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故障特征信息提取方法,能够运用于等高齿锥齿轮的故障诊断中,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故障特征频率,最终实现该种齿轮的故障诊断。本发明为等高齿锥齿轮的故障诊断和特征提取提供了新方法,且为齿轮和其他旋转机械复合故障诊断技术提供有效借鉴。

    一种考虑摩擦的摆线锥齿轮振动特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822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36180.1

    申请日:2013-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摩擦的摆线锥齿轮振动特性分析方法,属于齿轮非线性振动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1)将摆线锥齿轮系统简化处理成为齿轮副的扭转振动系统模型;(2)在摆线锥齿轮副的扭转振动系统中引入摩擦因素,由Lagrange原理分别得到主、从动齿轮的扭转振动平衡方程;(3)将齿轮副的扭转振动平衡方程无量纲化,得到振动模型的无量纲化方程式;(4)根据摆线锥齿轮副振动模型的无量纲化方程式,研究和分析摩擦因子与摆线锥齿轮振动特性的规律。本发明方法不仅为锥齿轮传动系统的减振降噪提供理论支持,而且为制造高精度、高承载能力的摆线锥齿轮,提升摆线锥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精度、寿命及可靠性提供参考。

    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定量式静压转台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607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51463.5

    申请日:2014-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定量式静压转台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静压转台台面的参数化模型,根据流体力学相关理论计算转台油膜的刚度、阻尼及泵功率;使用Ansys计算转台台面各设计参数对于转台台面的综合变形、质量、及固有频率的灵敏度并找到关键设计参数。使用Matlab计算各设计参数对刚度、阻尼及泵功率的灵敏度并找到关键设计参数;使用Isight连接ansys,catia及matlab,选用粒子群算法对找出来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重点优化;通过本发明方法的优化,对于提升转台的设计速度、设计质量有重要作用。

    一种摆线锥齿轮边缘接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380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00853.2

    申请日:2013-07-17

    Abstract: 本发明方法涉及一种摆线锥齿轮边缘接触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齿轮副在共轭接触条件下,建立摆线齿锥齿轮副轮齿接触数学模型;第二确定齿轮齿顶边缘接触区;第三模拟摆线锥齿轮副对滚,研究和分析边缘接触对摆线锥齿轮传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本方法为制造高精度、高承载能力的摆线锥齿轮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提高了理论计算精度、减少了计算工作量。通过模拟摆线锥齿轮副对滚,研究和分析边缘接触对摆线锥齿轮传动特性影响规律,为提升摆线锥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精度、寿命及可靠性提供参考。

    一种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接触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8368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01433.1

    申请日:2013-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接触调整的方法,该识别方法包括:(1)根据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加工理论,建立齿轮加工坐标系,根据刀尖一点方程,推导出轮齿表面方程。将方程进行处理,得到轮齿的三维模型;(2)利用已建成的轮齿三维模型应用Abaqus软件仿真其受到外载荷作用下,研究其接触迹线变化规律;(3)根据前面得到的变载荷与轮齿接触迹线变化的规律,在实际安装后实行预加载,查看轮齿接触区的位置。最好把接触区调在小端,这样使受力后的“接触区”正好位于齿面中间位置,这样可以避免轮齿在受到重载时是接触区“溢出”齿面,避免了轮齿损伤,从而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为合理经济地提高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传动精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为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的安装提供有效借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