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58829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585630.9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属于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装置,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两侧,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机器人本体发生位移;作业执行组件,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一侧;作业执行组件包括两个固定触腕、两个操作触腕和一个观测触腕;固定触腕包括支撑弹簧以及设置在支撑弹簧上的多个固定环;其中,多个固定环沿着支撑弹簧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固定触腕还包括多个连接绳,连接绳同时与多个固定环连接;固定触腕还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用于带动多个连接绳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绳移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可以提高机器人在水下作业时的稳定性,减少机器人的动力消耗。

    一种集成化仿生软体抓手及抓取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68722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833344.5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化仿生软体抓手及抓取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驱动单元以及与驱动单元连接的抓取单元;抓取单元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双数个抓取主体,双数个抓取主体沿中间连接部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集成化仿生软体抓手还包括接触背膜,接触背膜设置在双数个抓取主体背离中间连接部的一侧,接触背膜与每个抓取主体连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双数个抓取主体中的目标抓取主体朝向背离中间连接部的方向发生弯曲,使得接触背膜跟随目标抓取主体发生形变,以包裹并抓取目标物体。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化仿生软体抓手及抓取机器人,可以减少出现抓取物体脱落的情况。

    一种软体两栖机器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726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1011656.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体两栖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通过仿蝾螈外形的机身主体以及设置在机身主体内的第一驱动泵;多个行走机构,多个行走机构对称设置在机身主体的两侧,行走机构包括相连接的两个行走件;其中,行走件包括柔性底盘以及设置在柔性底盘上多个变形块,相邻的两个变形块之间具有变形间隙,多个变形块内部中空,且柔性底盘与多个变形块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两个行走件的容纳空间相连通;两个行走件的柔性底盘在未变形时保持相互垂直;第一驱动泵的输出端与每个行走机构中的靠近机身主体的行走件连通。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体两栖机器人,可以提高软体两栖机器人的伪装性和环境适应性。

    一种软体抓手及抓取机器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722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833330.3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体抓手及抓取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柔性吸盘和驱动泵;所述柔性吸盘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多个条形的弯曲部,多个所述弯曲部沿着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弯曲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吸嘴,多个所述吸嘴沿着所述弯曲部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中间连接部以及多个所述弯曲部内部中空,且所述中间连接部与多个所述弯曲部连通,所述多个吸嘴与对应的所述弯曲部连通;其中,所述驱动泵与所述吸嘴的数量相同,且每个所述驱动泵的输出端分别与每个所述吸嘴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软管分布于所述中间连接部及所述弯曲部的内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体抓手及抓取机器人,可以提升软体抓手的触觉能力,进而提高软体抓手的抓取能力。

    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882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85630.9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属于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装置,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两侧,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机器人本体发生位移;作业执行组件,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一侧;作业执行组件包括两个固定触腕、两个操作触腕和一个观测触腕;固定触腕包括支撑弹簧以及设置在支撑弹簧上的多个固定环;其中,多个固定环沿着支撑弹簧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固定触腕还包括多个连接绳,连接绳同时与多个固定环连接;固定触腕还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用于带动多个连接绳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绳移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可以提高机器人在水下作业时的稳定性,减少机器人的动力消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