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属性密码体制的访问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543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14810.9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加解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属性密码体制的访问控制方法。为使通过基站和传感器节点认证的数据用户访问传感器节点的实时数据,且不同类型的数据用户可以被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而认证不通过的用户则无权访问数据,该方法包括: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预先部署传感器节点和簇头节点;建立传感器节点、簇头节点和基站之间的安全信道;数据用户在基站注册,基站为数据用户生成访问结构和智能卡;数据用户登录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基站和簇头节点共同对数据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簇头节点加密实时数据,数据用户解密数据。与现有方案对比,本发明在保障数据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数据访问控制的效率。

    一种Windows PE病毒样本API标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0390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12492.4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Windows PE病毒样本API标注方法及系统,属于网络空间安全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Windows PE病毒样本API标注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对获取的病毒样本集中的每一病毒样本进行动态分析获得对应的病毒样本API,所述病毒样本API包括动态API调用序列;根据Windows操作系统定义的API信息及所述动态API调用序列对该病毒样本API进行初始标注获得初始标注结果;利用训练好的隐马尔可夫模型根据所述病毒样本API的初始标注结果及动态API调用序列对该病毒样本API进行自动感知标注,该方法能够实现病毒样本API的快速、高效、准确标注。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属性密码体制的访问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543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1114810.9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加解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属性密码体制的访问控制方法。为使通过基站和传感器节点认证的数据用户访问传感器节点的实时数据,且不同类型的数据用户可以被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而认证不通过的用户则无权访问数据,该方法包括: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预先部署传感器节点和簇头节点;建立传感器节点、簇头节点和基站之间的安全信道;数据用户在基站注册,基站为数据用户生成访问结构和智能卡;数据用户登录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基站和簇头节点共同对数据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簇头节点加密实时数据,数据用户解密数据。与现有方案对比,本发明在保障数据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数据访问控制的效率。

    一种基于图文识别的敏感信息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33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97883.2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文识别的敏感信息检测方法,属于图像处理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图像;将所述待识别图像输入训练好的图文识别模型得到所述待识别图像中所含文本信息;其中,所述图文识别模型用于基于待识别图像中的图像特征和语义特征融合后得到所述待识别图像中的文字信息,包括:基础特征提取模块、视觉特征处理模块、自适应多层语义融合模块和文字识别模块;将所述待识别图像中所含的文字信息与敏感信息库的数据做信息匹配得到检测结果;其中,检测结果为包含敏感信息和不包含敏感信息。实现了有效提取图像的视觉特征与语义特征,进而提升敏感信息检测的精准度。

    一种基于格的访问控制加解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55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06490.5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格的访问控制加解密方法及系统,属于密码安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抵抗量子计算机攻击的问题。密钥生成中心根据系统公共参数和主私钥分别生成正确加密密钥、重随机化密钥、解密密钥;发送端利用系统公共参数和加密密钥对消息加密后生成密文;信道控制处理器利用重随机化密钥对密文进行重随机化处理后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利用解密密钥对重随机化处理后的密文进行解密得到密文中的消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格结构下实现了访问控制加解密,确保了访问控制加密在量子攻击下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