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溯源的路面径流污染物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62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36252.X

    申请日:2025-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溯源的路面径流污染物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水污染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路面基础监测数据,捕捉降水量、气温、车流量的环境因素,提取采样点的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环境因子的关联性,识别并分类污染物浓度,得到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特征。本发明中,通过捕捉环境因子和污染物浓度数据,精准分析环境因子与污染物之间的关系,提升对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的理解,有效提高对未来变化的预判精度,在实时数据对比中,误差分析帮助识别偏差并调整模型权重,提升预测准确性,通过监测资源需求预测,优化监测点布局与资源配置,动态调整监测策略,使污染物浓度监测更加灵活、精准,提升监测效率与响应速度。

    用于捕捉路侧车辆行驶产生的声能的声屏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5007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888219.4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捕捉路侧车辆行驶产生的声能的声屏障装置,包括:声屏障屏体,在所述声屏障屏体朝向公路的一侧侧面上分布有多个能量收集模块,在每个所述能量收集模块中设置有声能收集转化装置和风能收集转化装置,其中所述声能收集转化装置包括声腔共鸣器和PVDF薄膜声电转化装置,所述风能收集转化装置采用风电机;蓄电装置,与所述声能收集转化装置和风能收集转化装置连接;主动降噪装置,与所述蓄电装置连接。本发明所述声屏障装置能够高效收集和转化声能、风能,通过将这部分能源转化为电能,用于向主动降噪装置供电,可提升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同时能够为公路路侧的监测、预警、照明等提供清洁能源。

    低频降噪增强型消声装置及具有该消声结构的声屏障

    公开(公告)号:CN11519867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90225.6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频降噪增强型消声装置,包括:吸声腔体,在所述吸声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消声结构,安装在所述吸声腔体内,所述消声结构包括螺旋形消声板,所述螺旋形消声板的一端为扩张端,另一端为收缩端,所述螺旋形消声板半径由扩张端向收缩端逐渐减小;在所述螺旋形消声板的外围设置有封挡板,所述封挡板将所述螺旋形消声板封挡在消声腔体内,在所述封挡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消声腔体在靠近所述扩张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开口。本发明所述的低频降噪增强型消声装置,可实现对不同波长的噪声进行消减,具有较宽的吸声频率范围和较高的吸声效率。

    确定养护路面声屏障频率设计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097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55999.6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养护路面声屏障频率设计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获得目标设计路段的交通噪声在n个子频率下的1/3倍频程频带声压级,进而得到交通噪声的一个或者多个峰值频率(2)设置两个阈值Lth1和Lth2,在步骤(1)得到的一个或者多个峰值频率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峰值频率;(3)对单层多孔路面结构和双层多孔路面结构的设计峰值范围进行限定,当峰值频率无法满足要求时,相应限定声屏障的工作频率范围。本发明中的方法针对交通噪音对公路噪音设计频率峰值进行设计,为公路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将路面与声频障设计相结合,优化二者的综合降噪效果,进一步降低交通噪声污染水平。

    道路步行空间声景舒适度的视听要素协同调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37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83835.1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步行空间声景舒适度的视听要素协同调控装置、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声源类型确认模块,用于选择确定临道路步行空间的主导声源类型;其中,主导声源类型包括仅交通噪声和多种声源类型;场景功能确认模块,用于选择确定需要优化或设计的道路步行空间场景功能类型;模型调用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主导声源类型及道路步行空间场景功能类型,确定调用的声景舒适度模型;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调用的声景舒适度模型,根据绿化景观配置等级确定绿化景观配置改造方案,配合确定的交通噪声声级限值或多种声源类型中确定的主导声源类型制定交通噪声控制方案或其他主导声源设计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声景舒适度的技术发展的问题。

    一种面向高速公路出行的服务区充电引导调度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96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43104.6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路服务区充电调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面向高速公路出行的服务区充电引导调度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构建了最优服务区选择优化模型即服务区引导模型,考虑服务区的清洁能源功率的自洽率最高的情况下,以用户行驶里程成本、里程耗时成本最小为服务区引导模型的目标,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并利用免疫优化算法求解高速公路上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区的最优选择方案,得到高速公路电动汽车最优充电服务区引导调度策略,并根据引导调度策略对服务区对待充电的电动汽车进行高效的调度和引导,提高高速路电动汽车充电引导调度的准确度和效率,同时减少了服务区的充电负荷,从而提高整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

    一种有源主动控制降噪声屏障的优化安装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437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05134.8

    申请日:20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源主动控制降噪声屏障的优化安装方法及系统,属于噪声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有源主动控制降噪声屏障包括源降噪模块和声屏障,所述方法通过所述声屏障阻断噪声声场的传播路径,形成一个声影区,所述噪声声场为初级声场;所述初级声场会在所述声屏障顶端聚集形成新的绕射声源;在所述声屏障顶端设置所述有源降噪模块,发射反声消减所述绕射声源发出的绕射声,且扩大所述声影区的面积并形成一个干涉区;将扩大的所述声影区与形成的所述干涉区相叠加,形成降噪效果叠加后的降噪区域。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的被动降噪措施对低频噪声的降噪效果有限,有限的几何尺寸对低频噪声衰减能力的不足的缺点,从而提升声屏障整体降噪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