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516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811259579.8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6/25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包括:核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环境统计数据,报送端,用于供成员单位上报环境统计数据,管理平台,用于环境统计数据管理,成员单位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液态流出物以及不同形态的废物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按环境统计管理规定录入报送端,将数据直接推送到核数据库模块,核数据库模块存储直接推送的数据,并标记数据为待审核状态。该系统针对我国核设施流出物数据统计特点,建立核设施流出物统计系统,系统实现了包括数据填报、审核、汇总、分析全流程在内的网络化操作,新增了核设施流出物排放核素数据库,实现了自动增量备份,以及国际核行业对标分析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49357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811259591.9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G08B2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报警系统,包括:历史运行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形成核设施对应核素的属性列表,限值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排放限值的绿色属性、黄色属性和红色属性的上下限,实时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流出物和环境数据实时监测,报警和应急响应模块,用于不同核素监测数据分级,用于监测数据超限时的报警信号发出。该系统基于实时的放射性流出物监测数据,实现不同核素监测数据分级报警,提高排放数据异常情况下的响应效率,提高问题源头判断的准确率,提高分析和研究核基地环境保护工作现状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961516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259579.8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6/25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包括:核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环境统计数据,报送端,用于供成员单位上报环境统计数据,管理平台,用于环境统计数据管理,成员单位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液态流出物以及不同形态的废物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按环境统计管理规定录入报送端,将数据直接推送到核数据库模块,核数据库模块存储直接推送的数据,并标记数据为待审核状态。该系统针对我国核设施流出物数据统计特点,建立核设施流出物统计系统,系统实现了包括数据填报、审核、汇总、分析全流程在内的网络化操作,新增了核设施流出物排放核素数据库,实现了自动增量备份,以及国际核行业对标分析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44738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020370.6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远场评价的景象建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现有场址周边生物圈进行系统描述;然后根据生物圈组成的描述完成生物圈景象的建立,获取景象作用矩阵,确定公众的初步受照景象,初步估算公众的辐射剂量;接下来收集场址区域未来生物圈的演变预测数据,确定潜在的全部受照景象,当受照景象与初步受照景象一致时,将预测更新的参数迭代到初步公众的辐射剂量评价结果;当发现新的受照景象时,根据数学模型重新确定远场评价公众的辐射剂量。本发明考虑了长时间尺度高放废物处置库所在区域的环境变化,充分考虑各种潜在的受照景象,增加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远场公众辐射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734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09553.9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7/16 , G16C20/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目标决策的铀矿区污染水土修复方案筛选方法,包括:进行铀矿区污染场地源项和场址特征调查;铀矿区污染场地的污染类型划分及对应修复技术确定;构建铀矿区污染水土联合修复技术关键指标结构,计算关键指标重要度;建立铀矿区污染水土联合修复偏离度;进行铀矿区污染场地修复材料筛选。采用一种基于多目标决策的铀矿区污染水土修复方案筛选方法可使铀矿区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通过完善的流程,达到了规范化、决策过程客观化、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783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1434375.3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设施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及其系统,该统计分析系统其为在核设施环境监测数据统计系统内置监测数据的趋势分析模块,该监测数据的趋势分析模块包括有环境监测数据库模块、流出物监测数据库模块以及数据分析模块;本方案所提供的核设施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可使得对核设施历年的环境监测数据和流出物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需要监测的数据得到其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而为当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时提供分析依据,同时也可以直接直观地对需要了解的数据进行查看,极其方便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37693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811258536.8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地区放射性排放限值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设施周围环境条件信息,包括:自然条件信息、环境条件信息和人口条件信息;确定排放特征;针对干旱地区,预设放射性废水排放限值需考虑的因素;设定各因素的权重因子;利用多属性效应函数分析方法,对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限值进行优化,确定并给出放射性排放限值。该方法首次提出了研究干旱地区核设施液态流出物排放限值最优化方法需考虑的因素,给出了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因子的可行方案,并对核设施液态流出物排放限值进行优化,可操作性好,提升了排放放射性流出物的管理控制,利于环境保护及附近的居民的健康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8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79642.5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nventor: 岳琪 , 顾志杰 , 廉冰 , 王彦 , 陈海龙 , 王猛 , 李洋 , 康晶 , 杨洁 , 于志翔 , 罗恺 , 董豫阳 , 苏自强 , 刘畅 , 刘腾 , 刘亚芳 , 陈佳辰 , 陈佳 , 武翡翡 , 蒙滨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事故评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核事故释放类别反演方法。所述的反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估不同核事故释放类别下不同放射性核素的释放速率;(2)获取核事故模拟数据集;(3)建立支持向量机反演模型,训练支持向量机;(4)使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核事故释放类别进行反演。利用本发明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核事故释放类别反演方法,能够使用向量机,对环境伽马剂量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快速反演核事故释放类别。
-
公开(公告)号:CN10944738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811020370.6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远场评价的景象建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现有场址周边生物圈进行系统描述;然后根据生物圈组成的描述完成生物圈景象的建立,获取景象作用矩阵,确定公众的初步受照景象,初步估算公众的辐射剂量;接下来收集场址区域未来生物圈的演变预测数据,确定潜在的全部受照景象,当受照景象与初步受照景象一致时,将预测更新的参数迭代到初步公众的辐射剂量评价结果;当发现新的受照景象时,根据数学模型重新确定远场评价公众的辐射剂量。本发明考虑了长时间尺度高放废物处置库所在区域的环境变化,充分考虑各种潜在的受照景象,增加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远场公众辐射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04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259630.5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B09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建立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初步筛选指标体系和二次筛选指标体系,基于上述体系,进行修复技术筛选处理,然后通过初步筛选和二次筛选结果加权计算,得到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筛选结果,其中:初步筛选处理,剔除不适合的修复技术,对适合的修复技术,进行排序处理,得到初筛排序结果,二次筛选处理,进行排序处理,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筛选出适合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得到二筛排序结果。该方法针对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可自动进行筛选,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高,尽可能的排除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效率高,统一性好,建立了统一的筛选指标体系,实现了筛选、决策的智能化、自动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