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坯生产大直径实心锻件的锻造方法及实心锻件

    公开(公告)号:CN1190166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04533.9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铸坯生产大直径实心锻件的锻造方法及实心锻件,涉及锻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使用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柱面V型砧对柱状连铸坯压钳口,以在所述柱状连铸坯的轴向中间区域形成钳口段,得到第一中间坯料;其中,所述压钳口过程中,单道次压下率为20‑35%;将所述第一中间坯料在所述钳口段处沿其轴向进行平分,得到两个第二中间坯料;所述第二中间坯料包括依次连接的圆柱形的锻坯主体和圆柱形的钳把;使用镦粗组件对所述第二中间坯料进行镦粗,得到第三中间坯料;将所述第三中间坯料进行拔长,得到大直径实心锻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采用连铸坯生产的大直径实心锻件的过程中坯料心部压实效果较差的问题。

    一种大锥度锥壳锻件的锻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254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85583.3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锥度锥壳锻件的锻造方法,涉及锻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在将空心筒状坯料拔长下料形成台阶筒预制坯的大头端和小头端过程中,由于空心筒状坯料的外径与台阶筒预制坯大头端的外径相等,因而空心筒状坯料的用于形成台阶筒预制坯大头端的端部无需进行锻造,因而台阶筒预制坯大头端不会出现凹心的情况;由于用于拔长下料的芯棒上设有挡圈,且在拔长下料的过程中空心筒状坯料的用于形成台阶筒预制坯小头端的端部抵在挡圈上,因而能够防止台阶筒预制坯的小头端出现凹心的情况。

    一种SKT4模具钢锻件及其制备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104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23508.9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KT4模具钢锻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SKT4模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包括:电渣锭的冶炼;对钢锭进行锻造,对锻后锻件进行锻后热处理,得到SKT4模具钢锻件。采用换向镦粗,每火次的镦粗方向均不同,使锻件整体质量更加均匀,不仅改善了坯料的各向异性,减少各向异性对锻件质量的影响,而且有效避免了方板类锻件端部凸头占料,提高了锻件钢锭利用率;每火次镦粗后,变方向压扁方拔长,改变钢锭轴线方向,能够将钢锭中心部位缺陷打散,使单位面积内的缺陷数量大大减小,且变向锻造后使钢锭心部的变形量更大,分散缺陷,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超声波探伤检测的成品率更高。

    一种电池轧辊辊坯及其制备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646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9010.5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轧辊辊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轧辊制造技术领域。电池轧辊辊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下注钢锭的制备;钢锭热送置于加热炉内,加热炉内温度控制为1230±10℃,进行两次镦粗拔长锻造,得到胚料;取胚料进行出成品火次拔长,加热温度至1180±10℃,得到电池轧辊辊坯。浇筑加热至温度1630‑1650℃的钢水制得下注钢锭,脱模后的热锭不需预热,直接置于加热炉内进行加热锻造,极大缩短电池轧辊辊坯的制备流程,减少生产周期和成本;采用两镦两拔的方式进行压实,能保证胚料的压实效果,对于辊身直径不大于800mm的轧辊采用一锭出两件的锻造方式,避免成品的辊头端面产生凹心。

    一种锻造用收口芯棒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39363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2337196.0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锻造用收口芯棒,涉及锻造技术领域。所述芯棒包括由三段棒体构成的芯棒主体,三段棒体分别为第一段棒体、第二段棒体以及连接在两段棒体之间且形状呈圆台形的第三段棒体,使得芯棒主体的形状整体上与所要加工的主轴内孔形状相似,由此,将芯棒插入主轴内孔中进行收口锻造时,可以一步锻造出所需的加工内孔,而不用更换不同规格的直芯棒;同时,芯棒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棒体的直径是由主轴的第二内孔和第一内孔直径减去相同的锻造余量,可以保证主轴的内孔整体锻造余量均匀分布,同时约束坯料在直径方向的移动,在主轴整体锻造时保证收口部分的内孔同心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