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60051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374365.5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多体分析试验的桁架天线反射器展开动力学建模方法,进行反射器展开试验,得到关键测点的力、力矩和应力数据;构建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根据关键测点的力、力矩和应力的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与展开试验结果的比对,优化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根据比对结果,分析卫星姿态变化物理过程的合理性;构建等效质量单元,并计算得到卫星控制系统设计测试分析仿真软件需要的惯量时变、受力时变的简化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数据库;卫星控制系统设计测试分析仿真软件仿真分析得到的三轴姿态角与三轴姿态角速度,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得到的三轴姿态角与三轴姿态角速度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进行简化模型、数据库的复核和是否满足工程性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670916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02014.X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获取航天器贮箱内液体燃料大幅晃动作用力的近似方法。本方法将航天器贮箱内的液体燃料等效为一个质心点,质心点的质量等于全部液体燃料质量,该质心点只能在质心约束面内运动。根据质心点与质心面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质心点与质心面之间的作用力,便可得到贮箱内液体燃料晃动作用力。本方法可以计算航天器内多个贮箱液体燃料晃动的作用力和作用力矩,同时该方法不受航天器运动工况和液体晃动幅度大小的限制,可以解决目前已有的单摆模型等方法计算微重条件下液体晃动和大幅非线性液体晃动误差大,无法满足工程使用要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29505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95595.6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通信卫星辐射剂量的三维分析方法,步骤为:(1)将各卫星单机设备的三维模型赋予参数信息;(2)获得相应单机设备三维模型的体积,结合质量获得三维模型对应单机设备的密度;选取长方体简化模型的质心或者几何中心作为剂量点,然后以剂量点为球心,将全向空间使用圆柱体进行均匀划分;(5)计算各子空间屏蔽面密度和等效铝厚度;(6)计算得到指定剂量点的辐射总剂量;(7)对全向空间的屏蔽面密度进行显示。本发明方法紧密结合卫星三维布局模型,可以反应同一剂量点在不同空间入射方向上的不同屏蔽效果,也可以反应不同剂量点在全向空间的不同屏蔽效果,使得分析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3)将各单机设备的三维模型简化为长方体;(4)
-
公开(公告)号:CN10584323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09737.3
申请日:2016-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808 , G05B1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组合航天器姿态控制推力器布局优化方法,属于卫星姿态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推力器的安装方向为倾斜安装;其次在推力器关节处加装具有双自由度的万向节;进而由期望控制力矩,以燃料消耗最少和万向节转动角度为约束,设计推力器推力分配模型;最后根据敏感器所反馈的姿态角及姿态角速度的变化,通过相平面控制方法,控制推力器的开关及喷气时长。实现了航天器姿态的快速机动,并减少燃料的消耗,形成完整控制回路。本发明基于万向节的转动,带动推力器喷气方向的改变,有效的解决了由交会对接引起的质心大范围偏移进而造成的不稳定控制问题。本发明能够减少燃料的消耗,延长航天器在轨服务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04515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11905.2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
Abstract: 一种基于状态表的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功能模块遥测方法,首先将卫星综合电子系统中的功能模块进行编号,并以编号为地址存储;然后遍历各个功能模块的主备份、主备份的AB通道建立包括各个功能模块的状态表,实时监测各个功能模块加断电遥控指令以更新各个功能模块的状态表,同时监测功能模块遥测采集指令,最后根据各个功能模块的状态表对功能模块进行遥测采集。本发明方法采用状态表的方式自适应地识别出卫星电子综合系统中功能模块的增加删减、加电断电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动态调整遥测采集的对象,分配遥测波道资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下传遥测波道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33932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228903.5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多学科优化的卫星总体方案确定系统及实现方法,包括卫星总体技术指标提取模块、卫星总体技术指标分发模块、卫星各分系统技术要求形成模块、卫星系统设计学科分解模块、设计结构矩阵生成模块、卫星系统设计学科分析建模模块、卫星系统优化建模模块、模型简化模块、两级协同优化建模模块和协同优化求解模块、卫星总体技术指标数据库、型号基线设计数据库、设计参数库、模型库、卫星总体方案参数输出模块;本方法通过系统指标提取、设计任务学科分解、设计学科分析建模、设计结构矩阵构造、卫星总体方案多学科设计优化描述、模型简化、两级协同优化建模与求解,实现卫星总体方案的多学科设计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29958.2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7/12 , G06F17/13 , G06F17/16 , B64G1/24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展开结构在轨展开期间的整星动力学特性预示方法,通过建立整星柔性动力学方程和可展开结构展开过程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方程组;对柔性多体动力学方程组进行一步数值积分;根据积分结果,将可展开结构中展开到位或到达预设卡滞为止的铰链替换为六自由度力元连接,将卡滞的铰链与对应的连接部件锁定,并建立半锁定和半展开混合的多体动力学结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态分析,消除刚体模态,得到可展开结构动力学模型;基于可展开结构动力学模型和整星柔性动力学方程,得到卫星在轨展开期间的半锁定和半展开动力学模型;如此,本发明能够解决星载可展开结构在轨展开期间边展开边锁定带来的全星姿态稳定控制输入和展开故障处置整星模型处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14911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465374.X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26
Abstract: 一种卫星推进系统在轨飞行混合比调整方法,通过下列方式实现:确定卫星变轨过程中推进剂的消耗量,根据氧化剂和燃烧剂剩余量计算混合比γ2;根据剩余推进剂量及混合比γ2确定姿控推力器在轨消耗推进剂混合比需求γ;根据确定的变轨后姿控推力器在轨推进剂消耗混合比需求γ,通过地面测试得到的姿控推力器流量小偏差方程确定所需要的氧化剂和燃烧剂贮箱变轨后初始压力差,并确定氧化剂和燃烧剂贮箱的压力值Po、Pf;在卫星变轨后,对氧化剂和燃烧剂贮箱进行补气并起爆氧化剂和燃烧剂贮箱上游气路电爆阀,使得起爆后氧化剂和燃烧剂贮箱内压力分别为Po、Pf,利用压力控制姿控推力器,自动对在轨飞行混合比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5253330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729488.6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优化的信息融合GEO卫星控制系统菜单式设计方法,步骤如下:长寿命GEO卫星控制系统配置金字塔型的四个长寿命惯性姿态敏感器陀螺;按硬件菜单式设计要求配置各类用户所需敏感器;将三类卡尔曼滤波器进行排序:三个惯性姿态敏感器陀螺+光学姿态星敏感器;三个惯性姿态敏感器陀螺+地球敏感器+太阳敏感器;三个惯性姿态敏感器陀螺+其他类型可测三轴姿态的敏感器;若星载计算机应用软件中的FDIR模块检测到故障时,FDIR模块自主产生相应故障的报警,并且当前所选卡尔曼滤波器进行自主降阶滤波,若在设定时间内故障仍未消除,则由FDIR模块实现自主重组。本发明可提高卫星平台的性价比、载干比和可靠性,并且能明显缩短研制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6407588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865924.7
申请日:2016-09-29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精度航天器设计及动力学仿真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航天器热扰动响应仿真分析平台,依次包括数据输入建模模块、柔性附件在轨热分析模块、等效热荷载导算模块、模态分析模块、耦合动力学建模模块、耦合动力学模型求解模块和后处理模块;该仿真分析平台,建立了星载大型柔性附件与星体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星载大型柔性附件与星体耦合响应专用仿真分析平台。该仿真分析平台可以用来求解带复杂柔性附件的航天器由其柔性附件热致动态变形所诱发的姿态变化,能够为实际情形下带柔性附件航天器热致振动响应的预测和评估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模型、方法和工具,可以作为实际卫星设计过程中的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