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0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86078.9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喷管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宽温域环境的柔壁喷管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柔壁喷管包括喷管框架和安装于喷管框架内侧的柔板,还包括驱动件、可调收缩框架和喉块框架;柔板从入口至出口至少依次包括可调收缩部、喉道部和下游部,所述可调收缩框架至少通过一个第一连杆安装于所述可调收缩部的背部,该可调收缩框架至少通过一个驱动件与所述喷管框架连接;所述喉块框架至少通过一个第一连杆安装于所述喉道部的背部,该喉块框架至少通过一个驱动件与所述喷管框架连接,所述喉块框架的一端与所述可调收缩框架转动铰连接;所述下游部至少通过一个驱动件与所述喷管框架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宽温域风洞流场品质、试验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8041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86078.9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喷管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宽温域环境的柔壁喷管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柔壁喷管包括喷管框架和安装于喷管框架内侧的柔板,还包括驱动件、可调收缩框架和喉块框架;柔板从入口至出口至少依次包括可调收缩部、喉道部和下游部,所述可调收缩框架至少通过一个第一连杆安装于所述可调收缩部的背部,该可调收缩框架至少通过一个驱动件与所述喷管框架连接;所述喉块框架至少通过一个第一连杆安装于所述喉道部的背部,该喉块框架至少通过一个驱动件与所述喷管框架连接,所述喉块框架的一端与所述可调收缩框架转动铰连接;所述下游部至少通过一个驱动件与所述喷管框架连(56)对比文件US 2560634 A,1951.07.17虞择斌;刘政崇;陈振华;张世洪;陈万华.2m超声速风洞结构设计与研究.航空学报.2013,(第02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00206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281131.0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跨介质飞行器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上高速拖曳系统的冲击入水滑行轨道及设计、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冲击入水滑行轨道本体、充气气囊、充气泵和充气管道。冲击入水滑行轨道本体承受飞行器试验模型与钢结构轨道重力载荷,水中的充气气囊产生的浮力,减轻了水上高速拖曳系统中旋转支座的载荷和液压杆的驱动载荷,提升了冲击入水滑行轨道的角度控制精度与水上高速拖曳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冲击入水滑行轨道本体尺寸,确定充气气囊的布局数量,确定充气泵的功率和充气管道的尺寸。使用方法包括安装冲击入水滑行轨道本体,设置冲击入水滑行轨道本体水面的夹角,充气气囊充气,开展冲击入水、出水滑行试验,日常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00206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281131.0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跨介质飞行器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上高速拖曳系统的冲击入水滑行轨道及设计、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冲击入水滑行轨道本体、充气气囊、充气泵和充气管道。冲击入水滑行轨道本体承受飞行器试验模型与钢结构轨道重力载荷,水中的充气气囊产生的浮力,减轻了水上高速拖曳系统中旋转支座的载荷和液压杆的驱动载荷,提升了冲击入水滑行轨道的角度控制精度与水上高速拖曳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冲击入水滑行轨道本体尺寸,确定充气气囊的布局数量,确定充气泵的功率和充气管道的尺寸。使用方法包括安装冲击入水滑行轨道本体,设置冲击入水滑行轨道本体水面的夹角,充气气囊充气,开展冲击入水、出水滑行试验,日常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21798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59332.8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体驱动花瓣式组合阀芯型快开阀门。该快开阀门为圆柱体,中心轴线上设置有直径为D的流体通道;圆柱体的前、后两端均为圆形端盖,圆心开有直径为D的通孔;圆柱体的中段为阀体,阀体内设置有组合阀芯,阀体的表面开有流体孔,流体孔为通孔;流体流过流体通道时,组合阀芯从完全封闭、逐渐打开,直至完全打开,组合阀芯的边缘为花瓣向外凸出且均匀分布的花朵形,圆心处开有直径为D的通孔;流体注入流体孔时,组合阀芯从完全打开、逐渐封闭,直至完全封闭,组合阀芯的边缘为锯齿均匀分布的圆锯形,圆心处具有配合缝隙。该快开阀门通道流体阻力小、开启速度快,适合如气体炮发射阀等要求快速开启的高压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18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81136.3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跨介质飞行器水空跨越试验的高速拖曳系统。高速拖曳系统的水槽轨道横跨水槽的左、右两端。水槽轨道的右侧装卡水槽轨道车。水槽轨道车的左端通过轨道梁支撑杆件机构与模型车轨道梁上段的下表面连接;中段安装液压油缸驱动系统;水槽轨道车的右端安装夹轨器。水槽轨道的左侧装卡前导向车;前导向车的左端安装夹轨器,右端通过前导向组件与模型车轨道梁下段的上表面连接。模型车轨道梁顶端安装模型车驱动系统,中段通过轨道模型车安装飞行器模型,下端的上表面安装紧急缓冲器。具备不更换铰点实现0°~120°倾斜角,0.1m/s~20m/s出入水速度和精确速度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94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314486.7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使用液氮介质实现风洞降温的喷射排架装置。该喷射排架装置安装在大型低温设备动力段的上游,采用若干个喷射排架竖直平行布置的方式,每个喷射排架安装若干个可单独控制的喷嘴,喷嘴布置空间位置、流量以及数量均进行优化布局,通过喷嘴喷射液氮的方式控制洞体降温。大型低温设备运行时,通过开关阀组件控制喷嘴开闭,通过调整液氮喷射点截面分布,实现洞体气流温度均匀性要求。为了实现液氮喷射流量的快速响应,开关阀组件安装在喷射排架内部,开关阀及喷嘴能够适应风洞低温环境。氮气气源、控制系统等常温设备布置在外部空间,便于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967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478023.3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F16K31/122 , F16K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风洞的超低温开关阀,包括阀座、一体化阀体、活塞杆和阀壳,阀盖与阀壳采用螺栓连接形成关阀驱动压力腔;活塞杆的上端贯穿阀盖并连接有阀瓣,阀瓣与阀座组成密封副;内腔中位于小活塞的上方形成内层压力腔体;阀盖、大波纹管和大活塞的连接共同形成真空绝热腔。本发明用于控制液氮喷射的启闭,将一体化阀体与低温风洞一体化设计,整体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有利于液氮喷射杷架紧凑布局;本发明采用高压氮气作为开关阀关闭驱动力,能够在超低温环境下(‑196℃)使用,且氮气压力可随低温风洞压力调节,适用范围广;通过多个该开关阀形成的阀组的开闭组合可实现低温风洞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风洞试验段总温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96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78023.3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F16K31/122 , F16K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风洞的超低温开关阀,包括阀座、一体化阀体、活塞杆和阀壳,阀盖与阀壳采用螺栓连接形成关阀驱动压力腔;活塞杆的上端贯穿阀盖并连接有阀瓣,阀瓣与阀座组成密封副;内腔中位于小活塞的上方形成内层压力腔体;阀盖、大波纹管和大活塞的连接共同形成真空绝热腔。本发明用于控制液氮喷射的启闭,将一体化阀体与低温风洞一体化设计,整体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有利于液氮喷射杷架紧凑布局;本发明采用高压氮气作为开关阀关闭驱动力,能够在超低温环境下(‑196℃)使用,且氮气压力可随低温风洞压力调节,适用范围广;通过多个该开关阀形成的阀组的开闭组合可实现低温风洞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风洞试验段总温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18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81136.3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跨介质飞行器水空跨越试验的高速拖曳系统。高速拖曳系统的水槽轨道横跨水槽的左、右两端。水槽轨道的右侧装卡水槽轨道车。水槽轨道车的左端通过轨道梁支撑杆件机构与模型车轨道梁上段的下表面连接;中段安装液压油缸驱动系统;水槽轨道车的右端安装夹轨器。水槽轨道的左侧装卡前导向车;前导向车的左端安装夹轨器,右端通过前导向组件与模型车轨道梁下段的上表面连接。模型车轨道梁顶端安装模型车驱动系统,中段通过轨道模型车安装飞行器模型,下端的上表面安装紧急缓冲器。具备不更换铰点实现0°~120°倾斜角,0.1m/s~20m/s出入水速度和精确速度调节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