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55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068400.6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g‑Nd‑Mn三元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耐热镁合金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Nd 0.5~3.0wt%,Mn 0~3.0wt%,其余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含量≤0.04wt%。该耐热镁合金经过熔化、浇铸、固溶处理和低温挤压等一系列手段制备得到。本发明通过复合添加Nd、Mn元素并结合低温挤压工艺获得了具有亚微米晶粒尺寸的变形镁合金。挤压过程中动态析出高密度的Mg12Nd纳米析出相,该相热稳定性较高,在高温下依然起到强化作用;并且大量溶质原子在晶界和位错附近偏聚,强烈地抑制了晶界和位错的运动,进一步提升合金高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587020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610533132.X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镁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g‑Zn‑Sn‑Al‑Mn高导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镁合金的成分含量为:Zn为3~6wt.%,Sn为1~4wt.%,Al为0.1~1.0wt.%,Mn为0.1~0.5wt.%,其余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08060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223372.0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凝固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减少单晶高温合金截面突变处杂晶形成的方法。在单晶高温合金定向生长过程中,截面突变处由于散热较快容易形成局部过冷而形成杂晶。该方法是在单晶高温合金铸件定向凝固过程中施加直流电流,利用固/液相之间以及不同温度熔体之间的电阻率差异,使电流在截面突变处的边部形成偏聚,因而在温度较低部位产生更多的焦耳热,减轻或消除截面突变处的局部过冷,从而降低或消除杂晶形核和生长倾向。本发明通过在单晶高温合金生长过程中施加直流电流减少截面突变处杂晶的生成,获得取向一致性好,组织均匀致密的单晶组织,解决目前在铸造单晶高温合金结构件时截面突变处极易形成杂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83682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59003.7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凝固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脉冲磁场与超声复合作用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先将作为基体的镁合金或者铝合金在电阻炉中重熔,然后降低加热功率使熔体温度下降半固态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加入增强相晶须或碳纳米管并进行机械搅拌,再次升温至液相线以上并保温一段时间,将熔体注入经过预热的石墨模具并置于脉冲磁场和超声复合作用下进行处理,直至合金完全凝固。本发明通过采用低压脉冲磁场与超声共同作用进行处理实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获得了均匀分布的晶须或碳纳米管,解决目前在制备增强相长径比较大的金属复合材料过程中增强相在金属熔体中的分散问题,适用于制备各种长径比增强相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695741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310695013.0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领域,具体为一种Mg‐Zn‐Al‐Sn‐Mn系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含锆镁合金成本较高,以及不含锆镁合金力学性能较低等问题。该镁合金是含Zn、Al、Sn、Mn等合金元素,并具有高强度、高塑性的变形镁合金材料。合金中同时含有Zn、Al、Sn、Mn,各组份质量百分含量为:Zn:4.0~8.0%;Al:1.0~6.0%;Sn:0.5~6%;Mn:0.3~2.0%;其余为镁和不可避免杂质。采用工业纯镁锭、工业纯锌、工业纯Al、工业纯Sn和Mg‐10.0wt%Mn中间合金为原材料,通过熔炼和挤压成型获得所述镁合金。本发明镁合金在铸态和挤压态条件下可获得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塑性,不含贵重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挤压性能和成型性能。
-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4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023381.3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动态腐蚀领域,公开了一种动态腐蚀试验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电源设备、加热炉和腐蚀介质容器;电源设备设置于加热炉的外部;腐蚀介质容器设置于加热炉的内部;加热炉设置有控温设备,控温设备用于实现设置于腐蚀介质容器内的熔融腐蚀介质的温度、设置于腐蚀介质容器内的并与所述电源设备的正极连接的合金试样的温度和设置于腐蚀介质容器内的并与所述电源设备的负极连接的合金试样的温度的动态稳定。本发明可以实现金属材料宽温度范围下不同电流密度、温度、腐蚀介质中的动态腐蚀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472498.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成本超高塑性变形阻燃镁合金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该镁合金的总重量计,该镁合金包括:Al:5.0‑7.0wt%,Ca:2.0‑4.0wt%,Zn:0‑3.0wt%,Sn:0‑2.0wt%、Mn:0.3‑0.7wt%,其余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开发出了轨道交通所需的不含稀土元素且更高燃点的高强高韧变形镁合金,解决了目前阻燃镁合金成本高,燃点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9403.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16C60/00 ,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欧拉角的晶粒组织演化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MATLAB MTEX工具生成初始晶粒取向,获得初始晶粒取向中所有可能的取向差;建立晶体生长元胞自动机模型;根据取向差与晶体生长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晶粒生长过程模拟,获得晶粒组织模拟数据;将晶粒组织模拟数据转换成EBSD类型的晶粒组织模拟数据,通过EBSD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取向信息。本发明解决了取向角简化算法中人为引起的计算误差问题,简化了传统含欧拉角组织模拟的生成初始组织欧拉角、晶界处取向差计算和模拟数据取向分析的复杂算法开发步骤,提高了材料组织模拟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628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1537794.1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及冶金领域,公开了一种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该精炼剂的总重量计,该精炼剂包括氯化镁25‑35%,氯化钾10‑20%,氯化钠15‑26%,氟化钙1‑6%,氯化锂10‑20%,氟化锂4.5‑6.5%,氧化镁纳米颗粒2‑6%和水0‑0.5%。本发明的精炼剂具有很好的润湿性和流动性,易覆盖在熔体表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使精炼效果显著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