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93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99737.4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极低场磁共振检测肿瘤氧化还原微环境的方法,包括在半胱氨酸盐酸盐中先后加入水、聚乙二醇、硝酸钆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第四混合体系;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模拟肿瘤微环境和水,记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极低场磁共振系统中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弛豫时间Ta与Tb,对比Ta与Tb间的差异。本发明将难以检测的肿瘤氧化还原微环境差异转换为磁弛豫时间差异,使差异量化,并具有优异的检测灵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41549.3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高效碳基催化剂进行傅克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苯、卤代烃或酰卤作为反应底物,以石墨烯量子点作为反应催化剂;将所述苯、卤代烃或酰卤与石墨烯量子点混合,对混合体系施加紫外光以完成傅克反应。本发明采用的碳基傅克反应催化剂具有催化快速、催化产物产率高的优势,可规避傅克反应完成后对产物进行的分离提纯操作,降低了操作繁琐度,提高了产物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95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69879.9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弛豫率磁性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sp3前驱体和sp2前驱体溶解在溶剂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第一混合体系;(2)将反应产物重新分散在水中,抽滤,然后加入钆离子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第二混合体系;(3)将第二混合体系进行透析,得到高弛豫率磁性碳量子点。本发明制备过程中反应条件可控,产物提纯简易,得到的碳量子点不仅具有钆离子的顺磁性,还具有碳量子点的荧光特性,可以作为核磁共振弛豫‑荧光双模式的体外诊断技术的探针,提高体外诊断技术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44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09612.3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9K11/65 , C09K11/02 , B82Y20/00 , B82Y40/00 , C07F5/00 , C07D257/02 , C07D265/32 , C01B32/184 , C01B32/194 , G01N21/64 , G01N24/08 , H01F1/00 , H01F4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顺磁性手性石墨烯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顺磁性手性石墨烯量子点的原料组分包括手性石墨烯量子点、螯合剂和顺磁性金属离子,所述手性石墨烯量子点与螯合剂通过相互之间官能团反应形成共价键,所述螯合剂与所述顺磁性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键合。本申请中顺磁性手性石墨烯量子点稳定性强,能够将荧光特性、手性、顺磁性集合于同一材料上,可用于手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监测,并将手性相互作用过程转换为磁信号由核磁共振设备读出,或将手性相互作用过程转换为光信号读出,或同时使用磁信号与光信号进行双模式信号读出。
-
公开(公告)号:CN11171464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687518.X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生物质材料、无机稀土盐和溶剂;将生物质材料和无机稀土盐加入溶剂中,获得第一混合体系;将第一混合体系进行溶剂热反应处理,获得第二混合体系;对第二混合体系依次进行抽滤、透析和真空干燥,获得造影剂;造影剂用于荧光-核磁共振双模态成像。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材料成本低,且能够快速制备,制得的造影剂在应用中弛豫率较高,且同时具有的荧光特性使得该造影剂具有荧光-核磁共振双模态成像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9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876709.0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574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剂盒、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涉及肿瘤细胞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试剂盒,由于A液中的环三磷腈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具有非常稳定的肿瘤细胞荧光标记功能,能够识别ROS水平较高的肿瘤细胞,在基于细胞内ROS水平评估的肿瘤细胞检测中,具有高度敏感性、高度特异性和可重复性的优点。本发明的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可快速转染患者全血血液样本中的肿瘤细胞,使其发射黄色荧光,易于被分光光度计捕捉到荧光信号,从而实现检测。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反应灵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靶向性高、识别率高等优势,可作为实现临床肿瘤患者血液肿瘤细胞检测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26678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29560.9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光石墨烯量子点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三聚氰胺、对苯二胺与溶剂混合均匀,形成反应液;将反应液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冷却至室温,最后过滤、干燥,得到白光石墨烯量子点荧光粉。本发明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明亮的白色荧光,紫外光激发停止后,能发射出肉眼可辨的白色磷光和延迟荧光,其衰减寿命可达450ms以上,肉眼可分辨时间达10s以上,且固态光致发光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93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876709.0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574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剂盒、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涉及肿瘤细胞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试剂盒,由于A液中的环三磷腈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具有非常稳定的肿瘤细胞荧光标记功能,能够识别ROS水平较高的肿瘤细胞,在基于细胞内ROS水平评估的肿瘤细胞检测中,具有高度敏感性、高度特异性和可重复性的优点。本发明的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可快速转染患者全血血液样本中的肿瘤细胞,使其发射黄色荧光,易于被分光光度计捕捉到荧光信号,从而实现检测。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反应灵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靶向性高、识别率高等优势,可作为实现临床肿瘤患者血液肿瘤细胞检测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35312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654104.4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与蚕丝蛋白的抗菌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其特征在于石墨烯量子点或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与蚕丝蛋白的质量比为1:1-1:10000;所述的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为含有掺杂原子的具有弱氧化或还原性的或易发生配位作用的非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掺杂剂的浓度为0.01-10mM;所述的蚕丝蛋白分子量为1000-10000000Da。在可见光或暗场下大量生成具有抗菌能力的羟基自由基能力,尤其是掺杂B的石墨烯量子点与蚕丝蛋白的复合材料更显示出优异的抗菌能力。可作为体内抗菌材料或伤口缝线材料直接用于生物体内。
-
公开(公告)号:CN116297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02947.4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4/08 , G01N24/10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弛豫传感技术检测探针的构建方法,包括将顺磁性石墨烯量子点分散液和抗体分散液混合,并使用紫外光对其进行辐照,获得磁弛豫传感技术检测探针。本发明具有构建快速(1小时内)、操作简单、无需繁琐复杂活化处理与除杂后处理等优势,所得检测探针具有稳定性强、特异性强等优势。可在无针对某特定标志物的特异性磁弛豫传感检测探针情况下快速构建特异性检测探针,缩短磁弛豫传感技术的检测周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