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48907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910198075.4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可卡因检测灵敏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可卡因检测的核酸适配体被断裂成三段,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卡因与三段核酸适配体探针混合,使被测定的可卡因与适配体探针形成复合物;(2)进行荧光检测、电化学检测或颜色检测。由于三段核酸探针的长度比一段或两段的核酸探针显著减小,探针间,以及探针与检测体系中其它组分能够造成背景噪音的相互作用大为减少。从而显著提高可卡因的检测灵敏度。以可卡因的纳米金颜色检测为例,通过使用三段核酸探针将可卡因颜色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该方法可以推广到包括小分子和重金属离子在内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物质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284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32990.5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脱氧核酸酶的Pb2+检测芯片、制作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具有特异性强响应的脱氧核酸酶8-17的17E酶链催化切断17DS底物链,造成切断后17DS底物链的部分或全部脱落。所述的17DS底物链预先进行荧光标记,则切断使荧光信号降低。使用方法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的铅离子检测芯片进行铅离子的检测只需要将待测样品添加到芯片上,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利用芯片信号分析系统扫描芯片,并对荧光信号进行分析;通过荧光信号的变化,实现对的Pb2+检测;样品中Pb2+浓度越高,荧光信号减弱越多。Pb2+检测浓度范围是1nM~1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306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33018.X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寡核苷酸链的汞离子荧光检测芯片、制作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检测芯片由Hg2+能特异性地与富T寡核苷酸链上的T碱基共价结合,介导两条富T寡核苷酸链上的T-T配对形成稳定的分子间T-Hg2+-T结构,从而诱导已经与富T寡核苷酸链杂交的互补链的释放。检测芯片使用时只需要将待测样品添加到芯片上,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利用芯片信号分析系统扫描芯片,并对荧光信号进行分析。通过荧光信号的变化,实现对的Hg2+检测。样品中Hg2+浓度越高,荧光信号减弱的越多。该方法可以检测的Hg2+的浓度范围是1nM-10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306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010533018.X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寡核苷酸链的汞离子荧光检测芯片、制作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检测芯片由Hg2+能特异性地与富T寡核苷酸链上的T碱基共价结合,介导两条富T寡核苷酸链上的T-T配对形成稳定的分子间T-Hg2+-T结构,从而诱导已经与富T寡核苷酸链杂交的互补链的释放。检测芯片使用时只需要将待测样品添加到芯片上,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利用芯片信号分析系统扫描芯片,并对荧光信号进行分析。通过荧光信号的变化,实现对的Hg2+检测。样品中Hg2+浓度越高,荧光信号减弱的越多。该方法可以检测的Hg2+的浓度范围是1nM-10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1762574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0810207624.5
申请日:2008-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纳米金稳定性的方法及应用其的生物检测的方法。单核苷酸dNMP能够比组成相同,且碱基浓度相同的单链DNA更好地稳定纳米金。dNMP可以由各种各样的具有基体选择性的核酸酶消化核酸形成。将dNMP能够更好地稳定纳米金这一特性与特异性的酶反应相结合,纳米金的颜色变化可以用来简单方便地检测多种多样的分析物,包括酶和DNA等。该方法极大地扩大了使用未修饰纳米金进行生物检测的检测物范围,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以DNA检测为例,将检测的探针和靶标的摩儿比例范围扩大了三个数量级。该方法可以推广到包括小分子和重金属离子在内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物质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041312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010507529.4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核酸酶反应进行DNA单碱基突变颜色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结构专一的核酸酶(以单链DNA专一的S1核酸酶和双链DNA专一的DSN核酸酶为例),选择性地将单链或者双链DNA降解为能够更好稳定纳米金的单核苷酸(dNMP)和短链DNA,从而方便地实现单碱基突变的颜色检测,无需通过精确控温、水解或者超声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可以高选择性地检测16bp合成靶标中任意位置的单碱基突变,可以检测的靶标长度超过80bp,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198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18181.X
申请日:2010-03-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金结合聚噻吩衍生物比色检测目标靶DNA的方法,包括:检测试剂(纳米金和聚噻吩衍生物)及探针的准备;目标靶序列的检测等。该发明基于聚噻吩衍生物与ssDNA/dDNA结合时使得DNA-纳米金溶液的稳定性发生变化而引起颜色改变产生信号级联放大的原理,通过颜色转变显示剂以及扩增标签的双重作用实现DNA的高灵敏快速检测,从而建立利用纳米金结合聚噻吩衍生物进行基因直接检测的分析平台。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具有特异、快速和高灵敏的特点,可望应用于临床检验医学及环境中靶目标DNA的诊断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912011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06397.8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寡核苷酸链的荧光增强型Hg2+检测芯片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了Hg2+能特异性地与两条相邻全胸腺嘧啶(T)寡核苷酸链上的T碱基共价结合,形成稳定的分子间T–Hg2+-T结构,进而诱导与全T寡核苷酸链杂交的互补链的释放。制备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将检测探针固定在经化学修饰的玻片上,然后将荧光标记以及淬灭基团标记的互补链分别与其杂交。使用芯片时只需将待测样品添加到芯片上并保持一段时间,冲洗后利用荧光芯片信号分析系统扫描芯片,通过分析荧光信号的变化即可实现对Hg2+的检测。样品中Hg2+浓度越高,荧光信号增强得越多。检测的Hg2+的浓度范围是10nM-100μM。具有很好的离子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41312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507529.4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核酸酶反应进行DNA单碱基突变颜色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结构专一的核酸酶(以单链DNA专一的S1核酸酶和双链DNA专一的DSN核酸酶为例),选择性地将单链或者双链DNA降解为能够更好稳定纳米金的单核苷酸(dNMP)和短链DNA,从而方便地实现单碱基突变的颜色检测,无需通过精确控温、水解或者超声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可以高选择性地检测16bp合成靶标中任意位置的单碱基突变,可以检测的靶标长度超过80bp,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48907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10198075.4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可卡因检测灵敏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可卡因检测的核酸适配体被断裂成三段,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卡因与三段核酸适配体探针混合,使被测定的可卡因与适配体探针形成复合物;(2)进行荧光检测、电化学检测或颜色检测。由于三段核酸探针的长度比一段或两段的核酸探针显著减小,探针间,以及探针与检测体系中其它组分能够造成背景噪音的相互作用大为减少。从而显著提高可卡因的检测灵敏度。以可卡因的纳米金颜色检测为例,通过使用三段核酸探针将可卡因颜色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该方法可以推广到包括小分子和重金属离子在内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物质的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