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5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69928.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煤层瓦斯运移主控传质形式的方法。包括:通过分析渗透行为与扩散行为之间的数学联系构建两者统一的解吸双渗控制模型;通过分析内源瓦斯解吸条件下的传质过程计算裂隙和基质系统的压力梯度与流动截面积;通过达西定律来计算基质与裂隙中瓦斯的流动质量;通过所述流动质量的数量关系定义特征渗透率比值;通过分析基质和裂隙表观渗透率比值来识别煤层瓦斯运移的主控传质形式。本发明能够准确、客观、快速的识别煤层内源瓦斯解吸条件下瓦斯运移的主控传质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80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010501855.8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D21/02 , G01N33/24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岩石岩性确定系统及方法,该岩石岩性确定系统包括:掘进机、冲击力检测单元、深度检测单元、图像采集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单元;掘进机包括钻臂,钻臂用于冲击待确定岩性的岩石;冲击力检测单元与掘进机连接,用于测量钻臂的单次冲击力;深度检测单元,用于测量钻臂在单次冲击过程中最大掘进深度;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对岩石被冲击后的区域进行图像采集;数据处理单元与冲击力检测单元、深度检测单元以及图像采集单元均连接,用于获取冲击力检测单元的测量结果、深度检测单元的测量结果以及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结果,并确定岩石的岩性。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避免了大量的人力劳动,不需要繁琐的运输,不会妨碍巷道掘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9957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811241363.9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巷道钻车,所述巷道钻车包括悬吊装置,用于设置于巷道的顶部;悬吊箱体,设置在所述悬吊装置的下方,并与所述悬吊装置滑动或滚动连接;机组钻臂装置,设置在所述悬吊箱体上,用于实施巷道内钻孔作业;以及稳机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悬吊箱体上,所述稳机支撑装置的两端均为可伸缩结构,用于与所述巷道相对的两侧侧壁形成支撑。通过上述方案,机组钻臂装置通过设置于巷道顶部的悬吊装置承载,并进行巷道内施工作业,提高了机组钻臂装置作业的自动化程度,解决了现有煤矿大倾角巷道施工困难,以及小段面巷道错车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岩巷掘进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28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75908.X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软煤层原位低损无尘取样装置及方法,包括设置在取样装置最前端可自主伸缩的双向取样钻头与防止钻取过程中煤粉逸散的集尘罩,在中间位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煤样割‑抛装置、煤样夹持器、吸尘器及集尘箱;由旋转方向相反的内、外取样钻头在煤体内进行钻进,将低损伤程度的煤样沿取样钻头输送至取样装置内部;当目标段煤样进入煤样夹持器内时,调节围压控制器的收缩状态,给予松软煤样约束,以防止煤样发生碎散现象,再利用煤样割‑抛装置对煤样两端进行切割、打磨、抛光处理,进而获得一个规则的松软煤样试件。本发明结构清晰、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解决了现有碎软煤层易破碎、取样难度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8784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69152.8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F17/00 , E21F13/00 , E21F11/00 , E21B7/28 , E21B7/20 , E21B7/00 , E21B7/08 , E21B21/01 , E21B47/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救援通道的构建与被困人员的营救方法,采用扩孔钻头钻进堆积体、皮带传送破碎坍塌体以及救援人员乘坐猴车营救被困人员的方式进行救援通道的快速构建与被困人员的及时营救。首先利用扩孔钻头对堆积体进行破坏、钻进,携带支撑圆管一同进入堆积体内,然后在支撑圆管内布置传送带,将钻头破碎后的坍塌体经传送带输送至救援通道进口处,后用小车进行搬运和转移,直至完成救援通道的贯通,最后救援人员乘坐救援通道内猴车将井下被困人员安全营救。该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适应能力强,救援通道构建与营救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16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1310821.1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二次注液提高瓦斯抽采效果的装置及方法,包括钻孔、封孔装置、水箱、注液泵以及气‑水分离装置,钻孔内由上到下依次布置有测压管、抽采管和注液管;在原有的瓦斯抽采钻孔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注液,通过向水箱内的水中添加疏水性表面活性剂溶液,利用注液泵将表面活性剂溶液注入钻孔内部,待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煤体孔隙‑裂隙中进行充分渗透,煤层水锁效应得以消除,打开抽采管上的抽采阀门,将抽采出来的瓦斯和水的混合物经过气‑水分离装置进行分离,通过利用表面活性剂分子作用机制消除因毛细管作用引起的“水锁效应”,毛细管力由阻力转变为动力,促进瓦斯的运移和解吸,进而提高了煤层瓦斯抽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78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337408.4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瓦斯煤定量注液的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气瓶、真空泵、煤样罐、气泵、定量注液装置、解吸仪、气袋、数据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和拍摄装置,煤样罐上方进气接口和排气接口分别连通充气系统和解吸系统,定量泵液装置将确定体积的蒸馏水/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注入煤样罐中的煤体钻孔内部,并利用压力传感器和拍摄装置对煤样罐中的压力和水在煤样内部的运移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待煤样罐压力再次平衡后,使用解吸装置对注液后煤样解吸速率和解吸量进行测定与记录。通过注入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溶液,降低了煤体表面自由能与吸附能力,提高了水在煤体内部的运移速率和对粉尘的润湿能力以及煤层瓦斯解吸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5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36746.2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F7/00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出高瓦斯煤层群高、低位巷协同抽采瓦斯技术方法,首先通过离散元模拟软件构建煤系地层数值模型,模拟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上覆岩层裂隙密集发育的区域范围;然后运用分源预测法测算回采煤层的瓦斯涌出规律;进而构建高、低位巷流场数学模型和三维物理模型,模拟分析不同负压、垂距和平距条件下高、低位巷瓦斯抽采效果,确定高、低位巷合理的协同抽采技术参数,据此布置瓦斯抽采系统并实时监测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瓦斯浓度。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能够有效拦截高瓦斯煤层群回采工作面回采时邻近层及采空区的高浓度瓦斯,解决了高瓦斯煤层群开采工作面瓦斯超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1559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210159979.1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井下掘进工作面防突‑降尘‑抽采一体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巷道内的防爆隔板组件、可拆卸连接在防爆隔板组件与巷道侧壁之间的支护组件、与支护组件可拆卸连接的安全气囊组件、设置在防爆隔板组件和掘进工作面后方煤体之间的雾化除尘及抽采组件以及掘进机;防爆隔板组件上设置有大小和位置均可调的工作孔。本发明通过支护组件将防爆隔板组件与巷道、安全气囊组件与巷道固定连接,提高防爆隔板组件和安全气囊组件的稳定性,雾化除尘及抽采组件对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煤尘进行雾化降尘,并对掘进过程中释放的瓦斯进行抽采工作,大大改善了采煤环境,保障了掘进过程中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73925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559196.3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8B21/02 , A41D13/002 , A41D27/00 , A41D27/28 , G01D21/02 , G05B19/042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安全节能矿山管理系统,包括前端装备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管理终端,前端装备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信号相连,管理终端与信息处理系统信号相连,前端装备系统包括应急防护服、供氧模块、供电模块、照明模块和监测模块,供氧模块、供电模块、照明模块和监测模块均安装于应急防护服的侧部。本发明中,通过供氧模块提供氧气,利用供电模块产生电动,供给照明模块和监测模块运行所需的电能;利用视频采集单元和定位单元分别采集视频数据和定位数据,通过人体健康监测单元监测人体的数据,通过环境监测单元监测井下环境信息,经单片机初步处理后传输给中央处理器,方便后续调用和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