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7015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711058227.1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21/39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和矩阵理论,提供了一种用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监测空间气体浓度的二维重建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被测区域离散化、二维分布重建、重建精度评估。所述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激光吸收光路的监测数据来构建被测区域的空间坐标系;将被测区域划分成顶点、边和中心区域并离散化被测区域;通过离散化网格数目构造权值向量和气体浓度分布矩阵;利用迭代算法实现被测区域气体浓度的二维重建;建立了归一化的均方判据作为评价标准,精确评估重建二维气体浓度地图的浓度重建效果。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空间气体分布的二维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33703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810268182.9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esh网络的井下多飞行器协同救援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应用于矿井发生瓦斯爆炸和火灾等事故后,尤其是针对救护队员难以到达相关区域进行抵近侦察、搜寻和救援,且井下通信系统损坏较多的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中;本发明的矿井灾后多飞行器协同救援系统具有快速协同搜救和定位被困矿工,在飞行器行进过程中,由所携带的组网模块,使飞行器之间通过mesh网络进行实时组网,保证飞行器与控制设备的通信正常,使飞行器的搜行范围随着不断推进而扩大,并通过mesh网络的覆盖实现救援飞行器的目标搜索,最终确定携带有定位终端的矿工位置,同时将数据通过mesh网络传输至救援指挥中心,从而实现矿井发生事故后的快速救援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08730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55177.6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H04W64/00 , H04B17/318 , G01S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SS和TOA互补的矿井移动目标定位方法,本方法将RSS方法和TOA方法相结合,克服传统的单一定位方法导致定位误差过大的缺陷;采用测距区间方法实现对NLOS误差信号的抑制,以及根据巷道中每两个最近邻定位基站间的距离相对误差值,求取距离修正权值,并对距离测量值进行距离修正;采用速度阈值函数方法获得每个距离测量值的权值,并根据权值实现对距离测量值的优化;通过加权定位法对修正后的距离估计值进行精确定位计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和方法受巷道环境影响而定位精确不足的问题,且定位过程简单有效,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可有效实现煤矿井下人员、车辆和其他移动目标的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0045325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55776.8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非视距时延误差的矿井动目标定位方法和系统,首先通过定位模块进行RSS和TOA测距并划定定位服务区域,接着定位模块采集定位数据,并经传输模块传输至定位服务器,定位服务器对定位数据进行随机NLOS时延误差的抑制,采用速度阈值函数多距离测量值进行速度阈值处理,获得距离测量值的对应权值,最后对其进行数据重构,并计算出目标物体的的位置并存储,以及传输至管理子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和方法受巷道NLOS时延误差影响而定位精确不足的问题,且定位过程简单有效,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可有效防止由于矿井的不同巷道环境的电磁波传输特性的不同所引起的定位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887564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47665.X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复杂光照条件下的人脸识别方法,主要包括初始化阶段、训练阶段和识别阶段,其中所述初始化阶段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存储、图像去噪、图像增强、特征描述,所述训练阶段包括特征向量降维和分类器模型建立,所述识别阶段为根据分类器建立的模型把待识别的人脸进行分类识别;通过采用小波分解的模糊增强算法,实现图像去噪和图像增强,并采用ALBP算子对小波处理后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描述,以及采用分类器进行人脸模型构建和建立人脸样本数据库。本发明能够克服由于井下光照条件复杂所造成的图像阴影、明暗区、暗光、高光导致的识别率急剧降低的问题,以及提高煤矿井下人脸考勤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675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0355161.5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矿井下灾害报警方法,煤炭行业易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目前多采用各类传感器进行灾害预警及报警,易发生误报和漏报。所述矿井下灾害报警方法采用矿井下目标定位方法,通过抑制非视距误差算法,提高目标定位精度,同时根据井下灾害发生时现场人员行为会发生异常变化的特点,矿井定位系统实时监测的井下人员的定位数据也将发生异常,结合灾害现场人员异常行为变化情况,通过分析井下人员移动速率和加速度数据,并分析相关区域的所有现场人员相关数据,当监测到的异常行为数据满足设定条件时,发出灾害报警信号。本发明的矿井下灾害报警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判断井下灾害,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人员伤亡。
-
公开(公告)号:CN11320556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597107.9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矿井热动力灾害判识与定位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对双目视觉像机进行标定;对图像进行配准和融合;提取多种图像的视觉特征,建立识别模型;通过识别模型监测是否存在疑似的热动力灾害;当识别存在时,启动双目测距对其进行定位和温度补偿;将获取的多源信息输入判别模型,判别是否为热动力灾害;当判别为热动力灾害时,判别模型依据不同的视觉特征和温度差异,对其灾害类型进行判别。本发明的热动力灾害判识与定位方法具有监测范围广,实时性好,准确度高,并能够准确定位等优点;能够克服现有监测和报警技术存在的误报和漏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05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97107.9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矿井热动力灾害判识与定位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对双目视觉像机进行标定;对图像进行配准和融合;提取多种图像的视觉特征,建立识别模型;通过识别模型监测是否存在疑似的热动力灾害;当识别存在时,启动双目测距对其进行定位和温度补偿;将获取的多源信息输入判别模型,判别是否为热动力灾害;当判别为热动力灾害时,判别模型依据不同的视觉特征和温度差异,对其灾害类型进行判别。本发明的热动力灾害判识与定位方法具有监测范围广,实时性好,准确度高,并能够准确定位等优点;能够克服现有监测和报警技术存在的误报和漏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4532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355776.8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非视距时延误差的矿井动目标定位方法和系统,首先通过定位模块进行RSS和TOA测距并划定定位服务区域,接着定位模块采集定位数据,并经传输模块传输至定位服务器,定位服务器对定位数据进行随机NLOS时延误差的抑制,采用速度阈值函数多距离测量值进行速度阈值处理,获得距离测量值的对应权值,最后对其进行数据重构,并计算出目标物体的的位置并存储,以及传输至管理子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和方法受巷道NLOS时延误差影响而定位精确不足的问题,且定位过程简单有效,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可有效防止由于矿井的不同巷道环境的电磁波传输特性的不同所引起的定位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833703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268182.9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esh网络的井下多飞行器协同救援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应用于矿井发生瓦斯爆炸和火灾等事故后,尤其是针对救护队员难以到达相关区域进行抵近侦察、搜寻和救援,且井下通信系统损坏较多的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中;本发明的矿井灾后多飞行器协同救援系统具有快速协同搜救和定位被困矿工,在飞行器行进过程中,由所携带的组网模块,使飞行器之间通过mesh网络进行实时组网,保证飞行器与控制设备的通信正常,使飞行器的搜行范围随着不断推进而扩大,并通过mesh网络的覆盖实现救援飞行器的目标搜索,最终确定携带有定位终端的矿工位置,同时将数据通过mesh网络传输至救援指挥中心,从而实现矿井发生事故后的快速救援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