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电压范围低应力的双向AC-DC变换器移相调频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98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40350.X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电压范围低应力的双向AC‑DC变换器移相调频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在传统拓展移相控制中添加交流侧全桥占空比D1这一变量将变换器分为升压状态和降压状态。分别求解两个不同工作状态的电感电流能量传输模型和交流侧占空比D1、直流侧占空比D2、开关频率f以及桥间移相角δ的数学约束模型约束条件,使得的变换器无论是工作在升压状态还是降压状态都满足开关管复位条件、功率因数校正条件和全交流范围软开关。该方法将在保证单移相变频控制优点的同时,利用控制变量的相互配合拓展直流侧电压的输入输出范围,在不依赖变压器调节范围的基础上实现交流侧电压220VAC直流侧电压48~192V。降低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减小变换器的损耗,提高整体效率。

    宽电压范围低应力的双向AC-DC变换器移相调频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987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440350.X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电压范围低应力的双向AC‑DC变换器移相调频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在传统拓展移相控制中添加交流侧全桥占空比D1这一变量将变换器分为升压状态和降压状态。分别求解两个不同工作状态的电感电流能量传输模型和交流侧占空比D1、直流侧占空比D2、开关频率f以及桥间移相角δ的数学约束模型约束条件,使得的变换器无论是工作在升压状态还是降压状态都满足开关管复位条件、功率因数校正条件和全交流范围软开关。该方法将在保证单移相变频控制优点的同时,利用控制变量的相互配合拓展直流侧电压的输入输出范围,在不依赖变压器调节范围的基础上实现交流侧电压220VAC直流侧电压48~192V。降低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减小变换器的损耗,提高整体效率。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高强反力装置安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46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59197.8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备安全性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高强反力装置安全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反力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梁内产生的最大应力、梁内产生的最大臌肚值和立柱发生的最大相对位移;将梁内产生的最大应力与最大屈服强度进行比对,或将梁内产生的最大臌肚值与反力装置长宽高中最小尺寸进行比对,判断梁是否达到安全标准;将立柱发生的最大相对位移,与反力装置长宽高中最小尺寸进行比对,判断立柱是否达到安全标准。能够有效防止在断层滑移试验加载过程中出现的变形,保证了反力装置加载过程的完整性,能够保证反力装置的长期服役,同时也保证了试验过程中的反力装置安全性。

    双模式反激逆变器相位超前补偿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981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8430.3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式反激逆变器相位超前补偿迭代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并网电流反馈控制,通过分段前馈补偿使反激逆变器工作在DCM与CCM双模式;制定DCM与CCM双模式的切换规则,使DCM和CCM模式间隔在半个工频周期内交替出现;建立双模式反激逆变器并网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对动态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一系列离散时间迭代线性系统;根据离散时间迭代线性系统,构建相位超前补偿迭代学习控制器;根据满足闭环系统稳定的收敛条件进行相位超前补偿迭代学习控制器参数设计,并按照并网电流反馈控制流程,实现双模式反激逆变器的优化控制。本发明保证了在CCM和DCM模式下的全局收敛,避免了RHP零点补偿问题。

    一种融合斑块形状指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489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89580.9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斑块形状指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1)收集与获取研究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形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2)提取遥感影像分类特征参数;(3)构建融合斑块形状指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自动识别算法模型,利用步骤(2)提取的多种特征变量,构建随机森林算法模型,提取特征变量的重要性信息,并根据其重要程度进行特征变量的选择,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进而得到精度和效率最佳的分类方案;(4)遥感影像分类与道路信息自动提取。本发明能够有效区分建筑物和道路,保证了道路信息能够准确、高效提取。

    一种掘进巷道火灾自动救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4027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42356.7

    申请日:2020-01-15

    Abstract: 一种掘进巷道火灾自动救生系统,该系统通过分布式测温光纤(4-1)实时监测掘进巷道温度情况,无火灾时,柔性阻燃隔热救生筒(1)处于松瘪状态,不占空间;发生火灾时,温度达到阈值,火灾监测模块(4)向自动充水模块(2)和自动供风模块(3)传输信号,控制自动水阀(2-3)、自动风阀(3-3)开启,充水撑起柔性阻燃隔热救生筒,同时向其内部供风形成正压,迅速隔绝高温、有毒有害气体;同时,语音警报器实时警报火源位置和安全逃生出口(5)编号,被困人员可迅速通过绳梯爬入柔性阻燃隔热救生筒内,并根据警报语音提示爬到逃生出口处实现快速安全自救的目的。该系统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循环使用,为快速自救提供一种可靠途径。

    一种基于混合属性直接预测模型的零样本图像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347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83014.2

    申请日:2016-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56 G06K9/62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属性直接属性预测模型的零样本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对训练图像底层特征进行稀疏编码并利用编码得到的非语义属性来辅助语义属性;然后,将非语义属性与语义属性构成混合属性并将其作为直接属性预测模型的属性中间层,利用直接属性预测模型的思想进行混合属性分类器的训练;最后,根据预测的混合属性以及属性与类别之间的关系,进行测试样本类别标签的预测。本发明使得原本属性相似的类别更加容易被区分,从而提高零样本图像分类的识别率。

    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的电感电流有效值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4232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974506.6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的电感电流有效值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对三端口隔离型变换器的第二个端口的负载输出侧引入控制变量,在传统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增加变换器控制的自由度;采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的方式对变换器进行建模分析,避免对多种工作模式下的分类讨论;通过对优化解集进行曲线拟合,降低在线求解对控制器的运算需求,在负载发生扰动或者负载投切时,能够迅速求解此时的优化控制角度,实现对电感电流的优化控制。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中三个功率传输电感的电流有效值和幅值,使负载发生扰动或者负载投切时,总体的电感电流有效值相较于传统的移相控制有所降低,减少开关管的通态损耗,提升系统效率。

    低电流应力的DAB型双向AC-DC变换器移相调频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016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5669.1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电流应力的DAB型双向AC‑DC变换器移相调频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在传统拓展移相控制中增加一个新变量‑交流侧全桥占空比D1,使变换器工作在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通过建立交流侧占空比D1、直流侧占空比D2、开关频率f以及桥间移相角δ与电感最值电流的数学模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电感电流最值优化的变频移相方法。本发明在保证全交流范围变换器电感电流复位和功率因数校正的同时,利用D1实现变换器全交流范围软开关。同时,利用D1和f在降低电感电流最值的同时降低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减小变换器的损耗,提高整体效率。

    一种掘进巷道火灾自动救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4027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0042356.7

    申请日:2020-01-15

    Abstract: 一种掘进巷道火灾自动救生系统,该系统通过分布式测温光纤(4‑1)实时监测掘进巷道温度情况,无火灾时,柔性阻燃隔热救生筒(1)处于松瘪状态,不占空间;发生火灾时,温度达到阈值,火灾监测模块(4)向自动充水模块(2)和自动供风模块(3)传输信号,控制自动水阀(2‑3)、自动风阀(3‑3)开启,充水撑起柔性阻燃隔热救生筒,同时向其内部供风形成正压,迅速隔绝高温、有毒有害气体;同时,语音警报器实时警报火源位置和安全逃生出口(5)编号,被困人员可迅速通过绳梯爬入柔性阻燃隔热救生筒内,并根据警报语音提示爬到逃生出口处实现快速安全自救的目的。该系统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循环使用,为快速自救提供一种可靠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