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2780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15027.X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67 , C09K8/8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7 , C09K8/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支撑剂密度差异实现大通道的压裂工艺,包括步骤如下:分别配置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支撑剂压裂液,其中中密度支撑剂压裂液中加入纤维,以形成支撑剂团作为通道压裂的前提,压裂开始时,把前置液泵入地层中,使地层形成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裂缝,把三种密度支撑剂压裂液共同泵入地层中,低密度支撑剂颗粒与高密度支撑剂颗粒由于未添加纤维,能够较为自由地漂浮和沉降在裂缝的顶部和上部,中密度支撑剂压裂液,使用脉冲式注入方式注入,支撑剂团间能够形成一定尺寸的通道。本发明在中密度支撑剂带与低密度支撑剂带间、中密度支撑剂带与高密度支撑剂带间形成了尺寸更为可观的大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0483358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83876.6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向剂效果评价真三轴试验机,包括压力加载系统、转向剂注入系统和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压力加载系统包括压力室、油压稳压源和垂向加载装置,压力室外部设有压力室外壁,内部设有岩样和扁千斤顶,岩样设有人造裂缝,扁千斤顶设在岩样相邻的侧面上;垂向加载装置正对岩样的顶面,垂向加载装置和扁千斤顶与油压稳压源连接;转向剂注入系统包括平流泵、注液容器和进液管,平流泵与注液容器连接,注液容器通过进液管与人造裂缝连接;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包括伺服控制器、计算机和传感器,传感器设在平流泵和注液容器之间并与伺服控制器连接;油压稳压源和计算机分别与伺服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可有效地实现压裂过程转向剂施工参数的优选。
-
公开(公告)号:CN10472780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115027.X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67 , C09K8/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支撑剂密度差异实现大通道的压裂工艺,包括步骤如下:分别配置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支撑剂压裂液,其中中密度支撑剂压裂液中加入纤维,以形成支撑剂团作为通道压裂的前提,压裂开始时,把前置液泵入地层中,使地层形成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裂缝,把三种密度支撑剂压裂液共同泵入地层中,低密度支撑剂颗粒与高密度支撑剂颗粒由于未添加纤维,能够较为自由地漂浮和沉降在裂缝的顶部和上部,中密度支撑剂压裂液,使用脉冲式注入方式注入,支撑剂团间能够形成一定尺寸的通道。本发明在中密度支撑剂带与低密度支撑剂带间、中密度支撑剂带与高密度支撑剂带间形成了尺寸更为可观的大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17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011242700.3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裂示踪剂返排曲线的裂缝解释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不同裂缝条件下的返排曲线特征理论解释;步骤2,建立表征双翼缝/复合缝的数学模型,建立返排曲线与裂缝特征的一一对应关系;步骤3,利用已建立的双翼缝/复合缝数学模型与实际返排曲线进行反演拟合分析,得到裂缝参数;步骤4,建立起基于压裂示踪剂返排曲线的裂缝解释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压裂示踪剂返排曲线的裂缝分析。该基于压裂示踪剂返排曲线的裂缝解释方法针对不同压裂井的示踪剂返排浓度曲线,能够得到裂缝形态及裂缝参数等,且误差小、应用方便,对后续相似井层的压裂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63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011176564.2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20/32 , C08F2/32 , C08F8/32 , C08F220/58 , C08F212/14 , C09K8/68 , C09K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稠油降粘功能的压裂液减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多烷基取代多胺化合物的制备;(2)高分子量聚合物乳胶的制备;(3)减阻剂的制备。本发明还公开了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具有稠油降粘功能的压裂液减阻剂。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原料易得,过程简单安全,生产成本低;2.产品具有良好的减阻效果;3.产品表面活性的部分含有氧、氮原子和阳离子结构,提升产品与胶质、沥青质的作用,增强产品对稠油的乳化效果;4.在水溶性聚合物主链上引入疏水单体,提高了聚合物的黏弹性,可以提升产品消除湍流、降低流动阻力的性能;5.后处理简单,容易实现连续生产;6.与常规稠油开采药剂的配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190076.1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多段压裂裂缝识别方法,该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多段压裂裂缝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分析示踪剂返排曲线的特征,划分示踪剂返排曲线类型;步骤2:划分储层类型,建立不同裂缝形态下的示踪剂返排模型,明确返排曲线与裂缝参数的对应关系;步骤3:建立起基于压裂示踪剂返排曲线的综合解释方法,分析地层油藏特征、得出裂缝参数,并进行产能评价及预测;步骤4:形成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多段压裂裂缝识别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压裂示踪剂返排曲线的综合分析。该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多段压裂裂缝识别方法为现场压裂井示踪剂返排曲线的解读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分析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9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192429.1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67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进的低铺砂浓度页岩分支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方法,避免采用标准圆柱形页岩岩心加工制备的支撑剂充填裂缝在用岩心夹持器加围压时裂缝内的支撑剂发生蠕动而被挤出并嵌入橡胶筒、以及压力监测点位置不合理导致驱替压差测量偏大问题,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定低铺砂浓度下页岩裂缝的导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1761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733943.0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陆相致密油藏强化体积改造缝网压裂的方法,该陆相致密油藏强化体积改造缝网压裂的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含单压裂段的致密油藏全三维水平井压裂地质力学模型,进行水平井密切割优化设计强化改造;步骤2、进行油藏增能渗吸强化改造;步骤3、建立致密油藏区块全三维水平井压裂地质力学模型,进行体积缝网压裂强化改造;步骤4、进行主裂缝簇式支撑高导流压裂强化改造。该陆相致密油藏强化体积改造缝网压裂的方法在体积压裂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强化体积改造缝网压裂技术,即在压裂工艺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提高油藏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的工艺手段,实现有效储层改造体积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09314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810086200.1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7C291/04 , C09K8/74 , C09K8/78 , C09K8/62 , C09K8/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分子页岩防膨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低分子页岩防膨剂分子结构式为CH3CH2CH2CONHCH2CH2CH2N(CH3)→O,其制备方法包括(1)酰胺化反应、(2)氧化叔胺制备,本发明提出的防膨剂同时满足带正电、分子量低、能产生多点吸附等性能要求,可有效适用于页岩储层。
-
公开(公告)号:CN1101854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810154463.1
申请日:2018-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页岩油藏缝网压裂优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页岩油藏多级裂缝导流能力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复杂裂缝改造体优化,获取页岩油藏储层特征,根据油气渗流力学理论,得到优化改造体的体积和渗透率;S2、确定最优等效裂缝渗透率;S3、确定等效裂缝导流能力;S4、计算最优多级裂缝导流能力;利用该方法可以确定页岩油藏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的主裂缝、次裂缝和微裂缝的三级裂缝导流能力,从而为压裂支撑剂选择和加砂工艺设计提供指导,在页岩油层中形成高效支撑的改造体积,提高页岩油藏改造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