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坝提前蓄水的分期蓄水结构及分期蓄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11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71322.2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坝提前蓄水的分期蓄水结构及分期蓄水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坝提前蓄水的分期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大坝坝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溢洪道,溢洪道上游端位于大坝坝体上游且上游端底板低于水库正常蓄水位,溢洪道下游端位于大坝坝体下游;所述溢洪道上游端设有溢流堰,溢流堰的堰顶与水库正常蓄水位同高,该溢流堰上预留有缺口段。如此,在完成大坝坝体施工后,可对大坝进行下闸并进行蓄水,在对大坝坝顶进行施工时,当大坝上游侧蓄水量增多而水位上涨后,在溢流堰缺口段的作用下能将大坝上游侧多余的蓄水通过溢洪道排出,避免大坝上游侧水位上涨至大坝坝顶位置处从而对大坝坝顶施工造成影响。

    库底沥青混凝面板和库坡混凝土面板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0285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482879.2

    申请日:2015-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库底沥青混凝面板和库坡混凝土面板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有效地改善库底沥青混凝面板和库坡混凝土面板结合处的受力及变形条件,增加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加强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连接结构通过混凝土基座连接两侧的库底沥青混凝面板与库坡混凝土面板,混凝土基座包括基座顶面、基座库坡侧面坡、基座库底侧面坡及底部基座,底部基座两侧的顺坡面坡度为1:K,K=0.3~0.75,基座顶面与库底沥青混凝面板表面平滑连接;基座库坡侧面坡与库坡混凝土面板近似垂直相交,基座库底侧面坡与库底沥青混凝面板近似垂直相交;混凝土基座内设置排水廊道和分别通向库底沥青混凝面板与库坡混凝土面板的排水管。

    一种应用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4289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472576.2

    申请日:2015-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结构及施工方法,改善趾板的受力及变形条件、增加面板整体的稳定性,使得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得到加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结构,具有混凝土面板、设在该面板周边的趾板,以及混凝土面板下方的堆石层,沿山体边坡布置的趾板开挖形成1:0.5的侧面坡,该侧面坡与混凝土面板之间设有衡重式的趾墙;趾墙靠混凝土面板一侧为底部向外扩大的斜坡,趾墙靠侧面坡一侧为衡重台,并与侧面坡形成断面为倒梯形状的凹槽,凹槽内回填有石渣料;混凝土面板与趾墙垂直相接并在形成的连接缝中布置有止水系统。

    一种面板坝堆石料过渡区的分层填筑结构与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175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47811.4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板坝堆石料过渡区的分层填筑结构与施工方法,通过在上游主堆石区和下游次堆石区之间设置主堆石区与次堆石区填筑料分层交替填筑的过渡区结构型式,采用软硬堆石料的互层填筑,实现上、下游堆石料的过渡,解决了上游质量好的主堆石区与下游质量差的次堆石区之间较大的变形模量差异问题,可避免单独设计过渡区填筑料所导致的加工成本问题,同时也扩大了过渡区填筑料料源范围,为工程中大量的全、强风化开挖料在下游次堆石区填筑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并且简化了堆石料分区结构,提高了施工效率,也节省了工程投资。

    一种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混合坝型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4288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471247.6

    申请日:2015-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混合坝型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对岸坡坡积体的大面积开挖,避免大方量开挖料的运输,相应减小弃渣场的规模,较大改善的工程投资,同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体现良好的经济性及环保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结构具有混凝土坝段和土石坝段,混凝土坝段包括混凝土坝体和混凝土坝体底部的基础帷幕灌浆廊道,土石坝段包括粘土心墙和粘土心墙两侧的心墙堆石坝,混凝土坝段与土石坝段衔接部位设有过渡区,该衔接部位两侧布置有扇形堆石区;过渡区靠土石坝段侧的坡度为1:N,N=1~2;扇形堆石区靠混凝土坝段侧的坡度为1:K,K=1.8~2.5;基础帷幕灌浆廊道与粘土心墙内均布置有基础灌浆帷幕。

    一种应用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428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72576.2

    申请日:2015-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结构及施工方法,改善趾板的受力及变形条件、增加面板整体的稳定性,使得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得到加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结构,具有混凝土面板、设在该面板周边的趾板,以及混凝土面板下方的堆石层,沿山体边坡布置的趾板开挖形成1:0.5的侧面坡,该侧面坡与混凝土面板之间设有衡重式的趾墙;趾墙靠混凝土面板一侧为底部向外扩大的斜坡,趾墙靠侧面坡一侧为衡重台,并与侧面坡形成断面为倒梯形状的凹槽,凹槽内回填有石渣料;混凝土面板与趾墙垂直相接并在形成的连接缝中布置有止水系统。

    一种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混合坝型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428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71247.6

    申请日:2015-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混合坝型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对岸坡坡积体的大面积开挖,避免大方量开挖料的运输,相应减小弃渣场的规模,较大改善的工程投资,同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体现良好的经济性及环保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结构具有混凝土坝段和土石坝段,混凝土坝段包括混凝土坝体和混凝土坝体底部的基础帷幕灌浆廊道,土石坝段包括粘土心墙和粘土心墙两侧的心墙堆石坝,混凝土坝段与土石坝段衔接部位设有过渡区,该衔接部位两侧布置有扇形堆石区;过渡区靠土石坝段侧的坡度为1:N,N=1~2;扇形堆石区靠混凝土坝段侧的坡度为1:K,K=1.8~2.5;基础帷幕灌浆廊道与粘土心墙内均布置有基础灌浆帷幕。

    库底沥青混凝面板和库坡混凝土面板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02859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82879.2

    申请日:2015-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库底沥青混凝面板和库坡混凝土面板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有效地改善库底沥青混凝面板和库坡混凝土面板结合处的受力及变形条件,增加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加强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连接结构通过混凝土基座连接两侧的库底沥青混凝面板与库坡混凝土面板,混凝土基座包括基座顶面、基座库坡侧面坡、基座库底侧面坡及底部基座,底部基座两侧的顺坡面坡度为1:K,K=0.3~0.75,基座顶面与库底沥青混凝面板表面平滑连接;基座库坡侧面坡与库坡混凝土面板近似垂直相交,基座库底侧面坡与库底沥青混凝面板近似垂直相交;混凝土基座内设置排水廊道和分别通向库底沥青混凝面板与库坡混凝土面板的排水管。

    一种应用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000296U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20580170.1

    申请日:2015-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结构,改善趾板的受力及变形条件、增加面板整体的稳定性,使得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得到加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结构,具有混凝土面板、设在该面板周边的趾板,以及混凝土面板下方的堆石层,沿山体边坡布置的趾板开挖形成1:0.5的侧面坡,该侧面坡与混凝土面板之间设有衡重式的趾墙;趾墙靠混凝土面板一侧为底部向外扩大的斜坡,趾墙靠侧面坡一侧为衡重台,并与侧面坡形成断面为倒梯形状的凹槽,凹槽内回填有石渣料;混凝土面板与趾墙垂直相接并在形成的连接缝中布置有止水系统。

    一种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混合坝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000295U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20580527.6

    申请日:2015-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混合坝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减少对岸坡坡积体的大面积开挖,避免大方量开挖料的运输,相应减小弃渣场的规模,较大改善的工程投资,同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体现良好的经济性及环保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结构具有混凝土坝段和土石坝段,混凝土坝段包括混凝土坝体和混凝土坝体底部的基础帷幕灌浆廊道,土石坝段包括粘土心墙和粘土心墙两侧的心墙堆石坝,混凝土坝段与土石坝段衔接部位设有过渡区,该衔接部位两侧布置有扇形堆石区;过渡区靠土石坝段侧的坡度为1:N,N=1~2;扇形堆石区靠混凝土坝段侧的坡度为1:K,K=1.8~2.5;基础帷幕灌浆廊道与粘土心墙内均布置有基础灌浆帷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