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容器主螺栓孔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9325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578995.5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主螺栓孔检测装置,本发明包括激光扫描检测系统、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激光扫描检测系统和定位系统均为可拆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定位系统用于实现检测装置的定位;所述激光扫描检测系统用于对主螺栓孔内部进行扫描测量,获得主螺栓孔内表面的结构参数并将其传送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主螺栓孔内表面的结构参数并进行处理,得到主螺栓孔检测结果。本发明利用激光检测原理,对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孔进行自动检测;相对于传统目视检查或视频辅助目视检查,该发明不仅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和精度,还可实现对其多个关键参数进行多维度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更全面。

    一种压力容器主螺栓孔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9325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78995.5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主螺栓孔检测装置,本发明包括激光扫描检测系统、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激光扫描检测系统和定位系统均为可拆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定位系统用于实现检测装置的定位;所述激光扫描检测系统用于对主螺栓孔内部进行扫描测量,获得主螺栓孔内表面的结构参数并将其传送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主螺栓孔内表面的结构参数并进行处理,得到主螺栓孔检测结果。本发明利用激光检测原理,对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孔进行自动检测;相对于传统目视检查或视频辅助目视检查,该发明不仅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和精度,还可实现对其多个关键参数进行多维度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更全面。

    利用高频电加热切割反应堆一回路主管道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1794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52193.9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高频电加热切割反应堆一回路主管道的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熔融系统和钨极切断工具,所述熔融系统和钨极切断工具分别用于熔融和切断主管道;所述熔融系统包括高频电源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内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熔融时设置在主管道外侧,感应线圈的两端分别与高频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高频电源用于向感应线圈通电使感应线圈发热,感应线圈产生的热量熔融主管道。本发明利用高频电将主管道需要切断位置进行加热,可以在主管道上快速形成断口,同时设备故障率也较低,缩短工作人员在放射性堆舱内的工作时间,减少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且不会产生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环境或者对工作人员造成内照射。

    一种热室拆除工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8546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1005137.5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室拆除工艺,先拆除不锈钢覆面再拆除重混凝土,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不锈钢覆面背部支架及加强筋的位置,并进行标记;2)、按照标记出来的区域,选择没有背部支架及加强筋的位置,使用角磨机先切割拆除没有背部支架及加强筋的位置,再沿背部支架及加强筋的齐根处,进行切割拆除剩余不锈钢覆面;3)、规划、标识重混凝土的切割路径,并使用钻孔机钻孔获得穿墙通孔;4)、按照标识的切割路径,使用金刚石绳锯系统切割拆除重混凝土。所述拆除工艺实现对退役热室的高效拆除,解决了强放热室退役不锈钢‑重混凝土结构拆除的难题。

    一种热室拆除工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8546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05137.5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室拆除工艺,先拆除不锈钢覆面再拆除重混凝土,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不锈钢覆面背部支架及加强筋的位置,并进行标记;2)、按照标记出来的区域,选择没有背部支架及加强筋的位置,使用角磨机先切割拆除没有背部支架及加强筋的位置,再沿背部支架及加强筋的齐根处,进行切割拆除剩余不锈钢覆面;3)、规划、标识重混凝土的切割路径,并使用钻孔机钻孔获得穿墙通孔;4)、按照标识的切割路径,使用金刚石绳锯系统切割拆除重混凝土。所述拆除工艺实现对退役热室的高效拆除,解决了强放热室退役不锈钢-重混凝土结构拆除的难题。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载干冰微粒去污的密闭试验箱

    公开(公告)号:CN209979593U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20739326.4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载干冰微粒去污的密闭试验箱,包括箱体、实验台架、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箱体包括壳体、超临界二氧化碳输入管路、干冰微粒输入管路、连接软管和喷头;实验台架包括用于放置样品的底板,底板呈抽屉结构由壳体上的开口处推入壳体内或从壳体内取出;执行机构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和Z轴移动机构,带动喷头在作业空间内在三个自由度方向运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执行机构的移动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闭试验箱用于完成去污试验,避免二氧化碳气体大量逸散到实验室内,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安全,且操作灵活。

    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722485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1566191.2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包括: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通道相匹配的底座;安装在底座上方的屏蔽体,屏蔽体的内部设置有通道,通道的顶端贯穿屏蔽体的顶部,通道的底端贯穿底座的底部;可拆卸地安装在屏蔽体顶部的上顶盖;设置在通道内的可移动筒体,可移动筒体用于容纳待检查的燃料棒;包括闭合状态和开启状态的拉门组件,在闭合状态下,可移动筒体的底端抵接拉门组件的上表面,在开启状态下,可移动筒体能够从通道的底端取出;第一屏蔽层,设置在拉门组件内;第二屏蔽层,设置在屏蔽体的壁面中。本实用新型实现待检查燃料棒从水池转移至模块化移动热室的过程中,燃料棒周围始终具有足够的屏蔽层,避免开放式辐射条件下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