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80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20593.1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标识解析节点的测试方法,包括:接收指令并以队列形式进行缓存,将形成的指令缓存队列的指令信息输出;记录指令缓存队列中的指令序列数据,并对指令序列数据进行计时;获取计时结果数据,并对计时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计时结果数据进行优化,以实现指令队列自适应控制。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使任务调度执行过程满足实时性、交互性需求,提升了指令队列任务的调度效率,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自动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752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10441557.7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W2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密集组网的信息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超密集组网网络中的网络参数;根据网络参数基于最优化网络成本的目标,构建速率控制目标函数 其中,x(t)为t时刻整体网络干扰状态,Rl(t)为t时刻通信链路l的信息传输速率,ul(t)为t时刻通信链路l的干扰控制措施;根据网络参数基于基站之间干扰的动态变化,构建整体网络干扰状态微分方程dx(t)=f(x(t),Rl(t),ul(t));由速率控制目标函数以及整体网络干扰状态微分方程构成微分博弈模型,求解微分博弈模型得到纳什均衡解,将该纳什均衡解作为通信链路的最优信息传输速率。本发明能够实现超密集组网的信息传输速率的动态控制与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89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26386.7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L67/10 , H04L67/1097 , H04L67/12 , G06F16/2455 , G06F16/27 , G06F16/28 , G06F16/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的互通方法和系统,属于工业互联网标识技术领域,所述互通方法包括:从边缘端的感知数据中提取特征;根据所述特征,生成工业互联网标识和元数据;将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和元数据上区块链保存;基于区块链,对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进行互通。融合边缘计算的海量物联网感知数据的工业互联网标识互通方法,在边缘端,针对海量感知数据进行实时、自动化地特征提取,在云端形成感知数据的标识,并通过智能合约嵌入到基于区块链的边缘节点,通过区块链对工业互联网标识进行互通,利于提高工业互联网标识互通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42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18928.6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标识解析服务的能力等级评价方法,包括:按照标识解析标准对各标识解析系统的不同技术要求层面进行分单元测评;对测评对象和测评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计算每个测评对象的技术要求得分,基于均衡性准则判断是否均符合技术要求;计算每个标识解析系统的集成性能得分,基于整体性准则判断是否符合集成能力要求;对标识解析系统的核心功能进行测试,基于有效性准则判断是否通过测试;根据三项准则的结论是否符合要求,综合得到标识解析系统是否符合要求的测评结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确定系统的整体标识解析能力,该方法实践性强、操作简便,能为标识解析系统上线能力测评工作提供量化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47529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810441557.7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W2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密集组网的信息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超密集组网网络中的网络参数;根据网络参数基于最优化网络成本的目标,构建速率控制目标函数其中,x(t)为t时刻整体网络干扰状态,Rl(t)为t时刻通信链路l的信息传输速率,ul(t)为t时刻通信链路l的干扰控制措施;根据网络参数基于基站之间干扰的动态变化,构建整体网络干扰状态微分方程dx(t)=f(x(t),Rl(t),ul(t));由速率控制目标函数以及整体网络干扰状态微分方程构成微分博弈模型,求解微分博弈模型得到纳什均衡解,将该(56)对比文件Jia Xiao.Joint interferencemanagement in ultra-dense small cellnetworks: A multi-dimensionalcoordinationJoint interference managementin ultra-dense small cell networks: Amulti-dimensional coordination《.2016 8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Communications & Signal Processing(WCSP)》.2016,全文.阚栋栋.UDN中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协调技术分析.广东通信技术.2017,(第02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04747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10441567.0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雾计算网络的网络补丁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构建雾计算网络因网络补丁分发所带来的雾节点状态转移的微分方程;根据雾节点状态转移的微分方程构建雾节点的效用函数方程;根据雾节点的效用函数方程构建雾节点的动态最优目标方程;构建雾计算网络因网络补丁分发所带来的网络资源变化微分方程;由动态最优目标方程及网络资源变化微分方程构成微分博弈模型,求解微分博弈模型得到纳什均衡解,将该纳什均衡解作为网络补丁的最优资源分配值。本发明能够在保证雾节点安全的情况下对网络补丁分发所需资源进行动态控制,从而实现合理配置网络补丁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47528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810441570.2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W28/0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超密集组网的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超密集组网包括多个无线接入点,用于接入网络用户,其中,方法包括:构建无线接入点的成本目标函数构建网络用户动态变化微分方程dx(t)=f(x(t),li(t),i=1…k)dt,其中,li(t)为第i个无线接入点在t时刻的负载量,x(t)为网络用户动态变化状态,k为超密集组网中无线接入点的个数;由无线接入点的成本目标函数及网络用户动态变化微分方程构成微分博弈模型,求解微分博弈模型得到纳什均衡解,将该纳什均衡解作为无线接入点的最优负载分配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7478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810441567.0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L41/0803 , H04L47/70 , H04L9/40 , H04L6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雾计算网络的网络补丁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构建雾计算网络因网络补丁分发所带来的雾节点状态转移的微分方程;根据雾节点状态转移的微分方程构建雾节点的效用函数方程;根据雾节点的效用函数方程构建雾节点的动态最优目标方程;构建雾计算网络因网络补丁分发所带来的网络资源变化微分方程;由动态最优目标方程及网络资源变化微分方程构成微分博弈模型,求解微分博弈模型得到纳什均衡解,将该纳什均衡解作为网络补丁的最优资源分配值。本发明能够在保证雾节点安全的情况下对网络补丁分发所需资源进行动态控制,从而实现合理配置网络补丁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5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20549.0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标识解析服务能力测评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以标识解析系统中的业务能力、运营能力、数据应用能力、安全能力和服务提供能力为一级测评指标;以业务能力中的变量、运营能力的变量、数据应用能力的变量、安全能力的变量和服务提供能力的变量为二级测评指标;根据一级测评指标和二级测评指标建立能力测评模型;本发明能够结合标识解析系统特点、服务特点以及日新月异技术变化通用性的服务能力测评模型能够为服务能力的测评和评价提供测量工具,为标识解析服务能力的改善优化提供思路,保证和促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和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8969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38706.0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G06F40/151 , G06F40/289 , G06F16/28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数据转换方法和系统,属于数据转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工业领域相关数据描述标准建立主题词;建立主题词与当前节点第一元数据的第一映射关系;建立主题词与上级节点第二元数据的第二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实现第一元数据和第二元数据之间的转换。利用主题词及其标识的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实现当前节点和上级节点元数据之间的转换,实现不改变当前节点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将当前节点的第一元数据转换为符合上级节点规范的第二元数据,实现数据转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