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97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48364.7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 黑龙江省飞谱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杜睿山 , 孟令东 , 宋健辉 , 付晓飞 , 王紫珊 , 李阳 , 李东 , 张桐 , 靳明洋 , 陈雨欣 , 周长坤 , 黄玉朋 , 井远光 , 李子扬 , 刘泽昭 , 程佳薪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26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孔隙砂岩薄片孔隙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1、高孔隙砂岩数据在显微镜下的薄片数据获取;2、数据去噪、数据标注和数据扩充归一化处理;3、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将标注的数据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4、将薄片数据放入训练好的模型中,输出孔隙识别结果。此种孔隙识别方法对地质勘探油气运移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促进对岩石层内部结构的研究,深化研究者对岩石孔隙结构的认识,能够显著提高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13911.1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 黑龙江省飞谱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N3/006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序模型的储气库运行地质风险预警和注采气方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对多口井的注采数据进行汇总整合;2、基于汇总的注采数据进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训练,建立模型;3、建立各储气库协同注气的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为联合注入量最大;4、建立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5、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根据约束条件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同时加入之前训练的LSTM模型预测结果作为惩罚项获得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每个最优解对应一个联合注入方案。该方法能够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存储,有效利用信息的连续性,并应用于模型预警,实现预警微震能量、数量、时空分布,同时得到更精准、客观的储气库注气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3603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80912.6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6V20/69 , G06V10/82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42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度学习增强的智能孢粉化石显微图像识别与筛选方法,该方法包括:1、获取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2、对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数据去噪、标注和归一化处理;3、将自注意力机制引入YOLOv8的骨干网络中增强特征提取能力;4、采用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自适应调整不同重要性的大小特征;5、将孢粉化石图像输入训练好的模型中,输出孢粉化石识别结果。该方法可以快速提取孢粉化石图像特征,识别准确率较高,可帮助专业人员实现高效评估地理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10426.0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 大庆深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驱替装置及原油充注优势通道判定的实验方法,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包括驱替泵、数据采集模块和多个并联设置的夹持模拟系统,各夹持模拟系统的一端均与同一个驱替泵连接,且每一个夹持模拟系统的两端各设有一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模块电脑连接,各夹持模拟系统内分别用于放入不同渗透率的岩心样品,驱替泵用于向夹持模拟系统内充注水和油,各夹持模拟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能够单独开启或关闭。本发明能够模拟同一压力系统下不同渗透率岩心通道的原油同时注入直观情况,表征多岩心通道同时存在下的相互影响,以此达到判定原油充注优势通道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95667.8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 黑龙江省飞谱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断层封闭烃柱高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1、基于地震、井基础资料建立三维断层模型;2、在三维工区中提取断层控圈部分的封闭属性数据并构建“封闭属性——烃柱高度”数据集,通过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断层圈闭油水界面评价模型”;3、提取待评价控圈闭断层的封闭属性参数,以之为评价模型的输入项,以输出项形式获得待评价圈闭的油水界面区间及概率;4、基于圈闭评价得出的油水界面区间及概率,绘制待评价圈闭概率最大的“烃‑水界面”范围,计算相应地质储量。该方法能够保障断层封闭能力影响因素的数据来源准确性和数据结构完整性,最终落实到圈闭有效范围、可封闭烃柱高度和地质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4695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19259.2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体涉及基于数字岩心实现人造岩心定量制作新方法,该方法包括1、天然岩心前期处理;2、天然岩心基本物性测试;3、天然岩心骨架组成粒度分析;4、基于数字岩心建立颗粒压实模型及渗流物性模拟;5、数值渗流模拟与基本物性测试吻合度分析;6、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制备人造岩心。本方法是利用数字岩心方法建立颗粒压实模型,预测岩心物性参数,定量指导固相混合人造岩心制备工艺,可以实现人造岩心制作过程中的参数定量控制、提高模型的制备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6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9294.3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中有机质孔隙消亡的温压因素判定方法,涉及有机质孔隙技术领域,包括:钻取并采集同一岩心的柱体样本,并进行预处理,制备实验样品,将实验样品分成多份;通过钻取同一岩心的柱体样品,避免样品本身物质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采用三轴压缩、开放体系热模拟、封闭体系热模拟、二维面域镜下统计、三维数字岩心重构和抽提与氮气吸附联用等实验方法,对有机质孔隙消亡的温压因素展开综合判定,形成有机质孔隙消亡因素的实验判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10413.3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 大庆深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并联驱替模拟的原油断砂匹配选择性充注验证方法,选取多组不同孔隙度的自然含油岩心样品并制作岩心柱;第二岩心柱处理为水润湿性,并进行测试;测试第一岩心柱对应的充注动力和喉道半径,计算模拟与断层侧向对接可产生的垂向油柱高度;第二岩心柱安装于夹持模拟系统中,并饱和与原地层相同矿化度地层水;开展原油充注饱和地层水岩心模拟实验,依据不同次序开闭各夹持模拟系统,模拟空间上与断裂侧向对接的砂体多样叠置关系;调节不同充注压力,模拟与断层侧向对接可产生的垂向油柱高度,基于不同模拟情况下的原油充注行为差异,分析浮力作用的断砂动力配置关系。本发明模拟了不同断裂油柱高度能够充注的对应孔隙度砂岩层系。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53813.1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便携式油水混合液快速分离检测装置,涉及油田开采样液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便携式手提箱和分离检测模块;分离检测模块设置于便携式手提箱内。本发明中的便携式油水混合液快速分离检测装置,采用了便携式手提箱,将小型分离装置置于其中,小巧便捷,可以直接拿到油田现场进行样液检测,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采用集抽取、注射、读取为一体的注射器,配合若干单向阀的使用,使得本装置可以在不用使用任何电子设备和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完成油田样液的分离和检测工作,方便快捷、节能环保、适应性强。本装置中的管道布置,可以使分离装置初次分离出来含有少量油的混合液反复进入分离装置进行精分离,测量精度高,节约了测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36921.1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识别区域历史井网调整资料确定注采井网,并确定注采井网中油井产水量,确定优势渗流通道划分标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定量识别模型;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对所建立的定量识别模型和确定的优势渗流通道划分标准进行验证,实现了优势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本发明有效提高了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识别效果,易于操作和推广,能够为油田后期深度调驱或井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