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320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142864.7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压缩制冷单元、制冷膨胀发电单元、液化空气储罐、透平发电单元、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压缩制冷单元、制冷膨胀发电单元、液化空气储罐、透平发电单元依次相连,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均与压缩制冷单元、透平发电单元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多种混合储能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转化为空气储能以及过程中产生的冷/热能的储存与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利用率。

    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电厂捕集二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9871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529209.7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电厂捕集二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氢子系统:用以通过接收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得到氧气以及作为底物气体的氢气;二氧化碳捕集子系统:以电厂烟气为源头捕集回收作为底物气体的二氧化碳;H2/CO2生物甲烷化子系统:用以以氢气和二氧化碳作为底物气体通过产甲烷菌的代谢作用生成甲烷并入天然气管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甲烷反应效果更好、二氧化碳转化效率更高、能量损耗更小、高效可靠、模块化建设且扩展性强、推广应用潜力大等优点,通过应用多种绿色低碳技术,构建了新型绿色的能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深度消纳和二氧化碳的减量化处理。

    保护农村电网安全的移动储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860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24533.7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农村电网安全的移动储能方法,应用于农村地区、山区等偏远地区,利用移动储能实现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和存储,以解决由于季节性负荷和可再生能源大量并入造成的对农网冲击等问题。本发明方法在农业灌溉和农副产品加工的季节性负荷期间,可将晚间谷电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存储,并在用电高峰释能,起到削峰的作用,且对于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光伏、风电等出力功率波动起到平滑作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在非季节性负荷时期,可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储起来作为应急电源移动到需要的地方使用。

    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电厂捕集二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9871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29209.7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电厂捕集二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氢子系统:用以通过接收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得到氧气以及作为底物气体的氢气;二氧化碳捕集子系统:以电厂烟气为源头捕集回收作为底物气体的二氧化碳;H2/CO2生物甲烷化子系统:用以以氢气和二氧化碳作为底物气体通过产甲烷菌的代谢作用生成甲烷并入天然气管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甲烷反应效果更好、二氧化碳转化效率更高、能量损耗更小、高效可靠、模块化建设且扩展性强、推广应用潜力大等优点,通过应用多种绿色低碳技术,构建了新型绿色的能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深度消纳和二氧化碳的减量化处理。

    火电厂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620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27146.8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厂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火电厂内汽轮机的数据和运行工况建立等效焓降模型,该模型根据不同循环水温度确定对应的汽轮机的排汽背压,再以抽汽压力和排汽背压为基础,计算出汽轮机效率和发电量;步骤二、根据汽轮机的特性建立火电厂冷端优化模型,对汽轮机效率和发电量进行修正;步骤三、根据吸收式溴化锂热泵的性质建立吸收式热泵模型,计算吸收式热泵耦合火电厂供热后的COP和供热量;步骤四、根据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供热系统设定不同运行参数(循环水温度和抽汽压力),再通过步骤一至三的模型进行联合计算,并按照当地上网电价和供热价格计算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得到最优的运行参数。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32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42864.7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压缩制冷单元、制冷膨胀发电单元、液化空气储罐、透平发电单元、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压缩制冷单元、制冷膨胀发电单元、液化空气储罐、透平发电单元依次相连,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均与压缩制冷单元、透平发电单元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多种混合储能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转化为空气储能以及过程中产生的冷/热能的储存与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利用率。

    火电厂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620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127146.8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厂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火电厂内汽轮机的数据和运行工况建立等效焓降模型,该模型根据不同循环水温度确定对应的汽轮机的排汽背压,再以抽汽压力和排汽背压为基础,计算出汽轮机效率和发电量;步骤二、根据汽轮机的特性建立火电厂冷端优化模型,对汽轮机效率和发电量进行修正;步骤三、根据吸收式溴化锂热泵的性质建立吸收式热泵模型,计算吸收式热泵耦合火电厂供热后的COP和供热量;步骤四、根据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供热系统设定不同运行参数(循环水温度和抽汽压力),再通过步骤一至三的模型进行联合计算,并按照当地上网电价和供热价格计算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得到最优的运行参数。

    一种近零碳排放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7284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690196.4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零碳排放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动态近零碳排放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具体包括层面、每个层面包含的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包含的指标;2)根据各指标对近零碳排放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采用AHP基本原理,划分层次结构,通过德尔菲法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采用标度法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并应用最大特征向量法获取各个指标的常权权重;3)按照各指标对近零碳排放发展的影响与其所占比例有关的影响因素,构造满足归一性的状态变权向量,得到变权模型,完成动态近零碳排放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动态评价、全面协同考虑、评价准确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