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779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616457.1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部分可熔断双阶耗能的芯部耗能结构及轴向钢阻尼器,轴向钢阻尼器包括芯部耗能结构和外围约束构件,芯部耗能结构至少包含一块奥氏体组织钢板和一块铁素体组织钢板,且奥氏体组织钢板与铁素体组织钢板之间无约束连接。所述奥氏体组织钢板的微观组织主要为亚稳态奥氏体,铁素体组织钢板的微观组织主要为铁素体;所述奥氏体组织钢板的屈服强度不小于220MPa、延伸率不小于40%,铁素体组织钢板的屈服强度小于180MPa、延伸率不小于30%。本发明轴向钢阻尼器具有屈服位移小、延性和累积塑性变形能力优异、可实现芯部耗能结构部分熔断从而限制阻尼器出力、可与建筑物主体结构同冗余度失效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049696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0807027.4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塑挤压制备红外燃烧器用FeCrAl金属蜂窝载体的方法。工艺步骤为:将FeCrAl预合金粉末与稀土添加剂粉末均匀混合;将所得混合粉末放入捏合机,加入水性粘结剂捏合成坯团,然后混炼均匀;将混炼后的坯团放入挤压机,通过带有多根细针的挤压模具挤压出多孔坯体;多孔坯体经干燥后,加热处理以脱除粘结剂,然后进行烧结,即得到整体型的红外燃烧器用FeCrAl金属蜂窝载体。本发明所得的蜂窝材料内部呈现优良的冶金结合,孔壁富含孔洞,具有高的硬度、强度,优异的抗氧化和抗热震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产线的基础上,通过在原料FeCrAl粉末中添加稀土元素实现了净化和活化烧结,改善了烧结体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有利于产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28108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97954.8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热膨胀特性的高强度耐热合金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0.35%≤C≤1.0%,5.0%≤Mn≤10.0%,Si≤3.0%,7.0%≤Cr≤15.0%,2.0%≤Ni≤10.0%,0.5%≤Mo≤4.0%,0.5%≤Cu≤4.0%,0.5%≤V≤2.0%,Nb≤1.0%,0.03%≤N≤0.5%,P≤0.02%,S≤0.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Nb和V元素质量百分比还需满足如下关系:0.65%≤0.7Nb+V≤2.5%。所述高强度耐热合金钢经熔铸、锻造或热轧或锻造开坯与热轧、固溶时效处理工艺流程制备得到。所述高强度耐热合金钢的线膨胀系数αm(25,400)≥16.5×10‑6/℃,合金钢的室温硬度≥38HRC,并且在700℃下保温24h后室温硬度≥35HRC。
-
公开(公告)号:CN11098319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1312066.3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IPC: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28 , C22C38/26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32 , C22C38/38 , C22C38/34 , C21D1/18 , C21D7/06 , C21D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轨道扣件弹条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其显微组织结构主要为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的混合体或马氏体、贝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的混合体;其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介于3%~20%之间。另外,弹条的微观组织结构中还可以包含体积分数不超过1%的析出碳化物。所述新型高性能扣件弹条的制造方法包括:弹条原材料线材的热成型、弹条的淬火与回火处理、弹条的后处理。新型高性能扣件弹条的硬度≥44HRC、断面收缩率≥25%、室温冲击吸收能量KV2≥10J,弹条的总脱碳层深度≤0.2mm,并且弹条具有优异的抗高周疲劳特性。所述扣件弹条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是轨道扣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131932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32171.5
申请日:2020-02-29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IPC: B32B15/01 , C22C38/16 , C22C38/08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14 , C22C38/12 , C21D1/26 , C21D8/02 , B21B1/38 , B32B3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增强低周疲劳性能的层状复合阻尼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其具有(2n+1)层复合结构,其中n为正整数,由奥氏体组织层和铁素体组织层交替排列组成,并且相邻两层的接合界面处实现完全冶金接合;所述弹塑性阻尼钢板的上表层、下表层必须为奥氏体组织层。具有增强低周疲劳性能的层状复合阻尼钢板经组坯、热轧、热轧后退火生产工艺流程或组坯、热轧、酸洗、冷轧、冷轧后退火生产工艺流程制备得到。具有增强低周疲劳性能的层状复合阻尼钢板的屈服强度<300MPa;在循环拉伸-压缩加载条件下,当应变振幅、应变比和加载频率分别为1%、-1.0和0.1~0.2Hz时,应力幅值<400MPa,并且钢板的室温疲劳寿命>1500周次。
-
公开(公告)号:CN11044958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07355.4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注射成型制备金属蜂窝材料的方法。所述工艺步骤为:金属粉末与粘结剂混炼,低压注射成形,溶液脱蜡,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中热脱粘和烧结,即可制成整体型金属蜂窝材料。本发明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原料粉末粒度范围要求宽、注射压力低、产品单重大、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易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92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10419921.X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弹塑性阻尼钢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24%≤Mn≤32%,3.5%≤Si≤6.0%,1.0%<Al<2.5%,0.005%≤C≤0.1%,P≤0.02%,S≤0.03%,N≤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Si和Al含量还需满足如下关系:2.0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02413.X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阻尼特性的弹簧组件与减隔振装置。所述具有阻尼特性的弹簧组件至少包含一根第一螺旋弹簧和一根第二螺旋弹簧,两类螺旋弹簧采用并联、串联或者串并联混合方式排布。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材质的屈服强度≥800MPa;所述第二螺旋弹簧材质的屈服强度≥250MPa、在室温和4×10‑4应变幅条件下材质的损耗因子>2.0%,并且第二螺旋弹簧的最大静态损耗因子不小于6.0%。所述减隔振装置由具有阻尼特性的弹簧组件、顶座和底座组件、调节螺栓组件与限位环组成;所述减隔振装置至少具有竖向变刚度特性,其最大静态损耗因子不小于1.5%。本发明的减隔振装置应用于建筑及桥梁、机械支座等领域,起到消能减振和隔振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77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16457.1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部分可熔断双阶耗能的芯部耗能结构及轴向钢阻尼器,轴向钢阻尼器包括芯部耗能结构和外围约束构件,芯部耗能结构至少包含一块奥氏体组织钢板和一块铁素体组织钢板,且奥氏体组织钢板与铁素体组织钢板之间无约束连接。所述奥氏体组织钢板的微观组织主要为亚稳态奥氏体,铁素体组织钢板的微观组织主要为铁素体;所述奥氏体组织钢板的屈服强度不小于220MPa、延伸率不小于40%,铁素体组织钢板的屈服强度小于180MPa、延伸率不小于30%。本发明轴向钢阻尼器具有屈服位移小、延性和累积塑性变形能力优异、可实现芯部耗能结构部分熔断从而限制阻尼器出力、可与建筑物主体结构同冗余度失效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131932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0132171.5
申请日:2020-02-29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IPC: B32B15/01 , C22C38/16 , C22C38/08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14 , C22C38/12 , C21D1/26 , C21D8/02 , B21B1/38 , B32B3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增强低周疲劳性能的层状复合阻尼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其具有(2n+1)层复合结构,其中n为正整数,由奥氏体组织层和铁素体组织层交替排列组成,并且相邻两层的接合界面处实现完全冶金接合;所述弹塑性阻尼钢板的上表层、下表层必须为奥氏体组织层。具有增强低周疲劳性能的层状复合阻尼钢板经组坯、热轧、热轧后退火生产工艺流程或组坯、热轧、酸洗、冷轧、冷轧后退火生产工艺流程制备得到。具有增强低周疲劳性能的层状复合阻尼钢板的屈服强度<300MPa;在循环拉伸‑压缩加载条件下,当应变振幅、应变比和加载频率分别为1%、‑1.0和0.1~0.2Hz时,应力幅值<400MPa,并且钢板的室温疲劳寿命>1500周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