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55772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60796.4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IPC: A61K31/4375 , A61P3/10 ,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和药物领域,具体为抑制肝脏糖异生的小檗碱抑制PPP1R3C基因的表达,以及PPP1R3C基因促进糖异生的作用。小檗碱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PP1R3C的mRNA水平,证实小檗碱抑制糖异生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PPP1R3C基因的表达,而干扰PPP1R3C的表达后可以抑制糖异生关键酶基因表达,抑制糖异生。因此,可将PPP1R3C基因用于制备筛选抑制或促进糖异生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47687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53780.X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IPC: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β细胞中特异性Raptor敲除同时GFP示踪的小鼠的制备方法,包括:将ROSA26-EGFPf与RIP-Cre小鼠交配,获得带有RIP-Cre及EGFP序列的纯合型小鼠;再将上述纯合型小鼠与Raptorlox/lox小鼠交配后获得带有RIP-Cre及EGFP纯合子序列的Raptorlox/w小鼠;再将这种Raptor杂合子小鼠的进行自交,获得带有RIP-Cre及EGFP纯合子序列的Raptorlox/lox。本发明旨在说明糖尿病发病之前mTORC1对于β细胞身份和维持所起的直接作用,为mTORC1作为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15797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711333882.3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A23L33/135 , A61K35/747 , A61P3/06 , A61P3/10 , A61K35/7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公开了一种有益糖脂代谢功能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包括以下9种益生菌中的任意几种: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格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卷曲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该益生菌组合物中的不同菌种间相互协同作用,具有调节糖脂代谢的功能,对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胰岛β细胞功能和糖尿病改善有一定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15797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33882.3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
IPC: A23L33/135 , A61K35/747 , A61P3/06 , A61P3/10 , A61K35/7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公开了一种有益糖脂代谢功能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包括以下9种益生菌中的任意几种: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格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卷曲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该益生菌组合物中的不同菌种间相互协同作用,具有调节糖脂代谢的功能,对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胰岛β细胞功能和糖尿病改善有一定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615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63478.6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IPC: A61K35/745 , A61P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假长双歧杆菌在预防或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假长双歧杆菌作为防治糖尿病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的益生菌药物。通过每隔一日口服2×10^8CFU的假长双歧杆菌可显著改善由1型糖尿病引发的骨质疏松症,从而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创新且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0995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5804.4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IPC: A61K35/745 , A61K48/00 , A61K31/4375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fadD基因的菌株在制备降低餐后血脂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中含fadD基因的菌株的益生菌配方与小檗碱在降低餐后血脂中的协同作用,可作为治疗T2D血脂异常的有效配方。
-
-
公开(公告)号:CN11045297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78052.4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IPC: C12Q1/68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胆汁酸/FXR作为靶点在制备代谢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证实了胆汁酸/FXR信号通路可以作为阿卡波糖AGI的靶点,可打破胰岛素高分泌与胰岛素抵抗的恶性循环,从而一举改善2型糖尿病两个关键的致病病理生理机制,为降糖药物的制备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955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01962.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肠道微生态状态评估及分型试剂盒及应用。旨在利用PCR技术,建立一种临床可应用的有效的中国人肠道微生态状态评估及分型试剂盒。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分别以普氏菌属(Prevotella,P)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B)基因组中的高度特异区和保守区(V3区16sRNA)为靶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及荧光探针,分别以不同荧光标记物进行双重PCR扩增,用于样本中P和B均属DNA丰度比例的检测。根据P,B两个菌定量PCR的CT值的比值:B/P ratio,结合测序肠型判别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最终得出B/P比值在0.8916。本发明有望替代昂贵的二代测序技术,快速准确经济得对人肠道共生菌的生态进行初步评估,为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可行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7466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41540.2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IPC: A23L33/135 , A61K35/742 , A61P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鲍氏梭菌(Clostridium bolteae)的应用。本发明中发明人预料不到的发现鲍氏梭菌能在体内和体外降解尿酸。本发明相较于药物靶向肾脏促进尿液排泄或靶向肝脏抑制尿酸产生,通过本发明鲍氏梭菌通过降低肠道中尿酸来降低血尿酸对于高尿酸血症等更具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