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1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331748.8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催化氨分解制氢技术领域的多孔碳包覆下钌基氨分解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催化材料包括活性组分、载体材料和基底材料三部分,其中活性组分为Ru,载体材料为稀土金属氧化物CeOx,基底材料为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活性组分质量分数为3wt.%。催化材料载体前驱体采用水热法进行制备,通过浸渍法将活性组分分散锚定在载体前驱体上制得催化材料前驱体,再将催化材料前驱体置于惰性气氛中焙烧,最终制得用于氨分解反应的低钌含量高效催化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催化材料具有高活性、高分散性、低贵金属含量的优点,350℃时氨分解率可达80.97%,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全景,有助于实现氨氢绿色循环经济的蓝图。
-
公开(公告)号:CN1189042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6188.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氨制氢技术领域的高效的换热式氨重整制氢反应器,包括左壳盖、氨气进料口、热介质出口、筒体、热介质入口、右壳盖、分解气出气管、左管板、挡流板、反应微管、右管板、催化剂、翅片、分解气回流管、导流片、热介质腔体外壳、催化剂载体、载体外壳。本发明在管壳式换热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换热器和反应器合二为一。通过管道、筒体和壳盖等结构将装置分为反应气回路和热介质回路,通过热介质与反应气的对向流动为反应供热。本发明的热介质主要为燃烧废气,在采用Ru系催化剂的情况下,只需热介质温度达到450℃以上,即可使氨气达到70%以上的分解率,具有结构集成度高、体积小、换热效果好、能量利用率高和便于维护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883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95793.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催化氨分解制氢技术领域的氨分解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催化剂三部分,活性组分为Ru,载体为稀土金属氧化物Pr6O11,助催化剂为碱金属(Na,K,Cs)中的一种,活性组分质量分数为5wt%。优选的,催化剂采用改性胶体沉淀法结合湿浸渍法进行制备,最终制得低温高活性氨分解制氢催化剂。催化剂被装填于氨分解制氢反应装置的石英管中,在NH3气氛下高温还原后再进行氨分解制氢反应。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分散性、低贵金属含量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有助于实现氨氢绿色循环经济的蓝图。
-
公开(公告)号:CN109201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1710525159.9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静电场协同去除甲烷的钯铈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氧化钯(PdO)、氧化铈(CeO2)、氧化锆(ZrO2)作为主活性组分,该催化剂中钯元素占总质量的1%,其余为铈锆基载体。本发明针对各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不同温度特性以及与静电场协同耦合的协同效应,本发明具有能实现在反应温度为200~500℃内针对0.2%的低浓度甲烷有着较高的催化氧化效率,并且与静电场协同耦合后,甲烷催化氧化的起燃温度能实现显著降低,去除甲烷的效率能实现显著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772631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0901270.3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柴油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可拆卸式可控排气组分的预混柴油燃烧器,包括进气段、前固定段、涡流板、后固定段、混合段、喷油器组、火花塞组、燃烧腔,通过装满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弯管的涡流板产生空气旋流,与喷油器喷出的柴油油雾在混合段进行混合,形成油气混合物;下游的火花塞就行点火,火焰在不断进入的空气作用下,进入燃烧腔燃烧。本发明中,在喷油器沿后固定段上的插孔周向布置,可对称布置多个喷油器,其中一个或两个喷油器可以喷射含氮燃料进行燃烧,以产生所需浓度NOx,另一个或两个喷油器可以喷射机油进行燃烧,以产生所需浓度的PM颗粒。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可调整燃烧排气。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40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01260.X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耐久可靠性测试装置,包括:变频主风机、柴油供给系统、机油供给系统、油气混合系统、燃烧室、补气进气段、涡轮进气段、混合腔、稳流段、旁通管路、涡轮增压器等,本发明通过调节喷油量可以调节进入涡轮的排气的温度,通过调节补气量和旁通管段排气量可以调节进入涡轮的流量,通过喷射机油燃烧,可以测试颗粒对涡轮增压器的影响;且流经涡流增压器的温度、流量、排气颗粒等参数可独立控制,线性调节。本发明由于不需对外输出做功,可高效利用柴油能量来对涡轮增压器进行测试,同时具有更宽可调范围的排气温度来进行高低温循环热冲击实验。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增压器耐久装置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3058970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014911.5
申请日:2013-01-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D307/93 , A61K31/365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滇南羊耳菊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及该提取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提取物为吉玛烷型倍半萜内酯滇南羊耳菊内酯甲、乙、丙、丁、戊及羊耳菊内酯,它们的化学结构式及绝对构型如下:滇南羊耳菊内酯甲、乙、丙、丁、戊及羊耳菊内酯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NO生成抑制作用,在二甲苯致耳肿胀小鼠和弗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中,发现滇南羊耳菊内酯甲、乙、丙、丁、戊及羊耳菊内酯能明显抑制实验动物的耳肿胀及足肿胀,表明滇南羊耳菊内酯甲、乙、丙、丁、戊及羊耳菊内酯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可用于制备抗炎药物,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发明提供了滇南羊耳菊内酯甲、乙、丙、丁、戊及羊耳菊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8315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96383.6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氨制氢技术领域的尾气余热利用的高效氨重整制氢系统,包括氢气发动机、尾气加热装置、氨分解制氢装置、气体分离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氨储存供给装置,氨分解制氢装置包括壳盖、氨气进料口、热介质进出口、筒体、分解气出气管、管板、反应微管、催化剂、分解气回流管、导流片、热介质腔体外壳。氢发动机的尾气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到较高温度,进入氨分解装置为分解反应供能;氨气在氨分解装置中裂解为氮气和氢气;混合气通过分离装置分为氢气、氮气和未反应的氨气,其中氢气进入氢发动机用于燃烧,氨气回到氨储存供给装置;氮气和换热后的尾气一起进入尾气处理装置。本发明充分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实现方式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2583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008409.4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钛基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柴油机尾气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法,以TiO2为载体,金属氧化物VOx、MnOx、CeOx为活性组分制备出钛基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TiO2、VOx、MnOx、CeOx的摩尔百分比分别为:80%~95%、2%~20%、2%~10%、2%~10%,其制备方法包括:TiO(NO3)2前驱液的制备;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负载量的确定;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前驱液的制备;催化剂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以及合适的孔径分布,结晶化度低,各活性物种高度分散且存在相互作用,在100~450℃宽温度窗口内具有较高的NOx去除率和N2选择性,该催化剂抗硫和抗水中毒性能强,适用于汽车与船舶柴油机尾气中NOx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89813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42137.2
申请日:2010-04-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D53/94 , B01D5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24
Abstract: 用于宽温度窗口NH3-SCR去除柴油机NOx的钛基多元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属于柴油机尾气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纳米TiO2为载体,以金属氧化物V2O5,CeO2,MnO2,Fe2O3为主活性组分,WO3和MoO3为助催化剂组分,TiO2、V2O5、MnO2、CeO2、Fe2O3、WO3、MoO3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48%~84%、1%~3%、5%~15%、1%~5%、1%~5%、3%~9%、5%~15%。催化剂制备工艺包括:TiO2预活化;金属氧化物主活性组分和助催化剂负载量的确定和负载。本发明采用Ce、Mn和Fe的氧化物部分取代高毒的V的氧化物,降低了催化剂的环境危害,对低温活性和高温选择性有较大幅度提高,在100~550℃宽温度窗口内有效降低NOx,该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抗硫和抗水中毒性能,适用于我国高硫份柴油和城市路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