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92448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910047051.9
申请日:2009-03-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D471/04 , A61K31/4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用于抗肿瘤药物的7′-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属于医药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靛玉红母核结构基础上,7′位引入氮原子,合成一系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全新的7′-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在治疗肿瘤的药物中应用。其结构通式为:
-
公开(公告)号:CN101747339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0910310372.3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D495/04 , C07D471/04 , A61K31/4365 , A61K31/437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医药技术领域的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用途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5-取代、6-取代、7-取代靛红衍生物或1-烃基-7-氮杂吲哚-2,3-二酮分别与噻吩并[2,3-b]吡啶-3-酮或苯并[b]噻吩-3(2H)-酮在碳酸钠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缩合得到R=O的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将R=O的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与羟胺反应,得到R=NOH的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化合物与无机酸、有机酸或氨基酸合成的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的化合物可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特性,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
-
公开(公告)号:CN1556087A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200410015675.X
申请日:2004-01-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纯度紫草萘醌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领域。具体为:CO2临界萃取:以硬紫草或软紫草为原料,首先用CO2临界萃取法对原料的干燥的根进行提取,得到粗提取物;除蜡:将CO2临界萃取物加入有机溶媒,加至溶液浑浊,放置,离心,出去蜡状物;络合和酸析:将上述除蜡后的紫草萘醌,溶于有机溶媒,加入2倍量的有机金属盐溶液,生成金属络合物沉淀,过滤,得金属离子络合物;加入有机溶媒和10%盐酸适量,充分搅拌使溶解,减压蒸除溶媒,加入低极性有机溶媒提取,用少量水洗至中性,干燥,蒸除溶媒,得含量大于80%的紫草总萘醌。本发明得到紫草萘醌含量大于80%的紫草提取物,配制成各种外用制剂,可用于烧伤、烫伤、其他外伤和皮肤病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1747339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310372.3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D495/04 , C07D471/04 , A61K31/4365 , A61K31/437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医药技术领域的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用途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5-取代、6-取代、7-取代靛红衍生物或1-烃基-7-氮杂吲哚-2,3-二酮分别与噻吩并[2,3-b]吡啶-3-酮或苯并[b]噻吩-3(2H)-酮在碳酸钠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缩合得到R=O的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将R=O的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与羟胺反应,得到R=NOH的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化合物与无机酸、有机酸或氨基酸合成的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的化合物可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特性,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492465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47050.4
申请日:2009-03-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D519/00 , A61K31/437 , A61P35/00 , C07D47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用于抗肿瘤药物的7,7′-二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属于医药化工技术领域。在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靛玉红母核结构基础上,7位和7′位同时引入氮原子,合成一系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全新的7,7′-二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在治疗肿瘤的药物中应用。其结构通式如上。
-
公开(公告)号:CN1583775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24693.4
申请日:2004-05-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中药制备技术领域的黄芩中总黄酮苷元的制备方法,取黄芩药材粉碎,加水1~3倍,在37℃下保温酶解1~4小时,干燥,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1-3次,回收溶剂即得黄芩总黄酮苷元提取物。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纯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工艺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尤其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704813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10310383.1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D409/04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医药技术领域的1′-硫代靛玉红类化合物,结构式见下式。本发明还涉及1′-硫代靛玉红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1′-硫代靛玉红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4-取代靛红或6-取代靛红与苯并[b]噻吩-3(2H)-酮衍生物缩合,得到R=O的4-取代-1′-硫代靛玉红类化合物或6-取代-1′-硫代靛玉红类化合物;步骤二,步骤一得到的化合物与与羟胺反应,得到1′-硫代靛玉红类化合物。
-
-
公开(公告)号:CN101492448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47051.9
申请日:2009-03-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D471/04 , A61K31/4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用于抗肿瘤药物的7′-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属于医药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靛玉红母核结构基础上,7′位引入氮原子,合成一系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全新的7′-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在治疗肿瘤的药物中应用。其结构通式如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