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4170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726215.1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IPC: A61K47/48 , A61K9/14 , A61K31/585 , A61P35/00 , B82Y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肿瘤靶向递送与缓释给药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肽修饰的聚(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co-蟾毒灵)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以P(OEGMA-co-BSMA)为基础材料采用酯化与氨解反应将cRGD和蟾毒灵共价改性到聚合物上制得多肽修饰的聚(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co-蟾毒灵)纳米制剂(以下简称P(OEGMA-co-RGD-co-bufalin))。制得的肿瘤靶向纳米药物能有效降低其中的蟾毒灵的毒副作用、提高水溶性和肿瘤靶向性;其中的POEGMA的长链能使纳米载体有效的逃逸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从而达到长循环的目的,有助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使其中的靶向分子cRGD有效的发挥其对肿瘤血管的靶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08343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56743.6
申请日:2013-02-22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IPC: A61K36/736 , A61P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温阳活血中药复方制剂及用途,该中药复方制剂的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肉苁蓉15-30g、仙灵脾15-30g、桃仁10-15g、红花10-15g以及牡丹皮10-15g。该中药复方制剂的用法为用水煎服。本发明还提供该用于防治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用途,即用于马兜铃酸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用途,和用于对IgAN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进行干预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温阳活血中药复方制剂,针对目前慢性肾脏病治疗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和研究方法,能够更好的提高目前慢性肾脏病治疗疗效的研究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10585402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23486.5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IPC: A61K47/48 , A61K31/58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肿瘤靶向递送与缓释给药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聚乙二醇的水溶性蟾毒灵大分子前药PEGS-bufalin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以PEG为水溶性基元,以蟾毒灵为模型药,通过易降解的酯键将PEG和蟾毒灵共价连接,制得基于聚乙二醇的水溶性蟾毒灵大分子前药(简称PEGS-bufalin);经试验显示,制得的水溶性蟾毒灵大分子前药能有效降低蟾毒灵的毒副作用、提高水溶性和肿瘤靶向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适于大规模生产,特别适应于制备具有长循环、可生物降解、缓控释、被动靶向、抗肿瘤的肿瘤靶向递送与缓释给药系统,尤其是制备抗肠癌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70923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726213.2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肿瘤靶向递送与缓释给药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附载蟾毒灵的缬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环肽(cRGD)修饰的聚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聚己内酯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以Ph-PCL-b-P(OEGMA-co- GMA)为基础材料经cRGD修饰成Ph-PCL-b-P(OEGMA-co-RGD)后,将bufalin包裹在Ph-PCL-b- P(OEGMA-co-RGD)形成的胶束中,制得附载蟾毒灵的cRGD修饰的聚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聚己内酯纳米粒。本发明的纳米药物能有效降低蟾毒灵的毒副作用、提高水溶性和肿瘤靶向性;其中的药物bufalin随材料的降解被缓慢释放,能达到较长时间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095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0810203814.X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IPC: C12N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定向诱导软骨细胞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人类羊膜上皮细胞定向诱导软骨细胞的方法。本发明依据组织工程基因学原理,通过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进行羊膜上皮细胞的原代、传代培养,观察调整羊膜上皮细胞基因型,利用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BMP-7诱导和调控其定向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诱导分化的细胞的软骨细胞特性及软骨细胞活性,明确人羊膜上皮细胞定向诱导软骨细胞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人羊膜上皮细胞可以作为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种子源。本方法取材方便,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095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03814.X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IPC: C12N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定向诱导软骨细胞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人类羊膜上皮细胞定向诱导软骨细胞的方法。本发明依据组织工程基因学原理,通过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进行羊膜上皮细胞的原代、传代培养,观察调整羊膜上皮细胞基因型,利用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BMP-7诱导和调控其定向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诱导分化的细胞的软骨细胞特性及软骨细胞活性,明确人羊膜上皮细胞定向诱导软骨细胞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人羊膜上皮细胞可以作为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种子源。本方法取材方便,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