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72274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410522589.1
申请日:2014-10-0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检测芦西丁含量的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先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高效液相分离,再利用质谱仪将母子离子对中质荷比为269.1/223.3及269.1/251.1的子离子作为特征碎片离子进行监测,获得测试品与对照品的多反应监测模式色谱图,然后进行比对、对质荷比为269.1/251.1的子离子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积分,采用外标法计算测试品中的芦西丁含量。本发明方法具有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高、测定结果准确等优点,可作为微量芦西丁含量的定量检测,尤其可作为茜草药材和制剂中微量芦西丁的含量检测,提高了可能含有芦西丁的植物药材和制剂的用药安全性,具有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57227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522589.1
申请日:2014-10-0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检测芦西丁含量的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先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高效液相分离,再利用质谱仪将母子离子对中质荷比为269.1/223.3及269.1/251.1的子离子作为特征碎片离子进行监测,获得测试品与对照品的多反应监测模式色谱图,然后进行比对、对质荷比为269.1/251.1的子离子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积分,采用外标法计算测试品中的芦西丁含量。本发明方法具有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高、测定结果准确等优点,可作为微量芦西丁含量的定量检测,尤其可作为茜草药材和制剂中微量芦西丁的含量检测,提高了可能含有芦西丁的植物药材和制剂的用药安全性,具有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631322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20958.5
申请日:2012-04-2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0(S)-原人参二醇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20(S)-原人参二醇干混悬剂,以20(S)-原人参二醇为活性成分,活性成分与药用辅料的质量比为1~20%∶80~99%。药用辅料包括质量比为5∶1的助悬剂和润湿剂,或者还包括质量比为0-5%的甜味剂。本发明的20(S)-原人参二醇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是称取处方量助悬剂和润湿剂,再与20(S)-原人参二醇,或加入甜味剂,均匀混合。本发明的20(S)-原人参二醇干混悬剂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可避免片剂、胶囊剂难吞服的缺点,尤其利于儿童和老年患者服用;同时,制备方法简单,工业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8703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401041.1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8 , A61K9/14 , A61P1/04 , A61P29/00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夏泻心汤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探讨了古法和现代法提取的半夏泻心汤对UC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机制,结果表明,古法和现代法提取物均可减轻UC的严重程度,包括降低DAI评分和肠重指数,改善结肠损伤,提高血清IL‑4、IL‑10水平以及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在相近剂量下,古法提取物要比现代法提取物的效果更好。本发明证实了古代的中药复方半夏泻心汤是现代治疗UC的有效候选药物,有助于促进半夏泻心汤在UC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为UC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631322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120958.5
申请日:2012-04-2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0(S)-原人参二醇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20(S)-原人参二醇干混悬剂,以20(S)-原人参二醇为活性成分,活性成分与药用辅料的质量比为1~20%∶80~99%。药用辅料包括质量比为5∶1的助悬剂和润湿剂,或者还包括质量比为0-5%的甜味剂。本发明的20(S)-原人参二醇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是称取处方量助悬剂和润湿剂,再与20(S)-原人参二醇,或加入甜味剂,均匀混合。本发明的20(S)-原人参二醇干混悬剂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可避免片剂、胶囊剂难吞服的缺点,尤其利于儿童和老年患者服用;同时,制备方法简单,工业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3054976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22045.7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中药材茜草与紫草按质量比为1∶3~3∶1制备而成。该组合物的制备,是首先制得茜草提取精制物和紫草提取精制物,然后将两者混匀。药理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组的本发明组合物均能极显著缩短小鼠出血及凝血时间,高、中剂量组可显著缩短慢性ITP模型大鼠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且高、中剂量组有极显著升高大鼠血小板作用。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应用于制备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制剂,尤其可应用于制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92359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84641.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涉及徐长卿总酚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保护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徐长卿总酚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徐长卿药材与氯化钠一起加入水中,调节pH至碱性,进行浸泡;在250~270℃下进行水蒸汽蒸馏,对收集到的馏分进行重蒸馏,得到蒸馏物;蒸馏物在0~4℃下储存12~48h后抽滤,收集、干燥后获得针状白色晶体的徐长卿总酚提取物;所述徐长卿总酚提取物中丹皮酚质量百分比含量在90%以上。本发明通过对徐长卿的工艺处理,制备得到了含特定功效组分的徐长卿总酚提取物,对幽门螺旋杆菌抑制功效优异,对幽门感染的胃肠道炎症有明显的消退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054976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110322045.7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中药材茜草与紫草按质量比为1∶3~3∶1制备而成。该组合物的制备,是首先制得茜草提取精制物和紫草提取精制物,然后将两者混匀。药理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组的本发明组合物均能极显著缩短小鼠出血及凝血时间,高、中剂量组可显著缩短慢性ITP模型大鼠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且高、中剂量组有极显著升高大鼠血小板作用。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应用于制备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制剂,尤其可应用于制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837039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910047914.2
申请日:2009-03-2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35 , A61K1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去除绿原酸、而保留木犀草苷的金银花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且木犀草苷含量达40.0%以上。该金银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1)将金银花置于醇溶液中浸泡,加热回流3次,每次1-3个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水,冷藏,过滤,滤液浓缩;(2)浓缩溶液上大孔树脂柱,醇溶液A洗脱,弃去洗脱液及流出液;(3)再用醇溶液B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得流浸膏,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去除金银花中半抗原物质绿原酸,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同时保留了木犀草苷,保证了有效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得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掌握,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837039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910047914.2
申请日:2009-03-2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35 , A61K1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去除绿原酸、而保留木犀草苷的金银花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且木犀草苷含量达40.0%以上。该金银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1)将金银花置于醇溶液中浸泡,加热回流3次,每次1-3个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水,冷藏,过滤,滤液浓缩;(2)浓缩溶液上大孔树脂柱,醇溶液A洗脱,弃去洗脱液及流出液;(3)再用醇溶液B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得流浸膏,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去除金银花中半抗原物质绿原酸,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同时保留了木犀草苷,保证了有效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得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掌握,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