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3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25314.8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洞室和边坡工程围岩稳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介质数值分析框架下块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包含所分析块体结构面边界形态的数值分析模型;对块体边界进行连续网格分离,并对分离网格进行约束;对网格分离后的块体进行初始约束施加和初始应力施加;通过计算,获得块体初始稳定状态;对块体结构面强度参数进行等比例逐步折减,并调整结构面杆件单元对应的强度参数,获取块体安全系数;在不满足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要求时,通过支护措施使块体稳定,并分析施加支护力后的块体安全系数。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提高了数值模型对实际情况的模拟精度。能够判断块体当前的稳定状态,并评估其在不同支护措施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35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25314.8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洞室和边坡工程围岩稳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介质数值分析框架下块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包含所分析块体结构面边界形态的数值分析模型;对块体边界进行连续网格分离,并对分离网格进行约束;对网格分离后的块体进行初始约束施加和初始应力施加;通过计算,获得块体初始稳定状态;对块体结构面强度参数进行等比例逐步折减,并调整结构面杆件单元对应的强度参数,获取块体安全系数;在不满足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要求时,通过支护措施使块体稳定,并分析施加支护力后的块体安全系数。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提高了数值模型对实际情况的模拟精度。能够判断块体当前的稳定状态,并评估其在不同支护措施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648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351288.1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拱向应力控制指标的高拱坝浇筑封拱调控方法,涉及大坝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拱坝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际浇筑方案,划分对应坝段和浇筑层;通过生死单元技术模拟大坝的浇筑上升过程,以真实考虑浇筑过程中坝体重力荷载和重心位置的改变;通过温度场推求温度荷载;计算大坝结构应力和横缝开度;提出对已封拱坝体拱向应力的控制;针对未封拱坝段和已封拱坝体分别设定应力控制标准;动态调整浇筑封拱过程;重复以上步骤,动态调整各阶段的浇筑和封拱过程,直至大坝封顶。本发明动态调整封拱过程,降低施工期已灌浆横缝二次张开和坝体开裂风险,为实现大坝浇筑均衡快速上升创造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688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871377.4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拱坝坝肩抗力岩体承载分区确定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特征参数;获取高拱坝和岩体特征参数;步骤二:岩体建模;建立不同高程拱圈及岩体二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力分析;步骤三:绘制辐射状线段;在抗力岩体上沿坝趾角点绘制n条辐射状线段,读取线段上节点主压应力数值;步骤四:绘制应力变化曲线;绘制步骤三中各辐射状线段沿程应力变化曲线;步骤五:划分主次承载区;依据步骤四的应力变化曲线确定各辐射状线段上的岩体的主承载区与次承载区分界点;步骤六:绘制主次承载区分界线;连接各分界点形成主次承载区分界线。本发明具有为拱坝坝肩基础抗力岩体合理利用范围提供定量准则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2687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710692371.4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非封闭无抽排水垫塘结构,它位于水垫塘(1)的两侧,它包括封闭式结构(3)和透水式结构(4);所述的封闭式结构(3)位于所述的水垫塘(1)两侧的中上方,且位于所述的透水式结构(4)上方;位于所述的封闭式结构(3)内相邻的混凝土墙面(2)之间结构缝内设置有止水结构(5),在所述的混凝土墙面(2)墙背设置有横向排水管(6.1)和纵向排水管(6.2),所述的横向排水管(6.1)与所述的纵向排水管(6.2)相互交织贯通形成排水管网(6);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止水破坏或排水系统失效造成的边墙失稳破坏的缺点,具有施工难度大大降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550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08195.7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泄洪消能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运行期不抽排检修期临时抽排的二道坝结构,包括二道坝坝体,二道坝坝体的上游坝面和下游坝面均从上至下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二道坝坝体内底部设有水平的基础排水廊道,排水孔均与基础排水廊道连通,二道坝坝体内位于基础排水廊道下方设有集水井,集水井与基础排水廊道连通,集水井与二道坝坝体顶部之间设有竖直的抽水井,抽水井顶部出口位置设有安装水泵底座的预留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运行期不抽排检修期临时抽排的二道坝结构的运用方法。本发明运行期不抽排检修期临时抽排的二道坝结构及其运用方法,仅检修期进行临时抽排,运行费用大大降低,维护管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49045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820747.5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M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感成像的土石坝渗漏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属土石坝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土石坝背水面下游安装温感成像终端和监测预警终端,温感成像终端中的温感成像仪实时监测土石坝背水坡面被监测区域的渗漏情况,并将渗漏情况引起的温度变化转化为温感影像变化,然后,通过温感成像仪输出端传输至信号收发装置的输入端,信号收发装置的输出端再将温感影像输入至监测预警终端的输入端,实现土石坝渗漏情况的实时监测。本发明可实现土石坝渗漏的全覆盖实时监测,且监测数据可靠、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0536978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64845.7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导流隧洞改建生态放水洞的弧形闸门闸室结构及布置方法;它包括导流隧洞改建体(1),弧形闸门室(2)紧贴在所述的导流隧洞改建体(1)下游,在所述的弧形闸门室(2)两侧浇筑有侧墙(4),在所述的弧形闸门室(2)四周设置有固结灌浆孔(10);在所述的弧形闸门室(2)的下方设置有扩散墩(5);所述的弧形闸门室(2)包括位于中间的操作室(9),位于底部的底板(3);在所述的操作室(9)下方浇筑有弧形闸门支撑体(6),在所述的弧形闸门支撑体(6)上设置有可控制开度的弧形闸门(7);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弧形闸门推力大、扬压力水平高的条件下闸室不稳定的缺点,具有解决了水库蓄水期不断流、大流量放水、导流隧洞平面闸门高水头动水闭门困难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5508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008195.7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泄洪消能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运行期不抽排检修期临时抽排的二道坝结构,包括二道坝坝体,二道坝坝体的上游坝面和下游坝面均从上至下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二道坝坝体内底部设有水平的基础排水廊道,排水孔均与基础排水廊道连通,二道坝坝体内位于基础排水廊道下方设有集水井,集水井与基础排水廊道连通,集水井与二道坝坝体顶部之间设有竖直的抽水井,抽水井顶部出口位置设有安装水泵底座的预留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运行期不抽排检修期临时抽排的二道坝结构的运用方法。本发明运行期不抽排检修期临时抽排的二道坝结构及其运用方法,仅检修期进行临时抽排,运行费用大大降低,维护管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18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910464543.1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与永久堵头结合的改建生态放水洞结构,包括导流隧洞及设在导流隧洞内的永久堵头,永久堵头下部设有生态放水洞,永久堵头下游侧布置有改建弧门闸室段和改建出口扩散段,永久堵头内位于生态放水洞上方设有灌浆廊道,灌浆廊道向上游延伸至大坝主帷幕线上游侧,向下游延伸至改建弧门闸室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永久堵头结合的改建生态放水洞结构的布置方法。本发明与永久堵头结合的改建生态放水洞结构及其布置方法,避免在高拱坝坝身低高程部位设置导流底孔的同时,在导流隧洞下闸蓄水期维护下游河流生态,为永久堵头争取施工时间,可节省工期,同时节省工程投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