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0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633302.2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电机组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EMD和LSTM模型的水轮机顶盖破裂风险预测方法和系统,通过在顶盖危险区域布置测振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轮机的振动和应变状态,构建数据库并进行时频域分解,提取信号特征。随后,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构建LSTM模型,并通过贝叶斯优化优化其超参数。采用滚动预测方法,预测未来的振动和应变数据,并设计了结合专家打分的相对均方根误差以进行预警。本发明能够实现更高的监测时效性和准确性,及时反馈潜在风险,并提高对复杂信号的处理能力,降低误报率,显著提升水电站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35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25314.8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洞室和边坡工程围岩稳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介质数值分析框架下块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包含所分析块体结构面边界形态的数值分析模型;对块体边界进行连续网格分离,并对分离网格进行约束;对网格分离后的块体进行初始约束施加和初始应力施加;通过计算,获得块体初始稳定状态;对块体结构面强度参数进行等比例逐步折减,并调整结构面杆件单元对应的强度参数,获取块体安全系数;在不满足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要求时,通过支护措施使块体稳定,并分析施加支护力后的块体安全系数。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提高了数值模型对实际情况的模拟精度。能够判断块体当前的稳定状态,并评估其在不同支护措施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4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34143.8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厂水淹厂房的无动力应急排水装置,包括浮力组件、传动组件、排水通道和排水通道推力蝶阀;所述浮力组件至少包括一个驱动块,排水通道推力蝶阀安装于排水通道;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传动座、伸缩动力杆和传动杆,固定传动座固定安装;伸缩动力杆转动安装于固定传动座,伸缩动力杆的一端与驱动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为传动部;传动杆滑动安装于固定传动座,该传动杆的一端与传动部接触,另一端与排水通道推力蝶阀接触。本发明巧妙地利用浮力或重力作为驱动源,使得驱动块能够随水位变化而自动上升或下降,进而通过其上升或下降的动作驱动相应阀门的开合,从而有效控制排水通道的通断,该装置可在断电和电路故障的条件下自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97855.1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水电站洞室群外水入渗的路径分析与风险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建立地下洞室群的汇水网络模型,动态模拟水流的传播路径,综合评估外水入渗的风险,展示水流路径,实现了对复杂地下洞室群的全面的外水入渗的路径分析和风险识别。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水电站洞室群的水流入渗的风险评估的结果准确性低、水流的传播路径及其波及范围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为水电站提供了科学的水流管理与防护方案,为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防渗设计、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具有很强的工程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3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52602.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F23/263 , G01F2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水淹厂房检测装置,电容传感器的电容电极竖直布置,随着水位的增加,通过电容电极间介电常数的变化获取电容信号变化;电容电极之间竖直方向布置漂浮型燃料电池传感器,随着水位的变化,燃料电池传感器的漂浮阴极和固定的微生物阳极之间间距变化产生的电流/电压信号变化检测水位;在电容传感器中,液位上升导致电容介电常数增加,从而产生增大的电容信号;而在燃料电池传感器中,由于液位的增加将导致电极内外阻增加,电流信号随液位的增加而减小;通过结合随液位增加了增大的电容信号和随液位增加而降低的电流信号,基于两者的负反馈检测液位的变化。本发明更可靠检测水位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5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26582.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数值模拟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三维巨型厂房淹没数值计算数据提取及后处理方法,包括:对大型厂房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网格划分;设置空气为主相,水为次相,获取“dat.h5”格式的瞬态数据并进行重命名;对于瞬态数据,提取计算域内次相体积分数超过第一规定值的面网格以及体积分数为第二规定值的体网格,舍去计算域内次相的其他数据和主相体积分数超过99.9%的面网格与体网格,将数据导出模式更改为“legacy”,输出一个“CGNS”格式文件,并依次获取所有“CGNS”格式文件;将三维模型导入后处理软件中作为背景,将所有“CGNS”格式文件导入后处理软件中进行水淹推演的图像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25314.8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洞室和边坡工程围岩稳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介质数值分析框架下块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包含所分析块体结构面边界形态的数值分析模型;对块体边界进行连续网格分离,并对分离网格进行约束;对网格分离后的块体进行初始约束施加和初始应力施加;通过计算,获得块体初始稳定状态;对块体结构面强度参数进行等比例逐步折减,并调整结构面杆件单元对应的强度参数,获取块体安全系数;在不满足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要求时,通过支护措施使块体稳定,并分析施加支护力后的块体安全系数。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提高了数值模型对实际情况的模拟精度。能够判断块体当前的稳定状态,并评估其在不同支护措施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94277.X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介质数值分析框架下块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值分析模型建立;S2,连续网格分离;S3,分离网格再约束;S4,初始约束施加;S5,初始应力施加;S6,获得块体初始稳定状态;S7,块体安全系数分析;S8,支护后块体安全系数确定。本发明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块体稳定分析需要借助理论方法和非连续分析方法的局限,丰富了块体稳定分析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4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9792.5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水绞吸清淤机器人,包括承载单元,包括安装组件、设置于安装组件一端的前置破泥组件、设置于安装组件底部的驱动组件、设置于驱动组件底部的后置破泥组件,以及设置于安装组件底部的触底组件,设置于触底组件顶部的吸污组件,以及设置于吸污组件内部的切割组件;安装组件包括机体,与机体转动连接的超声波探测器,以及设置于机体顶部的控制器,前置破泥组件可以对板结的淤泥进行破碎,同时后置破泥组件可以对破碎后的淤泥进行二次破碎,这样可以避免吸污口被体积较大的淤泥堵塞的情况,同时触底组件的设置位于淤泥内,以减少水流进入提高对淤泥的抽吸效率,吸污组件的设置可以对破碎后的淤泥进行吸取。
-
公开(公告)号:CN118151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092695.4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地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长持时地震动诱发的场地液化侧向位移概率风险分析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长持时地震动数据;步骤2,建立含有可液化土层的微倾场地模型;步骤3,将步骤1数据输入步骤2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监测侧向位移时程;步骤4,将选取的各地震动强度参数作为备选参数,充分考虑参数的可预测性,从备选参数中识别出长持时地震动诱发液化侧移评价的最优矢量地震动强度参数;步骤5,以最优矢量地震动强度参数和场地参数为变量,提出针对长持时地震动诱发的液化侧移预测模型;步骤6,基于步骤5的模型,求出最优矢量强度参数的年平均超越率密度,进而得到液化侧移危险性曲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