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5883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63774.6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7D405/04 , C09K11/06 , G01N21/31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香豆素-吡啶化合物L,制备方法及在H+检测中的应用。化合物L结构式为:6-(7-N,N-二乙基胺基香豆素-3-基)-2-甲基吡啶-3-甲酸乙酯。该化合物是以香豆素乙酮为原料先与DMFDMA缩合得到烯胺酮中间体,中间体不分离纯化,直接与乙酰乙酸乙酯串联一锅法反应制备得到。该化合物L具有较低的pKa值,对H+响应灵敏、快速、可逆,选择性好、抗干扰强,适用于强酸性环境pH检测等显著优点,在环境监测,生态保护,疾病诊断以及工业生产、排污检验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4130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0403387.8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7D401/0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吲哚半菁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在氰根离子检测上的应用。具体涉及的探针为2‑(2‑(2‑氯‑7‑二乙氨基喹啉‑3‑基)乙烯基‑N,3,3‑三甲基‑3H‑吲哚(QIE)。它是以2‑氯‑7‑二乙氨基喹啉‑3‑甲醛和N,2,3,3‑四甲基‑3H‑吲哚为原料经缩合制备得到的。氰根离子与QIE作用后,裸眼可见其溶液由紫色变成无色,在365 nm紫外灯下,溶液由暗紫色荧光变成亮黄绿色荧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氰根离子的最低检测限1.05×10‑6mol/L,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氰根离子的最低检测限为4.16×10‑8 mol/L。本发明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双通道对不同来源的样品微/痕量氰根离子的定量、定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62357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0463772.7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7D405/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用作pH荧光探针吡啶‑香豆素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1),式中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基。此类化合物以香豆素乙酮、芳香醛、丙二腈、乙酸铵四组分一锅法制备得到。该类探针对H+响应灵敏、快速、可逆,选择性好、抗干扰强。与现有的pH荧光探针相比,本类探针合成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收率高,在pH范围为1.0~3.5可实现对H+定量检测,在化学反应、微生物工程、环境监测、排污检测、生态保护等探测酸度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05677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0277520.0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7D471/04 , C09K11/06 , G01N21/64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席夫碱荧光探针3‑(N‑(2‑羟基苯亚甲基))甲酰肼基‑1‑(喹啉‑2‑基)‑9H‑β‑咔啉QCS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3‑甲酸甲酯‑1‑(喹啉‑2‑基)‑9H‑β‑咔啉,与水合肼反应得到3‑甲酰肼‑1‑(喹啉‑2‑基)‑9H‑β‑咔啉,再与水杨醛反应得到席夫碱探针QCS。Al3+存在时,紫外灯(365nm)下,探针QCS溶液颜色为亮蓝绿色,且荧光发射光谱,在490nm处出现新的发射峰且随着Al3+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渐增强。本发明可用于不同来源的微/痕量Al3+的实时、快速、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62357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63772.7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7D405/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用作pH荧光探针吡啶-香豆素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1),式中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基。此类化合物以香豆素乙酮、芳香醛、丙二腈、乙酸铵四组分一锅法制备得到。该类探针对H+响应灵敏、快速、可逆,选择性好、抗干扰强。与现有的pH荧光探针相比,本类探针合成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收率高,在pH范围为1.0~3.5可实现对H+定量检测,在化学反应、微生物工程、环境监测、排污检测、生态保护等探测酸度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41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03387.8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7D401/0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吲哚半菁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在氰根离子检测上的应用。具体涉及的探针为2-(2-(2-氯-7-二乙氨基喹啉-3-基)乙烯基-N,3,3-三甲基-3H-吲哚(QIE)。它是以2-氯-7-二乙氨基喹啉-3-甲醛和N,2,3,3-四甲基-3H-吲哚为原料经缩合制备得到的。氰根离子与QIE作用后,裸眼可见其溶液由紫色变成无色,在365 nm紫外灯下,溶液由暗紫色荧光变成亮黄绿色荧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氰根离子的最低检测限1.05×10-6mol/L,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氰根离子的最低检测限为4.16×10-8 mol/L。本发明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双通道对不同来源的样品微/痕量氰根离子的定量、定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05677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77520.0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7D471/04 , C09K11/06 , G01N21/64 , G01N21/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71/04 , C09K11/06 , C09K2211/1029 , G01N21/643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希夫碱荧光探针3‑(N‑(2‑羟基苯亚甲基))甲酰肼基‑1‑(喹啉‑2‑基)‑9H‑β‑咔啉QCS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3‑甲酸甲酯‑1‑(喹啉‑2‑基)‑9H‑β‑咔啉,与水合肼反应得到3‑甲酰肼‑1‑(喹啉‑2‑基)‑9H‑β‑咔啉,再与水杨醛反应得到席夫碱探针QCS。Al3+存在时,紫外灯(365nm)下,探针QCS溶液颜色为亮蓝绿色,且荧光发射光谱,在490nm处出现新的发射峰且随着Al3+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渐增强。本发明可用于不同来源的微/痕量Al3+的实时、快速、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55883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0463774.6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7D405/04 , C09K11/06 , G01N21/31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香豆素‑吡啶化合物L,制备方法及在H+检测中的应用。化合物L结构式为:6‑(7‑N,N‑二乙基胺基香豆素‑3‑基)‑2‑甲基吡啶‑3‑甲酸乙酯。该化合物是以香豆素乙酮为原料先与DMFDMA缩合得到烯胺酮中间体,中间体不分离纯化,直接与乙酰乙酸乙酯串联一锅法反应制备得到。该化合物L具有较低的pKa值,对H+响应灵敏、快速、可逆,选择性好、抗干扰强,适用于强酸性环境pH检测等显著优点,在环境监测,生态保护,疾病诊断以及工业生产、排污检验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
-
-
-
-
-
-